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温饱才是关键
作品:《四合院:截胡秦淮茹每日变强》 “我们已经走进了新阶段,建立了全新的国家,过去的一些旧观念就必须大力去除。”
“从今以后,我们的工厂里只能称呼为某某同志,而不是某某师傅,更不会有什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腐朽观念,同样不会有什么洗菜三年、切墩三年,帮厨三年的垃圾规定。”
“我们正处于迫不及待的发展时期,正处于奋勇向前的关键阶段,如何大量、大规模的培养出一大批工人同志,工程师和技术员,才是我们工业的速度有多快的关键!”
“但凡是一线生产单位,绝对不能任命没有相关工作经历的领导为一把手,也绝对不能任命没有经验的行政人员为车间领导。”
“绝对杜绝师傅留一手的现象,把所有的好经验全都集中起来,发扬相互学习,相互进步的优良作风,成为整个领域工作者的养分!”
说到了兴头上,周安康干脆放开了顾忌,直接往嗨里说。
“扩大教育规模,举办全民扫盲、普法的活动,在实行规模化、集体化教育的同时,我们也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把某些偏科的特殊人才,通过严格的考核制度,进行特殊的选拔,帮助他们成长!”
说到这里,看着丁虎不解的眼神,周安康笑着解释起来。
“这些偏科的人才,非常有可能是天赋异禀的存在,比如某个孩子,他外语、历史、地理甚至国文都不怎么好,可是他数学、物理、化学却几乎远超同龄人,那么他简直就是我们科学家的天选人才。”
“毕竟、历史、地理好不好,和研究火箭、高射炮没有一分钱的关系不是!”
“所以教育制度既要做好全面培养,也要做好在野拾遗,努力不漏掉、不浪费任何一名人才,尤其是那些天赋异禀的人才!”
说到这里,周安康有些惆怅的感叹起来。
“对于理科,所谓的努力在天赋面前一文不值!”
“因为可能数以亿计的很多人,成百上千年的努力,都比不上一个天才的灵光一现。科学的世界就是如此的不讲逻辑和道理!”
说到这里的时候,周安康心里想的是某位还没有开始绽放光彩的于姓大佬。
如果按照好学生的要求,他的英语都比不上后世的高中生,可是他终其一生的科学成就,为国家所做的贡献,让同时代能够和他相提并论的,寥寥无几。
“我知道诸位领导对于理工科的学识可能不了解,但在科学的世界里,全面只能是急促,偏科的天才才是金字塔尖。”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没有人能在所有领域当中走到最后,只有专注于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关联的领域,才能够做出发光发热的贡献。”
一口气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全都对着丁虎说完,周安康的心里松了口气。
一些他在厂子里看到的落后景象,让他总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憋屈,可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只是一个普通职工,哪里有权利对着领导层指手画脚。
一个学习班都闹得厂领导不安宁,要是他在折腾几下,说不定就要把人全都惹完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了。
事情不是那么做的,也不应该那么做。
为什么碰到问题之后,即便有解决方法,基层都是要向上打申请报告,不是多此一举,而是治国理政就像是下一盘大棋,所有的地方都是有机相连,相辅相成的。
如果大家都各自为政,不处于统筹之下,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一盘散沙。
当力量无法有效集中的时候,那么经过彼此的内耗、抵消,最后到了对外的时候,就有可能成为无效的力量。
这也是西方和东大两种政治力量的最大区别。
华夏人怎么都无法理解,在前有罗马的情况下,欧洲竟然无法做到统一,美国白手起家竟然弄出来一个联合体,这实在有种行九十功半百的戏剧感。
同样习惯了随波逐流的西方人,根本就不明白,为什么华夏人竟然能够不顾个人的利益得失,也要为国家做奉献,为什么不顾个人权益的损失,都要保护国家的独立自主和富强繁盛。
政治如此,行业的发展也是如此,如果不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一个行业,看待一个行业在国家发展当中的作用,那么行业的发展必然是事倍功半的结果。
就像是机械、电气、航空、航天等领域,即便发展的速度再快,可依然脱离不了材料学的束缚,依然逃脱不了燃料学的限制。
设计一款太空飞船,设计的再华丽,再强大,再完美,可是没有驱动它的核心,一切全都是白搭。
一款引擎,设计的理论再完善,设计的效果再强大,没有合适的燃料,以及确保引擎安全的材料,那么一切也都永远只能停留在图纸的阶段。
这也就延伸出了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两个领域,严格来说理论科学属于未来,可是应用科学必须立足当下。
在两者都缺少的如今,东大应该先迈出哪一步,周安康也有些迷茫,好在他有外挂,希望能够通过外挂来打破普通发展规律的限制。
但这一切,同样需要一批志同道合的人,能够和他一起,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改变目前工业领域一些不合理的现状,只不过是表象,而深层次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工业领域的改革,来倒逼教育领域的联动。
提前扩大理工类的学科发展,把百万工程师的盛况提前几十年展现出来,周安康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功,但是为了可能出现的盛况,他觉得自己应该努力一把。
虽然和周安康相比起来,丁虎绝对能够算得上老狐狸了,可是周安康的建议,实在是专业性太强,而且所有的建议和联动全都是堂堂正正的阳谋。
光明正大的提出自己的诉求,然后描绘出一个未来九成能够实现的盛景,那么剩下的不需要他开口,从上到下都会奋勇向前,这就是理想的力量。
“你这个用学习班替代‘传帮带’的提议不错,磨刀不误砍柴工么,只要队伍强大了,那么效率自然就上去了!”
