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穿越正史七福晋32

作品:《快穿者是末世人

    就这样,娘三个一步步稳扎稳打,把寒冷国陆续派过来三次的大部队一共七十多万人,除了当官的,都变成自己人,开始为他们服务。


    从进入寒冷国界一年半左右时间,就到达了首都。


    在噶鲁黛捉拿、弘暻兄弟处理京城一大批贵族后,皇族人无奈投降了。


    弘昭把皇族里除了国王夫妻以外的人都处理了,剩下他们两人免费送给了大清皇上。


    同去的还有他们的文书档案。


    这一次的东征,可以说他们没有杀死一个普通百姓。


    所以,某种程度上,当个普通百姓是好事。


    唉,一个国家,打下来容易,治理难。


    等坐在了寒冷国的大殿上,母子三人开始商量后期治理上。


    首先就是哥两个谁当政。


    噶鲁黛没有让他们自己说,直接说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一人四年或者八年。


    往后的皇帝也是这样的路数,就成他们的后代中选举。


    一任四年,最多两任。


    两家轮着来。


    弘昭:“额娘,现在可以,将来肯定不行。


    万一后代子孙有哪个野心大的,当政时直接下黑手了怎么办?”


    的确有这个可能!


    噶鲁黛一摊手:“你们两自己商量,不然石头剪刀布,或者抓阄,赢了善待对方,输了尽心辅佐。


    也可以把这里分为南北两国,你们一人一个国家。


    然后抓阄选择哪个任南方皇上,哪个做北方帝王。”


    这样一说,兄弟俩眼睛都亮了。


    是的,噶鲁黛是知道的,这个寒冷国后世可是分成两个国家。


    “记住,你们可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我就是不想你们在那边手心向上跪在地上看着他们的脸色过日子,所以才撺掇你们过来自立门户的。


    你们不许离心离德,用什么办法看着办。”


    弘昭:“额娘放心,我们就兄弟两人,会商量着来的。”


    噶鲁黛把后世的地图拿出来,把这个地方两个国家的分界线说了,让他们两人商量着来。


    不止如此,噶鲁黛还把倭岛的矿产图拿给了他们,:“这倭岛,就是你们的钱袋子。到时候你们俩怎样分,也自己研究。


    或者拉回来的东西对半也不是不行。”


    噶鲁黛没在介入他们两人的事情。


    半个月后,俩人把噶鲁黛请过来。


    “额娘,我们商量好了。


    我们通过抓阄,我在南边做主,他在北边称帝。


    至于那个倭岛,我们俩人觉得额娘说的对,我们合力出兵,运回来的东西平均分。”


    弘暻对着噶鲁黛说。


    噶鲁黛笑了。


    都是野心家,没有一个想屈于人下的。


    就这样,两个月后,俩人分别登基,成了大华国和大夏国的第一代皇帝。


    后来被周围国家称为南华、北夏。


    而清朝那边。


    一直都在密切关注着的众人都懵了。


    这么快,随着寒冷国国王的到来,那边弘暻、弘昭两兄弟登基成帝的消息也到了大清。


    第一个蹦起来的就是太上皇。


    他等不及皇上去畅春园汇报了,气势汹汹地特意从畅春园赶到了皇宫,对着皇上就是一顿喷。


    “你怎么回事?啊?这就是你教养的好侄子?你这个当伯伯的怎么做的?怎么能让他们这么无法无天?”


    太上皇喝了口皇上奉上来的茶,润了润嗓子,嗯,感觉一下,中气很足。


    “你说说你,就是这样交到子侄的?


    他们怎么可以自己称帝了?还一南一北,两个兔崽子!”


    骂到兔崽子三个字的时候,咬着后槽牙骂得。


    皇上心里苦啊,听听老爷子这可以称得上是气壮山河的吼声,他是真的急啊!


    不说好多事、比如查抄内务府,还有整顿八旗等,还有最重要的,弘皙完全可以胜任做皇上了,他想着老爷子要是百年了,他好退位给弘皙,自己去找噶鲁黛去。


    想起噶鲁黛三个字,皇上心里也是咬着后槽牙念出了这三个字。


    说好了的,不抛下自己不抛下自己,可是呢,转头人家就抛下了自己奔着两个儿子去了。


    都是狠心的。


    想去追吧,可这老爷子,就这中气十足的骂人劲头,且有得活呢。


    皇上想东想西呢,太上皇的骂声又传了过来:“你说说你,平时就是宠溺着,别人都是卯时不到就早起读书,那两个兔崽子呢,非要辰时开始读书,说什么不睡足觉长不高。


    哼,的确个子长高了,心也高了。


    你也就惯着他们,这么多年,啊,爱新觉罗家的子孙就没有辰时开始读书的,他们倒是开了先例。


    还有,别的子孙都是皇权至上、君权神授,认同顺从皇家的统治,他们打下来那块土地,就应该让它成为大清领土,他们怎么可以自己称王称霸,啊?”


    皇上只好听着,等太上皇骂累了,才半搂着太上皇的后背不断给他抚摸着胸口顺气。


    顺毛抹呲了好半天,才让太上皇渐渐地平息了怒火。


    看着老头子消停了,又好一顿安抚之后,才把自己当时借了人家七百万银子的事说了。


    这时,他也不避讳当时为了稳固自己的太子之位而需要银钱打点了。


    皇上说:“当时是七百万两银子,承诺用人还。


    这不,还了七万人。


    当然,人家只要五万人。


    是儿子觉得五万人太少,呵呵,皇阿玛,您说是吧。


    那样关键的时期,敢冒险借那么一大笔银子,再加上利息,儿子想了又想,觉得还七万人最好。


    皇阿玛,这七万人里面有一半都是老弱病的,也就是没有残废。这些您都可以查到。


    其中就是平定西南那一仗下来,退下来的就有一万多人,都在盛京那的几个庄子上养老。这回也都送给他们了。”


    这事,退了的太上皇和要接位的弘皙都查了。


    这是事实。


    太上皇想想,还是觉得哪里不对。


    他可没有老糊涂,他只是双手无法用力而已。


    太上皇怎么都觉得哪有问题。


    突然,灵光一闪、、、


    太上皇一挥手,养心殿里的下人都没有看皇上的脸色,直接就都退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