第10章 守陵皇子之悲催庶妃母亲10

作品:《快穿者是末世人

    只要这样安安稳稳的就行。


    至于将来想干什么,等他十岁以后大了成熟了,才能知道自己最终想要什么。


    所以,胤祎对十四阿哥的好意心领了。


    他什么话都不说。


    凭什么给皇上?皇上又给了他什么?给了他母亲什么?别以为他不知道,皇上就是瞧不起自己母亲是汉女。


    就因为自己母亲的小脚,这个皇阿玛就故意让自己母亲奔来跑去,然后他看着母亲的走路姿势在那哈哈大笑。


    这还是一次他中途去母亲那里,不小心偷看到的。


    当时的他还不到六岁。


    他不敢说什么做什么,只是那一刻眼泪总是擦不净。


    胤祎垂下眼眸,掩住恨意。


    康熙在画前看了好久,然后又把胤祎屋子里的字画都仔细看了一遍,什么也没说,就离开了阿哥所。


    小的阿哥们什么都没感觉到,但大的几个都察觉出皇上不高兴了。


    十四阿哥和十六阿哥看了看小小的胤祎,正和几个侄儿说笑着,无奈地摇摇头。


    这显见着是皇上看上了那幅长卷画,可胤祎太小,体会不到皇上的心情。


    唉。


    说来,十四阿哥可是在太子一废、太子二废前后特别活跃的,一度成了储位的候选人之一。


    并且他也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当差。


    可是,因为德妃遭遇的那件事,让飘到房顶的十四阿哥一下子就落到了实地。


    尤其是那天德妃告诉他,德妃给十四攒下的金银全都没了。


    神不知鬼不觉。


    让娘俩都有点害怕。


    从那以后,十四阿哥就隐了。


    不是四阿哥天天在家装样子种地的那种隐,而是打心底里不想掺和的隐退。


    所以说,因为高在仪的介入,因为她想让儿子摆脱被霸凌而做出的回击,就改变了朝堂上的格局走向。


    当然,太子也一如既往地被废了。


    现在居住在咸安宫。


    高在仪本来想着弄残了康熙,让太子上位。


    可是自己儿子还小,还不知道他长大后是否对那位置有兴趣。


    所以,还是不干预,静等孩子大了再说。


    只是,康熙到阿哥所看画的第三天,他来到的咸福宫后侧殿的这个小偏厦。


    康熙没有让人通报,他自己走入了高在仪的屋子里。


    高在仪呢,虽然大白天的没有隐在空间,但吃了一年多的空间水果,五感灵敏,早就察觉出了外面很多人走动的声音。


    宫里一下子出动这么多人,只有康熙了。


    高在仪示意思余扶着自己,慢慢地一步步挪到书案前。


    “这是在干什么呢?”


    康熙问。


    高在仪听到皇上的问话,扶着思余的手转身,对着康熙拜了下去:“见过皇上,给皇上请安,皇上吉祥。”


    皇上没有说话,而是走向了高在仪的书案前。


    他又问了一句:“你这是在干什么?”


    “回皇上,在练字。”


    “嗯,这字写得越发精进了,行了,起吧。”


    “是!”


    高在仪站了起来,低头杵在那里。


    皇上坐在旁边的榻上,点头示意:“坐吧。”


    “是!”


    高在仪听皇上的,坐在了书案旁边的椅子上。


    虽然高在仪一直低垂着眼睑,但皇上还是觉得高在仪哪里不一样了,好像变了一个人。


    对,就是眼神和形态。


    虽然她低垂着眼睑,但仅仅抬起的那一瞬 ,皇上捕捉到了那眼神,那里里面没有了紧张惶恐无助无奈,现在就是冷漠,对,没有任何情感的、无欲无求的冷漠。


    还有形态。


    在皇上看来,开始的时候,高在仪在他面前就是紧张居多,好像都挺不起腰。


    后来,后来、、、后来,就是自己让她来回奔跑着取乐以后,她再见到自己,身体就下意识地颤抖着,虽然不是特别明显,但是皇上还是察觉得到的。


    可现在,那些眼神啊形态啊,都没有了,有的只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


    康熙这一刻敢保证,如果现在让这个女人再跑来跑去,她绝对会拒绝的。


    当然,高在仪肯定会拒绝。


    如果这个老东西再敢拿她的小脚取乐,她敢保证,不会过天,当天晚上就会让这个老杂碎的脚永远没有知觉,让他后半辈子躺在屎尿窝里沤着。


    高在仪不说话,皇上想了想,还是找了话茬:“胤祎的成绩不错,这小子很聪明。”


    高在仪觉得,自己没必要谦虚的。


    “是,胤祎是个有福气的,阿玛是睿智的皇上,额娘也是过目不忘的才女。


    想来他哪怕继承了父亲或者母亲的一半基因,学习上不会太费事的。”


    康熙、、、


    说自己是才女?


    “过目不忘?”


    “是!”


    “没想到朕的庶妃竟然过目不忘。”


    高在仪没接话。


    又过了一会,康熙说:“爱妃就没想过要给自己抬旗?或者给母族抬旗?”


    高在仪:“从没。”


    这天聊的,聊死了。


    皇上不死心:“哦?怎么,怕朕不答应?”


    高在仪心里冷笑:“不是,我是父母人到中年得到的独女,家里没有兄弟混迹官扬的。


    而我父亲,只醉心书法字画,其他都不感兴趣。


    所以,家人从没有想过抬旗一事。”


    “族里呢?据朕所知,当时的高士奇是族长,你们高氏一族人口众多,那些族里的后生读书都不错。你不为他们求抬旗?”


    高在仪冷哼一声:“哼,因为我是独女,懂事的时候,有时哪怕多戴了几样首饰,族里的一些人就告诫我不要奢侈浪费。


    劝告我母亲不要惯着我乱花银子。


    我学书画,他们还觉得我太能浪费纸张,所以前赴后继地派人到我家阻挠我学习。


    后来我父亲发狠几次想脱离宗族,才让他们不再派人在旁边监督着我们一家三口消费情况了。


    这样的宗族,不会长远的。


    当然,天下的宗族都一样。”


    康熙:“你父母完全可过继一个儿子。”


    “我父亲身体不好,先天体弱。


    所以,他和我母亲从开始就没想着要生孩子。


    父亲他是怕生了儿子后没有养到孩子成年却早早离去,留下幼小的儿子没人照顾遭罪。


    就是我的到来都是个意外。”


    皇上:“不要儿子,那将来谁给养老?死后谁给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