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援军
作品:《不良人:完美结局从拯救奥姑开始》 “李从荣!你好大的胆子!”
“成王败寇,多说无益!”
李从厚挥出的长刀因为气愤而颤抖不已。
“随我杀!”
李从荣此刻也化身为被激怒的野兽,大手一挥。
“杀!”
他身边早已按耐不住杀心的将士们爆发出山崩海啸一般的咆哮,向李从厚的大军杀去。
而李从荣更是一马当先,手中已经饮血的长枪带着一往无前的决绝刺向了敌人。
他已经没有后退的余地,若是失败,不仅仅会身死,还会背上千古骂名。
所以,他不能输!
两股彻底失控的士兵洪流,以远超刚才数倍的战意轰然相撞。
刹那间,兵刃交集的轰鸣声远远胜过方才,尖锐的声音仿佛要掀开人的天灵盖!
皇城之外,浓重的血雾已经将战扬彻底笼罩,汇成了一个猩红色的沙尘暴,裹挟着血液的腥臭味。
目之所及之处,没有一块净土,层层叠叠的尸体已经堆积如山,断裂的刀枪剑戟插在尸体之上,头顶断裂的盾牌成为了这群亡魂的墓碑。
更多的,是那些无法拼凑在一起的残肢断臂,森白的骨头裸露在空气之中。
土壤早已经被如注血液浸透,脚踩上去,会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吱吱声。
双方的士兵早已经被无边的杀意彻底吞噬了心智,眼中只剩下了血红色的癫狂,脑海中只充斥着一个念头。
眼前,绝不能有一个活人。
不论你是敌人,还是友军,只要还站在自己的眼前,就必须倒下。
刀砍得卷了刃,便用拳头砸,用牙齿咬,用头撞,只要能够让眼前的人停下呼吸,便已经足够。
是非对错?道义天理?
早已经在这片被鲜血浸透的战扬埋葬。
只剩下一个简单明了却又残酷无比的规则。
谁能够活着,并且站在那尸山之上,谁便是胜利者,谁便可以书写历史。
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所有的言语交锋都是苍白无力的。
......
百里倾空伫立在城墙之上,劲风卷挟着浓郁的血腥味,将身上的衣物吹得猎猎作响。
皱了皱眉,将口鼻轻轻掩上,百里倾空深邃的目光放在了城下翻涌的血雾上,对着身旁的李星云开口。
“这种惨烈的战扬,还是生平头一次见,即便是抵御外敌的国战,恐怕也未必有这种自相残杀的战斗惨烈。”
“李兄,依你来看,李从荣与李从厚,谁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李星云轻轻叹了口气。
“眼下,正是血斗正酣,势均力敌之时,在精疲力竭之前,谁也压不倒谁。”
李星云,顿了顿,沉声开口。
“但是,等拼杀到油尽灯枯的时候,决定胜负的,已经不仅仅是兵力多寡、阵型优劣的问题了。”
李星云的目光越过了血雾,落在了正在厮杀的李从荣兄弟二人身上。
“而是两人谁更狠,谁更能舍下性命。”
李星云指着李从厚身后那支虽然精锐却并不多的禁卫军。
“这些都是张兄麾下的禁卫军,原本是李嗣原的手下,经历过当初的西宫一役,早已经元气大伤,折损颇多,更何况......”
“一支军队的灵魂在于主将。”
“李从厚此人行事犹豫,心思细腻却难以抉择,性子里就缺少那份破釜沉舟的狠劲儿。”
“平日里训军,其手下的将士难免会沾染上他的性格。”
“操练之时只求‘差不多’,‘过得去’即可,完全少了严苛与责罚。”
百里倾空已经明白了李星云的言下之意,慢慢开口。
“所以,真到了图穷匕见、生死攸关的时候,平日里那些差不多,便会成为无法逾越的鸿沟,一丝一毫的懈怠与不足都会在这个时候被无限放大。”
“压死骆驼的,并不只是那最后的一根稻草。”
百里倾空苦笑着摇了摇头,似乎已经看到了战争的结局。
“依照李从厚此时的士气,纵然有禁卫军的帮助,恐怕也难以抵挡李从荣疯狂的攻势。”
百里倾空仔细打量着李星云此时的状态,不见半点慌张,反而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不由开口。
“李兄对此并不着急上火,想必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了吧?”
李星云笑着颔首,开口解释。
“其实也没有办法,我手下的不良人虽然个个身怀本领,但是数量实在是稀少,对于战局改变的作用并不大。”
“而且,我也不愿意因为这种事情而搭上他们的性命。”
百里倾空思考片刻,心中已然有了答案,旋即双手撑在城墙上,嘴角挂着浅浅的笑容。
“原来如此,难怪李兄如此安心,原来你也清楚,有人不希望李从厚失败。”
李星云哈哈一笑,伸手搂在了百里倾空的肩膀上。
“知我意者,唯有你与张兄了。”
“你说的不错,既然李存智与李从厚暗中勾结,必然会预料到眼下发生的情况。”
百里倾空紧接着李星云的话开口。
“李存智心细如发,已经摸清楚了李从厚的心性,既然能够让事情发展到现在这种局面,一定留有后手,但这后手会是谁呢?”
听到这话后,李星云也陷入了沉思之中,两人四目相视,确实很难想到这天底下,还有谁能够帮助李从厚。
如今岐国刚刚经历祸乱,元气大伤,显然没有能力出兵援助李从厚,更何况现在的岐国由李从珂执掌,不在其中插手就已经是一件幸事了,更遑论帮他?
漠北王位更迭,耶律尧光正忙于整顿朝政,平定部落之乱,也没有功夫再挥兵中原、
楚国也是同岐国一样的道理。
那么剩下的选择就在蜀国与吴国之间。
百里倾空心中已经隐隐有了一个答案,这接连不断的不寻常正是他推测的依据。
就在这时,远处的天地交接之处,漫天尘埃飞扬,杀声渐渐逼近,几面迎风摇曳的旗帜飘荡在空中。
“李从厚的援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