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告知众人,我发财了!
作品:《穿成老黄牛后,我立志当老爷!》 这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要是李家两小子答应,他也不会让人白白付出。
偏偏……
哎!
李青豹不答应,这事估计是黄了!
他们李家村也是真惨,好好的淮阳县大村,愣是没出几个读书人。
哪里像下河村,人家就二十来户人家,人口满打满算也才百来人。
虽然人少。
可人家争气啊!
出了好几个读书人,有个童生落榜之后就回了村里。
还举全村之力,修了一个茅草学堂,慢慢的,下河村是越来越好,秀才都有好几位了,可他们呢?
还是一如既往的没文化。
至于修修学堂!
是他不想修吗?
开玩笑,这可是村里的大事,要是有人肯来教书,他至于舍不得钱吗?
“算了,他们不愿意就不愿意吧,反正这么多年都过来了。”
村长摆摆手,看向李蛮:“李枫真是这么说的?”
在他印象中,李枫不是一向老实持重吗,怎么突然变成这样了?
李蛮一听,就急了。
他急切开口:“村长叔,您这是啥意思,以为我故意的呢?”
“这可都是二哥亲口说的,再说,我觉得二哥做的一点没错,要是真和青豹堂哥和好如初,二哥可又得受罪了!”
村长:“……”
“你懂个球!”他骂骂咧咧说了一声:“算了,你回去吧,这事我再想想办法!”
李蛮点点头,快速离开了村长家。
村长在院子里长吁短叹,心里忐忑不安。
他活了大半辈子,现在有带刀捕头过来,肯定是有大事的。
李家村的大事,也就那么两件,这可真是……
如果真是为了那件事情,他得先和里正商量商量。
想着,村长和自家老婆子说了一声,就出了门了。
一路上,村长听了很多有关老赵氏的事情,他都充耳不闻。
一个该死的人而已,没什么可惦记的。
来了里正家,他还没敲门,就看到门口拴着一头大黑牛。
毛发很亮,一看就是头好牛。
村长回想了一下,想起来了,老李家的老二好像买了一头牛。
前段时间,李老二回来的时候,买了一大堆东西,村里人都可上心了,还有人说三道四。
说是李老二就是把家里的钱偷了,不然,李家老二哪来的钱买牛!
牛可不便宜,一头就要二十两出头呢,更别说是这种品相的牛。
村长扫了眼牛,就在外面吼了一嗓子:“李大海,在家没?”
“在,啥事?”声音刚落,里面就传来里正的声音。
“来找你点事!”村长道。
里面的里正一听,急了,立刻站了起来:“诶,你等等!”
他手忙脚乱的将李枫给他的东西收了起来,给自己儿子丢了过去,又给了他一个眼色,让他把李浑给看好了,这才起身去迎人。
“你在搞什么!”
村长也是个不客气的,直接走了进来。
两个老头子相互看了一眼,神色各不相同。
“李老二,你也在呢?”
刚进门,村长就看到不远处的李枫,开口问了一声。
李枫点点头,叫了声村长叔,才道:“我来和里正叔商量些事情,待会还要和二牛去一趟镇上呢!”
“啊?”
村长明显愣了一下:“你们去镇上干什么?”
里正适时开口:“去归还孝衣,我之前就和老二说了,是结束之后,去一趟镇上,把义庄的东西归还了!”
村长这才点点头。
之后深深的看了看李枫,准备把李青豹的话和李枫好好说说。
可李枫在村长进门的时候,就知道这人要提这事。
索性直接开口:“里正叔,村长叔,我这还有事,就先走了!”
说完,李枫便转身走了,丝毫没给村长开口的机会。
“诶?”
村长看着李枫离开,愣了一下,然后才开口:“李老二是不是变了,以前那会有这灵活的一面?”
里正喝了口水,淡淡开口:“都在鬼门关转了一圈,能不变吗?”
“嗯?”
村长狐疑的看了看里正:“你以前不还说,这老李家老二就是个榆木疙瘩吗,怎么还帮他说上话了?”
“咳咳!”
里正咳嗽两声,瞟了村长一眼:“咋了,还不能让我说两句公道话了?”
村长撇了撇嘴,明显不相信这个说辞。
想到外面的牛,村长开口问了一句:“他刚刚来干什么?”
“还有,外面那头牛是李老二的?”
“他才分家多久,啥也没有,怎么就买牛了?”
“砰!”
村长还没明说李枫的钱哪来的呢,里正就先听不下去了,把碗往旁边一放,定定的看着村长:“你这话什么意思?”
“是觉得人家的钱来路不正?”
“我告诉你,你个老东西可别打什么歪主意,李老二有多厉害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以前给老宅那群人送了多少银子,你也心知肚明!”
“人家现在分家了,手上有点银子咋了?”
村长:“……”
他就是问问。
这人反应咋这大?
“算了算了,我来也不是为了这事的,我听说,府城的捕头来了?”他问。
里正一听,这才变了脸色,然后开口:“嗯,这事可能得重新到水面来了。”
……
去往镇上的牛车上。
李二牛把一个麻袋解开,将里面的王荣放了出来。
然后看向李枫:“爹,您刚刚为什么要给里正爷爷一根人参?”
那东西他知道,可贵了。
阿爹回来的时候,手上多了十来根人参,有大有小。
品相都不错。
这要是拿去卖了,肯定可以赚很多钱。
可阿爹却给了里正爷爷一根,二牛不明白。
李枫笑了笑:“心疼了?”
二牛不说话。
李枫把后背靠在板车栏杆上,道:“去赶车吧,边走边说。”
二牛听话的去赶车。
王荣乖乖巧巧的坐在旁边,默默听着。
李枫道:“你里正爷爷帮我们一家挺多的,给他一根人参,是为了答谢他,也是为了让我们以后用钱更方便。”
“咱们刚刚分家,好多人都盯着我们。”
“上次又是买书,又是买牛,已经让村里人猜测议论了!”
“这银子我们虽然知道是怎么来的,可他们不知道。”
“给你里正爷爷人参,就是告诉他,我们的银子哪来的。”
“你里正爷爷知道了这件事,就相当于整个李家村知道了,懂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