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 章 丢人现眼

作品:《七零:搞笑女宠夫,硬汉羞红了脸

    杜忆秋仔细打量着这个村子。


    刚下过雨,田间地头湿乎乎的。


    路边还有些不认识的小野花。


    村子里不少五六岁的孩子高兴的跑着。


    远远望去,黄泥胚砌的平房,三两间并排在一起。


    外墙用红色油漆刷着主席语录:「不惧困难,奋勇前进。」


    看着这一切,她有点欢喜,不是因为其他因素,是真觉得这个地方很好。


    虎子给他们安排在了知青院。


    王知平看着新来的知青,两男三女有些怵头。


    男知青这边倒是还有位置,就是女知青那屋就剩下两张床了。


    这还是秦安安和赵新醅嫁了人以后空出来的,这三个人可咋办啊。


    “不好意思啊杜知青,张知青还有吕知青,这女知青这边就剩两张床了。”


    “那边有个小杂物间还有一个空位能摆两块木板,要不然,你们三个商量一下,看看谁愿意去住那个小杂物间。”


    王知平蹙眉道。


    他倒是想把自己的床给这女同志空出来,可他的床空出来岂不是要让女同志住进男同志的屋了吗。


    不合适不合适。


    三个人互相看了看,杜忆秋看这架势,自发的拿着行李去了小杂物间。


    正好了,小杂物间还清净。


    王知平找了两个人,把小杂物间稍微收拾了一下,又摆了两张凳子,架起来了个临时木板床。


    “那个,小杜知青,你今天先凑合凑合,等我去跟大队长商量商量。”


    王知平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杜忆秋笑了笑:“不用麻烦了,这挺好的。”


    王知平瞧见她这样,松了口气。


    “那你好好休息一下吧,大队长说了,明天才会让你们下地干活。”


    “好。”


    杜忆秋点了点头,送走王知平之后看着这个小杂物间,自己又打水擦了擦。


    忙活了半天这间屋子才像是有了点能休息的样子。


    她盘算着手头的事情,又想了想明天要做的事,这才沉沉睡去。


    上工的喇叭声响了三下。


    杨风顺考虑到他们这些新来的知青可能适应不了,特意给他们安排了点轻省的活。


    东边那块玉米地,今天上工的都是些好相处的村里人。


    杨风顺干脆一挥手,让他们新来的这些男知青去挑水,女知青去拔草。


    先让他们熟悉熟悉。


    杜忆秋也在那块地里,好巧不巧的跟杨二婶分到了一起。


    杨二婶最近逗孙子逗得喜不自胜,连上工这种累活她都能笑出声来。


    弄得同一块地的王家婶子老是看她。


    “我说,老二媳妇儿,你上工这么开心呢?”


    王婶子不理解,十分不理解,她这整天累的胳膊疼,腰疼,腿疼的,这她怎么还有力气笑呢?


    杨二婶摆了摆手,示意不用管她,她就是单纯的心情好。


    惹得王家婶子直嘀咕。


    「听人说,山里都有狐黄灰白柳五大仙,这人不会被什么东西附体了吧。」


    「该不会是黄仙儿吧,黄仙儿喜欢讨封,她可得警醒着点,一会别着了道。」


    这么想着,王家婶子离得杨二婶稍微远了一点,省的过会儿真有事。


    “欸,杜知青,你是哪的人呐?”


    闲着无聊,杨二婶跟新来的这个知青聊聊天。


    她看着这孩子还行,不娇气,干了那么长时间了,也没囔囔着累。


    就是不太爱说话,给她憋的要命。


    “婶子,我是京都的。”


    杜忆秋也没拿乔,她也想打听打听消息。


    “你也是京都的?京都的好啊。”


    杨二婶这才仔细打量了她一下,衣裳洗的板板正正,干干净净的,主要是有股子文化人的气质。


    她们村这么多知青,她就看着这个知青和东城媳妇儿像个有学问的。


    “听婶子说「也」,难不成咱们大队还有京都来的吗?”


    杜忆秋没有错过杨二婶口中/话的漏洞,连忙追问道。


    杨二婶是个能聊的,一打开话匣子,就有点搂不住。


    但是她有分寸,该说的能说的她会说,不该说的不能说的,她也绝对不会让外人知道。


    “嗐,俺们村好几个呢,都是京都来的。”


    杜忆秋没有得到确切的人名,不经意间又问道。


    “婶子,你知道赵酒家在哪不?他家里人托我给他带了东西,我这初来乍到的,跟您打听一下。”


    杜忆秋目光灼灼的看着杨二婶。


    杨二婶拧了拧眉:“杜知青,我们村的人我都认识,但是这个赵酒我还真不认识,是不是别的村的人啊。”


    杨二婶看她有点着急的样子,忍不住劝她。


    “要是不行的话,你托大队长给你打听打听,看看其他大队有没有这号人?”


    杨二婶真心实意的给她出主意。


    杜忆秋听见这话,愣了一愣,仿佛被打击到了似的,不过她很快调解了一下。


    “那可能是我听错了,有可能是在其他大队,等我去问问大队长,谢谢婶子。”


    杜忆秋从兜里掏出了两块水果糖,递给杨二婶。


    “婶子,吃糖,甜甜嘴,谢谢你今天教我。”


    杜忆秋人长得漂亮,嘴甜,又会来事,杨二婶看着她舒心的很。


    但看着她手里的糖又有些犹豫。


    杜忆秋看出了她的神色,直接塞给了她:“婶子,我刚听您说家里有了小孙子,这就当是给孩子吃的。”


    杨二婶半推半就的收下了,想着等下午的时候可以多照顾她一些。


    再者来说,她也有私心,她们家老二老三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她看这知青就不错。


    说话温温柔柔的,不像那个秦安安,她给她的感觉,就像是看见了新醅,但是两个人又不太一样。


    老大现在有了媳妇儿也有了两儿子了,可她生了三儿子呢。


    杨二婶恨自己生了几个榆木疙瘩,人家小青年十七八的时候就会出去谈个恋爱了,他们家这三个有一个算一个,都傻乎乎的。


    好歹老大找上了媳妇儿,但老二老三还没信呢。


    昨天老三还在生产队闹笑话,说要跟人家小姑娘比谁爬树爬的快,跟老二/哥俩儿在队里给人家展示爬树,你一棵我一棵,跟猴子似的上蹿下跳,逗得大家哈哈笑。


    谁看得上这种丢人现眼的货啊!


    杨二婶叹了口气,他们家这些小子,从小到大算是听话,不惹祸,结果到了结婚的年纪,让她把以前没操的心全都补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