“还有这个扩大教育规模的说法,也是很好,但这都是我们未来要发展的方向,但这些都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经济基础啊,老百姓吃不饱饭,你让他们做什么都勉强。”
“只有让老百姓能够吃饱饭了之后,其他的才能有机会,就像是阁楼永远都不能建在沙滩上一样,根基要扎实,否则就算建起来之后,也危险的很呐!”
丁虎点燃了一支烟,然后语重心长的对着周安康指点起来。
主张什么思想不重要,大家有分歧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发展的方向和步调。
富强民主文明的新中国是所有人共同的梦想,但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做法,那就是各抒己见了。
不过大家都有一个共同认知,那就是首先要保证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如果连人都养不活了,那么这个新中国的建立,就有些违背了当初的革命初心了。
周安康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也提出了一些发展趋势。
总而言之,这些工业领域的改革措施,可以尝试着推动,可以商量。
但是那些理论性的,前瞻性的发展趋势,却有些难以实现,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一个字:穷!
听完了丁虎的这番话,周安康一时有些发懵,也给他推开了一扇全新领域的大门。
正如任何精神建设都必须立足于物质世界一样,任何科技发展都必须以经济建设为基础,而经济又是政治的延续。
事情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让周安康瞬间对于自己之前制定的,纯理工发展之路都有些怀疑。
东大的制度决定了,如果举国之力搞一些顶尖的科研,或者重大的国防项目,完全没有问题,两弹一星的实现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东大用事实证明了,体制力量的迸发,可以不遵守经济发展的规律,毕竟经济只是政治的延续。
可是对于那些日常应用级,或者基础类别的学科,那么体制的优越性就会无限的削弱。
毕竟我们现在一穷二白。
要想发展基础应用科学,即必须拥有大量的中坚人才,而想要有大量的中坚人才,那么就需要大力发展教育,可发展教育,就必须满足百姓温饱问题。
可是要像跳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因果链,直接提升生产力,促进生产资料大爆发的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科技的提升。
但是科技提升是基础应用科学的水满自溢,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瓜熟蒂落的自然发展。
一切转了一个圈之后,又回到了原点。
这差点让周安康破防。
瞪大着一双眼睛,不解地向着丁虎提出了自己内心的疑问。
“也就说,我们首先的有钱,然后先发展农业,保证百姓的温饱问题,再谈论其他?”
对于周安康的通透,丁虎一双略显浑浊的眼睛满是赞赏。
“没错,我们老百姓深受百年苦难,如今好不容易当家做主,如果还和过去一样,吃不上饭,那么我们的革命工作岂不是白干了么?”
“国强民富从来都不是对立的,更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选择题,所以两条腿走路,就要兼顾平衡,我们刚建立国家,一切岂能不小心点!”
丁虎的一番话,让周安康沉默了下来。
这是老成持重的话,他也非常明白,只是内心里隐隐有些不甘心罢了。
原本以为带着外挂回来,起码能够大杀四方,做出一番作为。
哪里等到真正以身入局之后,才发现,但凡是能够想到的机会,前辈先烈们都已经设想了无数次。
虽然从事后评论,总是能够轻易找出很多问题,可是当真正面临选择的事后,根本就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正如我们如今不知道未来会如何一样,过去也不知道现在如何,所有向前的人,其实都行进于一片迷雾之中罢了。
所以说,我现在应该暂时把理论科学放一放,先着手应用科学取得一点成绩,然后帮助国家挣外汇,让老百姓吃饱饭?
“小家伙,我能够感受到你的理想和抱负,感受到你的勇气和毅力,可是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从来都是一步一个台阶,完全没有捷径可走,就算是偶然突飞猛进,那也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无论你有什么想法,都不要急躁,保持冷静,人一旦急躁了,就容易犯错误。曾经面对最为困难的情况,我们都走了过来,再难还有比过去更难么?”
“放宽了心,天塌不下来!”
感受着丁虎身上那股如渊般沉稳的气质,周安康杂乱的念头慢慢平复下来。
也是,最困难的时期都过去了,还能比过去更难不成?
以前拜访丁虎,因为时间缘故,只是说一些私人方面的事情,更多感受到长者的关怀。
而今天第一次以公事为由,向老爷子汇报工作,他才感受到了一位无产阶级老革命家的无限宽广的胸襟和勇猛无敌的信念。
只要方向是对的,他们这一代人的心中,就从来没有失败两个字。
或许就正是如此,才有了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拼命建立起来的工业基础体系吧。
后世大家都开玩笑说,东大摸着老美过河,都把老美摸秃了。
但是在七十年代之前,东大却摸着老大哥过河,只是老大哥的突然翻脸,没有给东大摸秃人家的机会。
要知道后世空军厚积薄发之前,所有系列的发动机,可全都是老毛子的,就连海军都有着老毛子深刻的印记。
此时此刻,能够对标而且有机会对标的,即便放眼整个世界,老大哥也都是唯一的对象。
和西方属于两个阵营,两者之间高耸的壁垒,断绝了一切来往的可能。
某种程度而言,接下来老大哥对我们的工业156项帮建工程,可以说奠定了未来工业发展的基础,更是我们自力更生迈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