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守陵皇子之悲催庶妃母亲4
作品:《快穿者是末世人》 毕竟他们是皇子皇孙,除了自己兄弟子侄,谁还能给他们气受。
这方面的经历只有在上书房等地能经历了。
但是,别的都好说,趁着别人方便的时候去动手脚,就过分了。
也不知道这是熊孩子们自己想的招数,还是有人诱惑着他们去做这样的坏事。
高在仪:“那次小阿哥方便的时候,是谁在他后面把他撞到尿桶上的?”
小喜子:“是弘昂小阿哥和弘明小阿哥。
还有欺负小主子的人都有、、、、、、,那次把小主子踢到尿桶里的是弘昂小阿哥和弘明小阿哥打赌,说他能把小主子的尿给踢回去。
是弘昂小阿哥上脚踢的,弘明也在旁边,他们的随从把咱们都给扯走了。
奴才是过后偷听他们俩人说话知道他们打赌的事情经过的。”
高在仪:“小喜子,从今往后但凡小主子这里有什么事,你都打发小太监或宫女告诉我。
还有今天我问你话这事,不要传出去。”
“哎,听主子的。奴才会闭口不言的。
往后保证听主子的话,伺候照顾好小主子。”
高在仪暗示小喜子睡觉,木系异能一上,这家伙立刻秒睡。
看来自己的木系异能又精进了。
康熙!
既然方嬷嬷是康熙的人,那么胤祎身上发生的事,康熙肯定知道。
难不成就任由着孩子被欺负?
他觉得儿子们经历这些是好事,可那是指母族实力不低的那种,不如宜妃。
像自己这样的母族,那就不是锻炼了,而是霸凌。
还有,弘昂和弘明吗?
五阿哥侧福晋瓜尔佳氏的儿子弘昂和十四福晋完颜氏的儿子弘明?
呵呵,德妃和宜妃俩人的孙子?正是自己马上要收拾的人。
这两个坏种!
根据时间线,在明年春天,这两娘们就在康熙看高在仪走路的时候,在康熙面前谈论花盆底,然后康熙就下令让内务府给自己定花盆底鞋。
自己是小脚,是穿不了花盆底的。
这是初一进宫,就跟皇上报备过。
可因为那两个老娘们的使坏,康熙就让高在仪穿着花盆底,结果,腿骨骨折。
因为鞋跟太高,所以骨折得非常严重。
从那以后,那腿、加上小脚,她走路再没有正常过。
想着事情呢,就先到了德妃的永和宫。
隐在空间去了德妃的内室。
哦,睡得还挺好的。
弄晕、弄进空间、弄断膝盖放回床上,然后找到德妃库房。
库房里的四面墙,有两面墙依墙码着从底摞到顶的大箱子,另外两面墙,依墙放着储物架。
储物架上,分门别类放着大大小小的匣子、还有各种金银玉器花盆等摆件。
高在仪把大大小小的匣子都挨个看了一遍。
有的里面是满满的珍珠,有的是玛瑙,有的是金裸子,有的是银裸子。
还有几匣子玉牌、一匣子玉扳指。
高在仪没嫌费事。
把那些大箱子依次通过空间,就是移到空间查看,结果有五个大箱子里都是装着小匣子。
那小匣子长一尺,高半尺,抽拉门的。
拉开匣盖,里面金灿灿的。
这样一查看,有三个大箱子里面装着的都是装满金元宝、金叶子、金块的匣子。
另外两个箱子里面都是银子。
最好的地方是,这些金银全都没有任何印记。
也是,德妃在内务府有人,金银打造成没有印记的样子太容易了。
于是,现金现银全部都收走了,包括银票。
这银票都是一两、五两、十两面额的。
在储物格架子上的一个匣子里装着。
珍珠她没动,但一匣子的东珠,她都没收了。
这东珠,外面能卖到上千两一颗。
这德妃的匣子里,能有几百个东珠。
显然这东珠的来路不正。
关键是德妃的位份是不配拥有东珠的,这肯定不是康熙赏赐的。
估计也是她这里没人会来搜查吧,所以德妃才这样自信。
其他东西都没动,她不知道是否有记号,但小件的玉佩、玉扳指,她还是在那个大盒子里各挑了二三十个品质最上层的。
呵呵,这样玉佩、玉扳指,自己和胤祎那里一个都没有。
这盒子里拿走了二十多个,一点也没看出来少了。
临走前在德妃宫正堂墙壁顶端,挨着棚的地方写了几个大字,再敢做坏事行恶行,就把她所有子孙都剐了。
然后又去了翊坤宫。
对着宜妃的身体和库房也是一模一样的操作。
可宜妃照比德妃的财产就差多了。
连德妃的一半都没有。
想回到翊坤宫后面的咸福宫,自己的住处,可是还是不甘心。
弘昂吗?弘明吗?
