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穿越大阿哥继福晋19
作品:《快穿者是末世人》 第二天一早。
早起,张佳氏一如往常,仔细查看了桌子上的吃食。
当然都是偷着度到空间检验的。
这可不能马虎,她一点也不怕麻烦,凡是孩子入口的都要这样查。
等都查好了,开始照顾弘暐吃早食。
这时,外面有了些微的动静。
这是张佳氏过来后立的规矩,在弘暐吃东西的时候,不许他们汇报事情。
不过,张佳氏猜测是弘昉的事。
她可不管弘昉绿昉的,还是一样的速度,照顾弘暐吃好了早膳,然后检查那个小藤箱。
这个小藤箱,里面是有隔断的,每个隔断里都放着竹杯,里面装着水和果汁。
这个果汁是空间里的普通水果汁,而不是那空间营养水果汁水。
那样的好东西,她是不会让它离开自己的视线的。
这个藤箱,都是弘暐的随身小厮拿着,坚决不能离开两人的视线。
甚至告诉小厮如果他去方便,那就把藤箱给弘暐自己看着。
反正就是不能离开他们俩人的视线。
只要一离开,那就不要吃喝里面的任何东西。
没办法,宫里的孩子就是要这样才安全。
把弘暐送到了宫门口后,张佳氏返回了王府。
等她坐马车回府,刚回到自己院子,就见直郡王阴沉着脸过来了。
张佳氏略微蹲了蹲身,:“王爷!”
这是曾经的张佳氏见直郡王的一向做派。
直郡王嗯了一声,背着手往里走。
只是,他要去正房,可打开正房门,里面只有一人可以通过的小道,其他地方都放满了一通到顶的箱子。
张佳氏:“王爷,请这边走。”
说罢,带头去了旁边的小偏厦。
直郡王直皱眉:“不是让你搬到大院子吗?”
张佳氏:“王爷信中没说明让我们搬到哪个院子啊。”
直郡王坐在逼仄的屋子里,:“尹嬷嬷说你不搬。”
“王爷,接到信后,尹嬷嬷说搬到紫藤院。
可是,搬家的目的是因为这些箱子没地方放,想换个大点的院子吧?
但那紫藤院也不比这个院子大多少,就是后面多了几间下人住的房子罢了。呵呵,也不过是屎窝挪尿窝。”
直郡王直皱眉。
“你不愿意搬到那里,可以重新选个大的?”
“我说话好使?我说话尹嬷嬷会听?我怎么不知道自己有这权利呢。”
“你这什么话?你是嫡福晋。”
“是啊,嫡福晋。
我这个嫡福晋,内务府送来的只有嫡福晋用到的吃食和穿戴,我这个嫡福晋可是一样都没有看到呢。
自从嫁到这个府里来,吃的喝的可都不是嫡福晋规制的。
穿的,呵呵,只有嫡福晋有资格用的蜀锦、缂丝等等高档布料,我是一条布丝都没见过。
我小儿子的洗三礼,到现在都没有给我送过来,还有我大儿子的洗三礼、满月礼和周岁礼,一件都没见到。
我也说要了,可谁听呢。
不是经常缺这个短那个的,我也不会取回自己的嫁妆,不然我们娘三个将来吃什么。”
她这里抱怨说“吃的喝的”,里面的“喝的”可不是随口说的。
现在府里主子们喝的水可都是外面的山泉水,每隔一天送过来几车,供应府里主子们用。
而张佳氏这里,一次就是一壶。
也就是说两天一壶山泉水。
这一壶按后世的计量单位算,就是五斤水。
所以,这五斤水孩子喝水做饭省着用倒是尽够了,可张佳氏呢,有时候泡茶也能用点。
够不够的就没人管了。
没办法,张佳氏只好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高价买水了。
直郡王看着张佳氏。
张佳氏无波无澜无惊无喜,就那样淡漠地看着直郡王。
“你这是埋怨本王?”
“谈不上埋怨。嫁给你、过什么样的日子,都不是我自己能说了算的。”
“你有什么需要、有什么不满你不说谁知道?本王每天外面忙得焦头烂额的,哪顾得上你们这些女人的事?”
“王爷的意思,我有需要说给谁听?您吗?还是比主子还主子的奴才尹嬷嬷?
不敢奢想嫡福晋的福利待遇,吃饭吃侍妾一样的伙食也无所谓,倒是水。
呵呵,我倒是说了,可尹嬷嬷不是说是王爷的意思,要缩减开支不要骄奢吗?
所以,我只好花高价钱买郡王府里的山泉水了。
这不,这几年,买水就花了几千两银子。没办法,只好把我娘的嫁妆都要了回来,实在是郡王府里的东西太贵了,这又添了一个小阿哥,以前带来的嫁妆都花个七七八八了。”
直郡王低头想了一会,:“那你怎么没和本王说?行了,收拾收拾,你搬到东面的那两个院子里。
嗯,就那两个三进的院子打通,你和孩子们搬过去吧。”
其实,这事吧,直郡王忽视肯定是有的,可张佳氏自己不说也是真的。
比如弘曜的洗三、满月礼。
她一强势起来,哪怕洗三的那天真的不合适大办,可直郡王也还是硬着头皮大办了不是。
不过,曾经的张佳氏是真的没有底气去张嘴的。
她没有人手、没有直郡王撑腰的情况下,如果她的强势表现出来一点,那她保证或急症或慢性病去了。
“王爷,这话你应该跟尹嬷嬷说,毕竟我一个人既不能打通院子,也无法搬运箱子。
还有,你是不是和尹嬷嬷商量一下,不要等会又反悔了。”
“我的王府我还不能做主了?”
