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流水线作业
作品:《炮灰原配找上岛,禁欲首长宠疯了》 “这跟高教授有什么关系?”
聂娇娇疑惑的问出声。
她可是记得上回在医院里见到的那位高教授,一脸的清高模样,根本就瞧不上她们。
林玉书也摇了摇头。
她虽然不明白项天齐为什么要这样问,但也猜到了或许是跟昨天两人在图书馆的偶遇有关。
只是,她没想到的是霍世勋口中的熟人,竟然跟她们要找的人是同一个。
项天齐的视线在聂站长和霍世勋身上转来转去,立马明白了。
“原来是这样,感情你们来找我都是为了同一件事,放心,这事儿我答应了。”
项天齐答应的速度快得让人出乎意料。
聂站长可是打听过这位的怪脾气,生怕他答应得快,中途撂摊子也很快,试探问道,“您要不再考虑考虑?”
刚才他们可是连请他干啥都还没说清楚,就这么答应了?
项天齐不满地斜睨了聂站长一眼。
“怎么着,我项天齐看起来像是那种不靠谱的人?”
也不出去打听打听,但凡他答应的事儿,就算拼了他这条老命不要,他也要把答应人家的事情完成。
“不是不是,我这不是怕我们没说清楚,有些地方没做好准备,影响咱们后续工作的开展嘛。”
聂站长连忙找补。
跟这些知识分子打交道,就是得小心谨慎,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把人给得罪了。
“放心吧,我昨天就已经见过林玉书同志了,她画的拖拉机图纸我也亲眼看到过,年轻人很有自己的想法,不过若是动力装置部分再稍加调整,达到20以上的马力绝对没有问题。”
“20马力?”
聂站长惊讶出声,他从机械厂那边的得来的最新消息,拖拉机全新状态下只能达到12马力。
就这都比南方的工农-8多出好几马力,已经算是了不起的突破了。
而项天齐竟然说,能够达到20马力以上。
这下,他也不管项天齐是不是在说大话,只要这能将20马力的小型拖拉机造出来,他就是跪下叫项天齐爷爷都行。
林玉书也觉得内心踏实不少。
经过昨天图书馆的短暂接触,她越发肯定项天齐是有真才实学的,有他作为指导,相信他们的拖拉机很快就会面世。
星眸中满是激动和兴奋,梨涡浅浅,一脸真诚地道谢。
“项教授,谢谢您。”
“不用谢我,我之所以答应帮这个忙,除了看在你爱人霍世勋同志和老顾托我照顾你的份儿上,更重要的是看重你这个人,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想法,很是难得。”
什么农垦局、机械厂,反正都管不到他头上,若是他不愿意,谁的面子他都不给。
在场的都是人精,聂站长很快就听明白了项教授的潜台词。
当即立马表态,“项教授请放心,我们农垦局一定全力支持配合好林玉书同志的工作,至于机械厂那边,我也会去打好招呼,尽最大可能给拖拉机研究组提供便利。”
项天齐这才点头,这人还算上道。
一提到机械上的事儿,项天齐就像是打了鸡血似的,格外认真严谨。
进入机械厂拖拉机保密车间后,他根本不用人介绍,粗略扫了一眼就找到了存放发动机的位置,一番检查过后下了定论。
“按照你们这个粗制滥造的做法,造出来的拖拉机能够达到12马力都已经是烧高香了。”
他这话,旁边正在操作的金师傅立马不服气的反怼。
“你这人谁啊,什么都不懂就在这里胡咧咧,能达到12马力都已经很不错了。”
昨天的事他都听说了,保卫科一个没注意将一个学生放进保密车间,偷听了机密,还连累李副厂长的儿子自请退出拖拉机研究组,导致机械厂全厂上下戒严,还给他们加强了思想教育。
金师傅现在越看项天齐,越觉得这人有问题。
年纪轻轻就头发花白,用他们老家的话说,多半不是个正经人。
“这里是保密车间,外人不许进来,你赶紧走,否则我叫保卫科了。”
匆匆赶来的赵工听见这话,连忙阻止。
“老金,这位是特意请过来的专家,海城大学的项教授,来帮咱们解决发动机马力不足这个问题的。”
赵工比谁都清楚能把项天齐请过来到底有多不容易,当初他们机械厂其他车间遇到问题,也想到了这位,可派出人请了好几遍,人家硬是不乐意过来。
他刚才去给项教授办理相关资料去了,一回来就听到老金的质问。
吓得他冷汗直流,要是因为老金的几句话就把人给气走了,他上哪儿找人去。
“原来是专家同志,是我眼拙瞧不出来。”
金师傅立马主动认错,他这人没什么文化,对于知识分子很是尊敬。
既然人家专家都说了不行,那肯定是不行。
赵工见小插曲结束,连忙带着人往前走,“项教授,小林同志已经按照您说的将材料准备好了,您跟我往这边走。”
离开前。
项天齐低声说了句,“焊工技术不错。”
金师傅停下手里的动作,用剩余那只没沾机油的手挠挠头,憨憨一笑。
专家教授都夸他技术不错!
他们手艺人,图的不就是这一刻嘛。
一整个上午的时间,林玉书都跟随在项天齐身边充当他的助手,将已经造好的新拖拉机零件全部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
发现了不少瑕疵品和不合格的产品。
这并不是因为工人师傅们偷懒懈怠,而是在大型精密仪器还没有普及的当下,很多零件都是手工加工出来的。
即便是按照同一份图纸,同样的工艺,不同的师傅做出来的零件也会有细微的误差。
这些误差看似不起眼,但如果组装成一整个机器,就像构成摩天大楼的每一块砖瓦,若是参差不齐,很容易坍塌。
项天齐恼怒地皱眉,“这些全都不合格,全部回炉重造,宁愿时间慢了一点,功夫久一点,也一定要做出合格的产品。”
“项教授,全部重做,这会不会太……太浪费了?”
赵工试探着开口。
他不是不明白宁缺毋滥的道理。
可保密车间里的工人们都是多年的老工人,技术相当熟练了,零件有误差这事儿,哪怕是技术再熟练的工人也无法避免。
“赵工,你这意思是,不想配合了?”
项天齐把眉头压低,花白的头发下面,一双眼睛锐利十足。
大有赵工要是敢承认,自己就要撂摊子不干的气势。
“当然不是,我只是……只是……”
赵工急忙解释,可人越是着急的时候,大脑越是容易转不过弯来。
林玉书见状停下笔,及时开口解围,“赵工,项教授,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一下流水线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