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不要怕!我替你们做主!

作品:《落榜后踏尽世家门阀,女帝跪求我别反

    就在宁晨忙着壮大势力的同时。


    汴京,皇宫。


    女帝萧临月又是一夜辗转难眠,直到黎明时分,才稍稍的闭了会眼。


    只是没过多久。


    萧临月就忽然惊醒,整个人身上满是冷汗!


    噩梦!


    又是大魏王朝覆灭,她在鹿台自焚而亡的噩梦!


    “呼呼呼……”


    寝殿中。


    萧临月胸脯一阵起伏不定,脸色难看至极。


    既然睡意全无, 萧临月就干脆起身,披着袍子走到寝殿外,吹着微凉的春风,脑中思绪万千。


    不知多久之后。


    一名内侍小碎步走来,躬身禀报道:


    “启禀陛下,控鹤卫指挥使齐大人求见!”


    “让他去书房等朕!”


    不久之后。


    萧临月坐在书案后,压下心中的百般情绪,看着眼前的齐永宁询问道:


    “让你查的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说话间。


    萧临月顿时身躯前倾,眼中精光奕奕,神情顿时显得有些激动起来了。


    “快说!”


    齐永宁躬身一礼,而后详细道:


    “回禀陛下。”


    “您之前吩咐调查的,那位高姓的朔州豪侠,臣等无能,并没能够找出来来。”


    “准确的说,是符合条件的人,太多了!”


    萧临月闻言一滞。


    “找不到人……”


    “唉,这也怪不得你们。”


    萧临月摆了摆手,语气有些无奈。


    在偌大的朔州,以及整个河东,去找一个姓高的豪侠…且人家说不定还并非真的姓高,怎么想,都是一件好似于大海捞针一般的事情。


    朔州这鬼地方,位于河东北边,历朝历代以来,那都是诸胡与华夏纷争之地。


    几百年间。


    匈奴、鲜卑、柔然、突厥……


    大大小小的一堆胡族,在此地展开了“水乳交融”般的融合。


    而现在,更是多了个向西扩张的契丹族。


    如此一来,就导致朔州民风彪悍,风俗和大卫的其他地方都有着不小的差别。


    当然。


    名义上如今的朔州等地,已经不是大魏的领土了……


    一想到这些。


    萧临月心里边就忍不住,要把她那不当人子的废帝兄长,给从坑里边拉出来,狠狠地鞭尸一番泄愤。


    若非是他。


    朔州在内的十六州,怎么可能丢掉?


    从她推演的未来来看。


    而这第三支起义军。


    对大魏的打击,在萧临月看来简直是致命性的!


    造反之时。


    刚刚好是河东边军,在冀州配合河北、辽东边军,一起剿杀“大楚王”与“天公将军”的关键时刻。


    而这位“高王”的出现。


    直接让河东边军被偷了家,军心大溃,以至于大魏彻底输掉了这一战!


    由此。


    萧临月心中明白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她确信,朔州这地方是有说法的。


    出来的人,不仅那位高王是个狠人,其余的跟随他造反的,也都是一群狠人!


    “这么多狠人,要是能为朕所用就好了……”


    萧临月感慨一声。


    随即忽然双眼一亮。


    是啊!


    既然朔州遍地都是狠人。


    那为什么朝廷不提前一步进行招揽,让原本要造反的狠人们,为朝廷所用呢?


    毕竟反贼是杀不完的。


    朔州这么大,狠人这么多。


    就算萧临月想,也不可能将朔州乃至于河东的狠人全屠了,强行给格式化了!


    要是这么干。


    兴许也不用几年后,过不了多少天,河东就得是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模样了。


    “继续查!”


    “另外,多多注意一下朔州,以及整个河东道在内的民间豪侠,看看能不能拉拢他们,让他们为朕所用!”


    “是,臣遵旨!”


    齐永宁恭敬领命。


    但即便到此刻,他都不知道女帝要在河东朔州找人是为了啥。


    “陛下。”


    齐永宁从袖中掏出了一份卷宗。


    在呈给萧临月之后,就指着卷宗介绍道:


    “这是关内道延州衙役与小吏的名单。”


    “其中在延州颇有侠义名声的,臣已经特地勾画出来了,请陛下御览!”


    萧临月展开卷宗。


    只见卷宗上,密密麻麻的全是人名。


    其中有不少都被画着圈。


    奈何从上次模拟推演当中,获知的消息实在有限。


    所以萧临月实在没办法确定这其中的哪个人。


    才是那个字号为“大西王”,口中呼喊杀杀杀的反贼!


    “除此之外。”


    “卷宗上,还有关内道延州等附近几个州县,境内各类胥吏的名单,包括文吏、驿卒等等。”


    萧临月微微颔首。


    继续翻看了一阵,最终啥也没能看出来。


    “一无所获啊,唉!”


    萧临月再度叹了口气。


    胥吏相较于百姓,的确算是混的好,但文化水平大抵也就是那样。


    因此。


    名单当中,甚至还出现了同样叫张大福的两名胥吏。


    “这都些什么名字?”


    萧临月有些不耐烦。


    翻看到最后一页,扫视过一堆乱七八糟的名字后,眼神定格在了末尾处的一个人名上。


    “李自成。”


    “这名起的还算不错,起码还有些深意……”


    看完后。


    萧临月就把卷宗收起来,道:


    “继续查吧。”


    “朕说着这个人,不仅行为处事非常的侠义,而且还很是极端,性格约莫是那种好勇斗狠却又不缺文韬武略的人。”


    “尽量找找看,没有就再说。”


    齐永宁领命。


    但当萧临月坐在那里。


    准备在听完两个,本身就不抱太大希望的汇报后,倾听他关于高知廉的汇报时。


    却发现齐永宁竟然像是卡壳了似的,半天没有动静。


    良久后。


    齐永宁脸色惭愧的下拜行礼,道:


    “臣无能,没能查到什么……”


    萧临月一时间沉默了。


    她能登上帝位,自然不是什么蠢货。


    真的是控鹤卫查不清高知廉吗?


    不!


    是作为天子亲军,名义上什么都能查的控鹤卫,查到了名义身上。


    查不动了。


    高知廉出身的高氏。


    那可是大魏顶尖的门阀世家,控鹤卫在他们面前,简直跟寻常的衙役捕快,没有半点区别!


    查?


    萧临月看着神情间有些无奈的亲信,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罢了,你下去吧。”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调集所有能调集的人手,尽量去查黄河大堤!”


    “看看这黄河大堤,到底成色如何!”


    萧临月长身而起,绕出书案,朝着书房外走去。


    “至于高知廉和高家……”


    “再说吧!”


    ……


    幽州,燕山。


    宁晨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脚边放着两颗死不瞑目的人头。


    正是甄冬邦与甄苕。


    而高台下方,则是上万被聚集在此处的百姓,以及一众被压在地上的双奶寨青壮汉子。


    宁晨抬头看了眼天色。


    随即二话不说,直接咣咣抬起两脚,将身边的两颗人头踹飞出去!


    人头掉落在地,咕噜咕噜滚出去好远。


    百姓们便如避蛇蝎一般,纷纷向后退出几步,远离了这俩明明已死,脑袋都在满地乱滚了的双奶寨土匪头子!


    宁晨心里边有点堵得慌。


    “他们已经死了,死了!”


    “你们还怕什么,为什么一个个大活人,要去怕两个死人!”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