看看时间,算了,先不去了。
这两老女人残废了,那么她们的儿子、孙子应该老实几天的。
高在仪回去睡觉。
一夜无梦。
第二天一早,高在仪起床。
她身边是两个宫女两个太监伺候着。
两个太监分别叫竹笛、竹箫,两个宫女叫思余,念姚。
高在仪打发竹笛去敬事房,把自己的绿头牌撤下来。
往后她是不打算伺候狗皇帝了。
如果他再敢来后宫让自己踏着小脚捡东西去娱乐他,呵呵,她一定让老皇帝亲自体会小脚走路的感觉的。
包括他的儿子们。
她宁可冒天下之大不韪,必要的时候偷着做些改天换日的大事,也不愿意做小伏低去屈就老皇帝。
高在仪记得很清楚,在后世的某人的自传还是杂记里看过关于康熙和后妃的几件事。
其中就有记载说,康熙闲来去后宫和众妃嬉戏,康熙命人拿着软鞭子,驱赶着后宫的小脚汉女使其快跑,来娱乐康熙和众妃。
这段帝妃嬉戏之事还在大清隔壁的一个小国家的史册上有记载。
当然那个国家史册上记载的关于清朝、甚至明朝及以前朝代的事情有很多都是捕风捉影不实成分存在的,但大多数还是真实的,可以做参考的。
她记得,当时看过后,本来在那之前对这个被后世人吹捧的什么千古一帝、平民皇帝的康熙、雍正父子俩人很有好感来着,但因为这个记录的面世,她就开始恶心清朝的这些皇帝了。
如今她居然穿成了这个被当个玩意的小脚汉女身上,她可不会献媚皇上以求得什么位份啊、特权等,如果为了自己的儿子上位,她宁可采用极端手段。
实在不行,给康熙老头子下兵毒。
她现在是庶妃,享受贵人待遇。
生了三个孩子,才享受 贵人待遇。
高在仪坐在桌子前吃早膳。
现在后宫没有皇后、皇贵妃,所以,后宫诸人都不用给谁请安。
每个月去一次寿康宫给太后请安就可。
当然,嫔以下的都在寿康宫外面给太后磕头,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滴水成冰的天气。这就是规矩。
等高在仪吃过了早饭,她就开始练字作画。
她准备做几幅字画,给儿子挂在阿哥所。
她的书画水平不能埋没在这后宫里,让儿子为自己这个母亲而低人一等。
不说后宫这些女人,就是康熙老皇帝,他的书法绘画水平也不见得比自己高。
自己有底子,加上原主的书画天赋,毕竟她父亲高廷秀可是著名的书法家。
所以,她要把自己的水平展示出来,不能让康熙把自己当个小脚玩物。
这是她这不聪明的脑子目前能想到的帮助儿子提高地位的办法。
原主本来书画造诣就很高,加上高在仪在以前穿越的几次也都不间断地练习书法,所以,高在仪决定给儿子画一幅长卷画,类似清明上河图那样的。
这个高在仪老家是余姚的,几乎过目不忘的高在仪还清楚地记得十几岁时父亲经常带她去宁波,在宁波最热闹的街市上逛过。
闭眼睛想了一会,把一些关键的店铺、楼房等都过了一遍,又在空间找些古建筑资料。
在皇宫里,她唯一感到福利待遇好的地方,就是笔墨纸砚上差不多可以随意用而不需要额外付银两。
当然,给内务府人员打赏的也不能少。
想到这里,高在仪对着旁边的念遥说:“去叫竹箫进来。”
不一会,竹箫进来了。
高在仪一早上已经把她身边的这四个下人都通过大脑的梳理而把他们变成了自己人,让他们更亲近自己,忠于自己。
“主子,您叫奴才?”
“竹箫,呐,这是二百两银子,你去内务府,购买一些画纸画布。嗯,这是单子,我需要的材料都在上面。
另外再拿些零散银子打赏内务府的那些人。”
竹箫拿过装银子的大荷包:“好了,奴才一定给您办好。
内务府里,掌管这些东西的管事是没有多少油水的,您要这些,他们保证喜欢。”
看着竹箫拿着银子出去,高在仪在她的屏风隔出来的书房里开始作画。
她昨天晚上去看了儿子的阿哥所。
如果没有意外,他最少要在那个地方住二十年。
两大进的院子,厅堂、里外间等,几乎没有什么摆设。
墙壁更是光秃秃的,高在仪决定给儿子画上十几幅画,把各个屋子里装点一下。
先写了几幅字,比如“天道酬勤”,“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等等。
然后又在空间找资料,画了梅兰竹菊四幅画,然后拿着银子给思余,让她去和绣房的人谈价格,把梅兰竹菊四幅画绣成屏风。
“主子、主子!”
思余还没走出去呢,一早就出去的竹笛就气喘吁吁地回来了。
“主子,出事了。”
看着竹笛进来,高在仪心里清楚。
“别急,什么事啊,慢慢说。”
思余也没急着走,站在原地听竹笛说话。
“主子,刚才奴才去敬事房,在那听说永和宫和翊坤宫都出事了。
但具体什么事不知道。
于是,奴才想着,索性也出来了,就打听打听。
到了永和宫附近,就听说、、、”
竹笛用袖子擦了擦脸,高在仪示意思余给他倒杯茶。
竹笛接过茶杯,两大口就喝了进去,:“主子,真的是大事。
永和宫的德妃娘娘,昨天晚上不知道怎么回事,她的腿,居说还是膝盖那里,骨折了,好像很严重。
德妃娘娘那样温柔稳重的人,在永和宫宫墙外,都能听到她的哭喊声。
后来奴才又去了翊坤宫附近,听说翊坤宫的宜妃娘娘也和德妃娘娘一样,都是一样的腿部受伤骨折。”
说到这里,竹笛左右看看,思余就站在了门边,竹笛小声说道:“奴才花了五钱银子打听出来,永和宫和翊坤宫的墙面上,用鲜血写着字,意思就是要是再做坏事,那就把她们的、就是两位娘娘的儿子孙子都给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