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良药苦口
作品:《四合院:截胡秦淮茹每日变强》 作为从小到大无往不利的依仗,秦淮如这个小姑子出嫁之后,竟然没有使用过?
这平时的小日子,要得过得多好才会如此啊?
家人的欣慰,两个嫂子的羡慕,秦淮如都能够清晰的感受到。
想着这大半年时间里,周安康对自己疼爱、尊重、关怀的甜蜜生活,秦淮如的心里彻底被幸福充盈。
看着自家闺女那一脸幸福的样子,秦父秦母的心里五味陈杂。
三个孩子当中,秦淮如排行第二,不用考虑撑门立户的责任,加上又是唯一的闺女,多少就有些惯着。
谁知道这丫头从小就像是成精一样,天生就带着装可怜的能力,每次惹祸了之后,还不等大家说她,就一副垂泪欲滴的可怜样,气得秦母就一直说她太能作了。
以后嫁到婆家,就这副妖娆造作的样子,绝对是婆婆的眼中钉。
当初能够那么利索同意周安康,其中也有一个原因就是周家没有大人在上面压着,自家这个喜欢做作的闺女,嫁过去之后能够过得好一点。
即便是秦母也明白,女儿这份楚楚可怜,对于老人来说是看不过眼的做作,对于年轻的丈夫来说,却是博得宠爱的利器。
但她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家闺女竟然运气如此之好,竟然幸福得有些过头了。
甚至连博取丈夫的小手段都不用使出来,就被女婿放在了蜜罐里面,一天到晚宠着。
但半年时间过去了,以前还有些发黑的面颊,此刻白皙嫩滑,就像是刚去了壳的熟鸡蛋一样。
那双曾经因为农活变得粗糙的一双玉手,此刻也是白嫩细长,甚至连一点茧子都没有。
哪怕作为母亲,有时候秦母的心里都会升起一股羡慕,哪个女人不想过上这种大小姐一样的生活,又有哪一个女人愿意像老妈子一样被婆家使唤。
可婆家到底和娘家不一样,今天回门,按说应该是女婿表现的时刻,可这表现的有些过头了吧?
虽然现在倡导男女平等,可是在农村里面,男人还是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如果让村里的族人,把自家闺女打上娇惯没教养的标签,以后家里在村子里还怎么生活?
带着一股恨铁不成钢的心情,秦母抬起手指,在秦淮如的脑袋上狠狠点了两下。
“你这个不省心的丫头!”
“明知道进村子了,就算是女婿不让你拿,难道你就不知道稍等一下你哥嫂他们?”
“这下可好,全村都知道咱们家出了一个千金大小姐,回门连篮子都不提,娇气的和少奶奶一样!”
说到这里,秦母干脆将腰间的围裙一拽,转身就准备出门。
“不行,我要出去说道说道,给大家解释一下!”
“唉,你这个死丫头,老娘上辈子欠你们家的了!”
看着母亲推门而出,瞬间消失的身影,秦淮如噘着嘴,一副无奈的样子,下意识的回头就朝着自家男人求安慰起来。
看着在家里贤惠勤劳,性格也坚毅独立的媳妇,此刻竟然流露出一副小女儿姿态,周安康的心里也升起一种全新的体验。
不过正在岳丈家里,也不好做出什么出格的行为,只能用安慰的眼神,安抚了一下撒娇的妻子。
要是当着人家娘家人的面,直接搂着媳妇儿安慰,恐怕今天这饭就吃得更加热闹了。
虽然在前世的电视剧里,一直见识到秦寡妇那副楚楚可怜的哀婉样子,但因为演员的关系,都已经人到中年,韵味是够了,可是容貌却有着不可逆的欠缺。
现实当中,秦淮如此时才不到二十,正是一生最为明媚靓丽的岁月,秀丽明媚的姿容,加上眼眸里那哀怨的神情,周安康的心里都软得一塌糊涂。
这妖孽啊!
没想到一次回门,竟然见识到了自家媳妇最富有魅力的一面,多少让周安康都有些哭笑不得。
这算不算歪打正着?
