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洋城
作品:《港综:电影门徒黑化,大嫂别乱抱》 “不是!我只是想提醒你,这里人多手杂,像你这样的有钱人一定要注意。”女警温馨提醒道。
对方就像是有钱人家的公子,机场里可是有不少混饭吃的人,他们最喜欢的就是这种公子哥了。
“谢谢!”沈浪笑道。
接机大厅的吊扇在嗡嗡作响,汗味与樟脑丸气息在湿热的空气里发酵。
西装革履的大傻和王健军两兄弟站在接机口,他们的旁边是国营外汇橱窗,青岛啤酒标着外汇价格。
穿着回力鞋的少年凑过来换港币,只见他的拇指正在食指第二节关节快速搓动,这是黑市的交易暗号。
橱窗里的东芝彩电标价2800元外汇卷(约合7000元港币),而隔壁国营百货的飞跃牌黑白电视只需要588的人民币,这就是目前进口货与国货的区别,而且如果你想去橱窗里面买东西,还必须使用外汇卷。
外汇卷是1980年4月1日到1995年1月1日发行的一种特殊货币凭证,凭借外汇卷你可以购买进口商品,(如东芝彩电、瑞仕手表)和永久牌自行车,普通的人民币无法购买!
而且往往,外汇的价格都会比人民币的价格更加的优惠。
所以,现在不少人喜欢去易发购买电器,虽然很多人知道那里的货是“水货”,但是价格和市场上面的价格相差太大了,最重要的是不需要用到外汇券购买。
这个年代能够用到外汇卷的大多都涉外人员、侨眷或“倒爷”……手持外汇券能够在白天鹅宾馆消费,也可以通过黑市以1:1.4的价格溢价兑换。
外汇卷票面印有长城、桂林山水等图案。
来之前沈浪也兑换了不少的外汇券,在港岛上环急庇利街的“牛记找换店”或者油麻地佐敦道的“飞鸟找换店”都可以兑换到。
这些店铺的橱窗都会贴有“华夏银行授权”,非常的方便!
兑换券又分几种,有只限东广省使用的外汇券,也有全国通用的版本。
拿回自己的证件,沈浪戴上了蛤蟆镜,刚转身没有走几步,有几个堆着笑脸的人凑了过来,低声询问他要不要兑换人民币或者外汇券……
“让开。小心我扁你们!”
大傻冲了过来,样子凶悍的举起了拳头,几人立刻被吓得连连后退。
“老板!”+2
王建军两兄弟也走了过来,王建军接过沈浪的双肩包,说:
“长江还有耀东在外面等着,我们先回白天鹅宾馆还是去洋城大酒楼喝茶?”
“洋城大酒楼!饮啖茶,食个包!”沈浪说道。
“浪哥!我们已经打通这里的天地线啦,我们在“易发”那里弄了两个铺面,还和那里的不少老板谈好了,他们说多少货都能够吃得下,就看你能够弄来多少。”
大傻一改刚才的凶狠,笑得菊花一般灿烂的在沈浪耳边说。
沈浪沉声道:“口气不小!你问问他们电视机东芝、索尼、松下、杰伟世……各两千台吃得下吗?”
“三星、夏普、西门子的冰箱,三洋、松下、惠而浦的洗衣机,还有收音机,我通通都有货,他们要多少我有多少!”
沈浪本来还想说句硬话,“老子一个人能够顶得上一条水货专线,撑死你们都行。”
但想想还是算了,货弄得太多,市场就会出现饱和的状态,价格也会降低。
虽然能够逼得行家们无路可走,但也会降低自己的利润,没有必要损人又不利己。
“浪哥!你真弄来了?我丢!你真是牛掰。”大傻惊叹,很快又冷静了下来,说:
“这么多货不是小问题,我得问问他们……你应该不是想慢慢出吧?”
慢慢出的话,肯定能够赚多一些,但拿着这么多货在手上,风险也大。
他们现在也弄了两个店铺,可以一边做零售还可以一边做批发,但都没有必要存太多货在手上,毕竟一旦出事,那就真芭比Q了。
“全都出了,只要他们能够吃得下。”沈浪斩钉截铁道。
从港岛到这里不过一个小时,来之前他又给王波下了订单,这批货出完又能够出另一批货,根本不怕没有货供应,等市场开始饱和,他就留一点在这里做零售。
听到沈浪斩钉截铁的语气,大傻心中一颤。
浪哥的后台肯定非常硬,不然绝对不敢用这么有底气的语气。
“好!我这就联系他们,约他们今晚出来谈……”大傻说着就拿起了大哥大。
“还有,我手上还有一批烟酒要出,你不是说认识有人吗?他能够吃得下吗?”
大傻刚想应“能”,但突然想到沈浪说的量可能不少,于是尴尬的问道:“有多少啊!浪哥!”
“轩尼诗XO、人头马、芝华士、尊尼获加各一千瓶,555、健牌、万宝路各一万条,还有高档烟酒,你问问他们能吃下多少!”沈浪低声笑道。
“好!”大傻抹去了刚刚额头上冒出的汗水,他好歹也从事了港岛自由行多年,虽然从事的只是二手车,但感觉,混了这么多年以后,在沈浪面前就是小儿科。
这他妈才叫大佬,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这么大?
“浪哥。”+2
站在车前的李长江和何耀东看到沈浪几人出来,连忙打招呼,并且拉开了车门。
他们所乘坐的两辆车子是奔驰420SEL系列,在目前来说,奔驰、皇冠等进口车非常少见,属于奢侈品。
洋城注册的私家车数量不足千辆,奔驰绝不会超过三十辆。常用的交通工具是上海牌出租车、凤凰牌自行车、公交。
这也导致街道上的人纷纷围了过来看热闹,一脸羡慕的对着那两辆奔驰指指点点。
沈浪也没有想到,坐个奔驰都能够引起轰动,让他有种像是什么大人物出行的感觉,快速的坐上车子,让李长江尽快开车。
“欢哥。你过两天就习惯了。”戴着蛤蟆镜的李长江咧嘴一笑。
这几天他没有少到处乱逛。
在港岛这种车自然不少见,但是在这里就不一样了,被周围人羡慕的目光望着,让李长江的心理得到了极度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