“你的王府不是一直都是尹嬷嬷做主吗?连吃个接风宴这样的事都是她定时间,就没听说接风宴不是主人到家当天举行,而是第二天。
昨天下午,估计全京城好多家都是办理接风宴的吧。
呵呵,有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一点点改动,也许就能转变很多大事。
如果昨天按照规矩举行接风宴,也许弘昉阿哥就不会突发急症了也说不定。”
这话真是。
张佳氏一早送大儿子去宫里读书,坐马车里就听到外面行人说话,随皇上南巡那么多人,回到了京城都在昨天吃接风宴,半年来的时间,家里男主人回来,和一大家子见面吃个饭,多正常。
就他们府特殊。
直郡王垂下眼皮,是啊,如果昨天按规矩办,那他席间就能看见弘昉,那晚上也不至于就随着弘昉去他们院子,那后来的事情、、、、、、
直郡王:“你收拾东西吧。”
然后走了。
张佳氏动都没动。
收拾东西?有什么好收拾的?那边院子腾出来,这边就一箱箱的搬过去好了,有什么好收拾的。
直郡王出去,他走回前院,根本就没觉得张佳氏说的有什么不对的。
直接吩咐长随:“去告诉尹嬷嬷,把东路的那两个三进院子打通,让嫡福晋和孩子们搬过去。”
然后直郡王就一个人坐在书房。
他昨天刚从南边回来,皇上给他们放了三天假。
可昨晚上出了那样的事,好好的一个儿子就那么死了。
虽然他封了口,没有人知道孩子的真正死因,可他自己知道。
他心里有点过不去那个坎。
一早晨,没有见到张佳氏的身影,一打听之下才知道,这个张佳氏每天都亲自去送阿哥到上书房。
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还有,府里的二阿哥昨晚死了,她作为嫡福晋居然没有到场。
等他到了张佳氏的院子,突然就说不出怪罪的话。
以前怎么从来没觉得张佳氏的住处条件这么差?
还有,他通过张佳氏的话,也知道了她不管家,弘昉的事出了,一大早那孩子就被送出了府。
那么张佳氏要出现在哪里表示哀痛?王氏的院子吗?
嫡福晋到小妾的院子里?
直郡王坐在书房里,思绪纷乱。
这时,尹嬷嬷匆匆赶来,满脸焦急道:“王爷,这可使不得,东路那两个院子一直是留给弘昱儿子的,如果现在嫡福晋住进去了,那么将来再要求她搬走也不好,所以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住进去。”
直郡王眉头紧皱,“这是本王的决定,你照做便是。”
尹嬷嬷:“王爷,这主院和东院向来都是嫡子住的、、、”
“那张佳氏也是嫡福晋,弘暐也是嫡子,那你说,她们应该住在哪里?”
尹嬷嬷这才不敢再言。
只听直郡王又说:“去差问一下,这几年嫡福晋从谁手里买水的?都花了多少银子?本王怎么不知道,每天嫡福晋该享受的一车水去了哪?
怎么她要用水还需要花银子买了?”
尹嬷嬷听到王爷把这事都翻腾出来,心里也是一沉,张了张嘴,她不敢深说。
追查下去,那些银子的去向、、、
尹嬷嬷回到自己住处,这银子拿回来都挺欢喜的,可要在往外那,谁能愿意。
该死的张佳氏。
那边直郡王又陷入沉思,他想到张佳氏今日的一番话,看似平淡,却句句带刺。
她不再是那个唯唯诺诺没有主见的嫡福晋,而是自信很多,是因为又生了一个儿子的缘故吗?
他突然意识到,这么多年,自己似乎从未真正了解过这个女人。
俩人好像没说过几句话。
男人嘛,儿子死了肯定痛心,人死不能复生,他还能有很多儿子。
所以,烦闷的直郡王还是招来了几个谋士,开始讨论朝堂大事。
他也知道,这是在转移失去儿子的痛苦呢。
另一边,没有能让王爷改变主意的尹嬷嬷只好安排人去把两个三进的院子打通了,她后悔啊。
要知道王爷最后居然把东路几个最好的院子给那母子几个,当初她就不小心眼了,在西路挑一个最大的院子给张佳氏,不就没这事了吗。
懊恼着的尹嬷嬷指挥着下人干活,远远的就能听到她的呵斥声。
旁边看着人往这边搬运大件家具的大管家暗自摇摇头。
尹嬷嬷有点飘了,认不清自己的地位。
他敢肯定,这个尹嬷嬷自在不了几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