得到了丈夫安慰的眼神,秦淮如聪明地也见好就收,立即恢复了平日里的俏丽温柔。
一个聪明的女人,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男人。
武器库里的十八般兵器,不是用来一股脑地砸出去的。
看着这小两口眉来眼去的交流,秦家一家子人都有种饱腹的感觉,哪怕秦父的心里都不是滋味,这种当众撒狗粮的行为,你们俩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了么?
唯有咀嚼着香甜的大白兔奶糖的秦京茹,还是一脸天真的懵懂样子,丝毫不知道自己的一番话给大家带来多么大的震撼。
歪坐在周安康的腿上,靠在他的怀里,闻着干净衣服上的清新气味,秦京茹感觉,姐夫的怀里,绝对是天下最好的地方。
“姐,城里到底是什么样的?是不是能顿顿吃肉?是不是有很多很多新衣服穿?”
捏着周安康给的红包,秦京茹一脸好奇地向着自家堂姐询问起来。
眼睛看着秦淮如那一身大红色的对襟绸缎外套,小丫头的脸上都挂满了羡慕。
“哪里就顿顿吃肉了,城里人也是要干活要养家,谁还能天天穿新衣服干活?你这都是听谁说的?”
看着秦京茹黑溜溜地眼睛里,弥漫着一片向往和憧憬,秦淮如仿佛看到了另一个年轻的自己。
想当初在娘家的时候,她拒绝了十里八乡无数的提亲,就是想要嫁到城里做一个城里人。
而事实也如了她的意,最后机缘巧合之下,不仅满足她做城里人的愿望,而且还得到了一门幸福的极致的好姻缘。
可在街道办工作的这半年时间里,接触到了基层当中形形色色的群众之后,秦淮如才知道自己曾经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同时也是多么的幸运。
像周安康这样的在四九城里绝对是少数当中的少数!
那些条件好的,甚至还不如周安康的,都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同样为城里人的姑娘。
两口子都有工作的情况下,生活才能够富足安康。
如果娶了一个没有工作的村里姑娘,那简直就是家庭幸福指数的衰落,绝对会是灾难性的结果。
但凡是城市户口的男性,有资本娶村里姑娘的只有特殊的几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家里条件好到不在乎女方的,要么是高干家庭,要么是过去的大户人家。
可这两种的要求,无一不是对女性自身的条件,都有着百里挑一的苛刻。
长得不是祸国殃民的程度,根本就不被人家放在眼里。
哪怕秦淮如曾经对自己的容貌非常自信,可也没有自大到,认为自己拥有打破一切的资本。
起码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在各个单位或者街道的普通家庭当中,秦淮如也不是没有见到过,容貌比自己还优秀的女孩。
第二种就是那些积攒了一些家底,然后自身工作还非常优渥,却中年丧妻的二婚。
就比如工作待遇达到易中海、刘海中这种,要么丧妻要么离异的,可大部分都带着孩子。
这种类型的存在一个最大的隐患,那就是男方比女方大了将近一轮还多,嫁过去如果不能千依百顺,说不定又是一段凄惨的婚姻生活。
最后就是那种家庭环境破烂到了极致,连城里姑娘都娶不起的,或者因为某种原因,城里姑娘看不上的。
最为典型的就是院子里的贾东旭,因为自家那个泼辣名声远扬的母亲,贾东旭在婚介市场当中的行情,那简直就是最底层的存在。
城里的姑娘,只要一打听到他家的情况,哪怕贾东旭有着工人的身份,挣的钱也不错,可面对贾张氏这个婆婆,基本上全都知难而退。
有那么一两个头铁的,还是自身条件不怎么好,贾家同样看不上的存在。
见得多了,经历的多了,秦淮如才知道,通过嫁到城里去,实现过上美好生活的想法,是一条多么艰辛多么坎坷的路。
此刻因为她的打样,在一个幼小女孩的心里面,种下了一颗奢望的种子。
面对堂姐的质问,秦京茹非但没有害怕,反而理直气壮的反驳起来。
“没听谁说啊,姐姐你不就是么?这才半年时间,看你都吃胖了,变白了,每次回来都是新衣服穿!”
秦京茹这稚嫩的声音,瞬间让屋子里所有人都变得沉默起来。
虽然这话说得有些稚嫩孩子气,可是事实却不容辩驳,因为秦淮如确实过得和秦京茹说得那样,简直掉到了福窝窝里面,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
如果是别人的话,秦淮如顶多也就一笑而过,反正个人有个人的活法,和她又有什么关系?
可是眼前这个小丫头是自己的堂妹,虽然目前只有四五岁的年级,可是作为过来人,秦淮如却非常清楚,对于一个渴望改变人生的女孩子来说,年龄从来都不是问题。
只要心里种下一颗种子,那么总有一天生长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京茹,姐姐是运气好,遇到了你姐夫,但这样的运气就算是一万个人里面都未必能够有一个,现在你不懂,但是等你大了就知道了。”
“现在城里面有七成的家庭,都是单职工,如果上有老下有小,那么就代表着三十块钱的工资,起码要养活五六口人。”
“虽然看似一个人能够分到五块钱,可是城里和村里还不一样,因为村里过得再困难,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起码饿不死。”
“可是城里人在缺粮的时候,就算有钱也买不到东西!”
“而且起码六成的家庭,都挤在那么一两间的房间里,中间就拉着一道帘子,日子过得并没有你们想象当中那么好。”
“……”
这些情况都是秦淮如在进入到街道办之后,才在基层了解的情况。
看到那窘迫的一幕幕,还有挣扎着无数的家庭,秦淮如才知道,自己过去的城里人梦想是多么的浅薄,是多么的无知。
而无数人的穷困,却衬托出了她如今的幸福。
家里虽然只有两间半的房子,挨着主房的那间打通之后做了厨房,剩下拐角的那个小跨房被作为储物间。
未来有了孩子之后,把储物间腾出来改成厨房,把现在的厨房给了孩子,也方便照顾。
即便未来生下了一儿一女,大不了把房子重新隔断一下,两间改三间就好,反正中间又不是承重墙。
总得来说,周家的房间还算宽裕,就算是再添一两个人口也不算太紧张。
可是和周家相比,贾家、闫家、刘家等大部分的人家,全都是一家人挤在一起,那种尴尬的场面,几乎是京城里各家各户的常态。
不要以为作为京城人,就什么都是好的,哪怕在国家的中心,但也照样有着无数穷苦人,甚至都还占着大多数。
正如后世之人,无法想象魔都一家三口,挤在二三十平方的阁楼当中的景象一样,村里面的人,也无法想象京城人,三世同堂挤在二三十平方的四合院里是什么样的景象。
在整体环境艰难的时代里,根本就容不下多少幸福的个人。
或许这年头,大家的情绪是高涨的,斗志是昂扬的,可是物质却是贫乏的。
作为过来人,又明白京城里现状的秦淮如,不希望因为一个缥缈的希望,让自家堂妹生出不切实际的想法来。
秦淮如的这番话,让一家人的心里都充满了震惊,一个个都看着一身靓丽的秦淮如,感觉她的话多少缺乏说服力。
“好了,等京茹大了之后,她自己就知道了!你现在说这些,完全没有作用!”
看了看怀里半信半疑的秦京茹,也怕她们姐妹之间再闹出个什么纷争,周安康就打断了秦淮如劝说的想法。
秦京茹如今才四岁,距离嫁人还远着呢。
而且有些事情如果不是亲自体会一番,那么别人说得再多,也不过是隔靴搔痒,根本无法切身体会得到。
最为关键的是,说出这番话的是秦淮如,她是一个成功实现了理想的特例,却反过来告诉别人,这条路很难走,基本实现不了。
这不是让成功人士劝退别人么?
还好在自己家里面,大家也知道她不会坑自己人,否则别的人听了她这番话,还指不定以为她见不得别人过得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