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世子相争,向来如此

作品:《不良人:完美结局从拯救奥姑开始

    百里倾空的眸子一亮,为李星云斟好了清茶,开口道。


    “李兄,接下来我说的话可能会略有冒犯,还请勿怪。”


    李星云笑着摇头,轻轻抿着热气腾腾的清茶,已经无暇言语。


    百里倾空开口道。


    “玄武门兵变这一典故李兄想必耳熟能详,想要坐上皇椅披上黄袍,必先以血沐浴,世子相争,向来如此。”


    “所以,借用你祖辈人的方法恰到好处。”


    李星云眨了眨眼睛,并没有出声,示意百里倾空继续说下去。


    “如今秦王已动,手中剑锋直指皇位,其余皇子岂能坐以待毙?”


    “新君即位,猜忌之心不宁,岂能容忍可能会威胁王权的存在?其余皇子无一不是俎上鱼肉,莫说是钱权富贵,项上人头都在皇帝一念之间,那柄悬在脖颈之上的斧头随时可能会落下来。”


    百里倾空指尖轻点桌面,嘴角牵起上扬的弧度。


    “既然李存智和李从荣已经将戏台搭好,我们为何不可登台一唱,给他们添一把火助助兴。”


    “他李从荣想在这出戏里唱主角,我们偏偏请一位皇子入扬抢他的戏。”


    李星云听到这里,已经鼓起掌来,一脸兴奋道。


    “果然,英雄所见略同,实不相瞒,我与张兄已经秘密联系了一位皇子。”


    “宋王李从厚。”


    百里倾空欣然点头,食指沾水,在桌上点下两颗水珠,并将其中一颗一分为二。


    “秦王兵分两路,一路伪装不良人作乱,另一路护驾平反,此时若是宋王也来掺和一手......”


    百里倾空的脸上露出了玩味的笑容,开口道。


    “同样是打着平反的名号,宋王师出有名,毫无顾忌,会指挥军队彻底剿灭乱贼。”


    “但秦王可就难办了,出兵名不副实,行动投鼠忌器。”


    “叛不能真平,因为他需要这些伪装的不良人活着,闹着,直到刺杀皇帝,完成栽赃的使命。”


    “敌不能真杀,他表面上行剿杀之举,实际上还需要一步步保护不良人闯入皇宫。”


    “功不能平享,这出戏的落幕,在于平反的功劳被他一人独享,若是有人参与进来分走部分功劳,登基即位途中恐有变故。”


    李星云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开怀大笑,知己如此当真不枉此生,旋即开口道。


    “当宋王登上戏台一唱过后,秦王就已经陷入了两难之地。”


    “若秦王选择与宋王一起全心全意地剿杀不良人,纵使最后抢下平叛的大半功劳,这笔账细细算下来,也是血亏,精锐兵力损耗一半,弑君栽赃的计划付之东流,功劳还要让出去一部分。”


    “这功劳可以说是白白送给宋王的。”


    李星云眸子一凛,继续开口道。


    “若是不剿杀,宋王尽心尽力的平反就是刺向秦王软肋的最锋利的剑。”


    “百姓与群臣的眼睛都是雪亮的,起先大张旗鼓、义愤填膺地剿杀不良人,待宋王的援兵抵达时,反而束手束脚。”


    “宋王越是高调,就越衬托出秦王兵驻皇宫、隔绝内外的行径可疑。”


    “损耗一半精锐部队暂且不说,这出精心准备的戏码随时都有可能被人揭穿,而我只需要让我手下真正的不良人混入其中,故意被擒,便可戳穿。”


    百里倾空点了点头,开口道。


    “届时,秦王只有两种选择。”


    “承认谋反束手就擒,从此在暗无天日的大牢里度过余生。”


    “再或者,撕破伪装,强行造反,道义尽失,护驾变成了弑君,平叛变成了养匪,如此众叛亲离,大势已去,曾经依附于他的权臣和将领此刻为求自保,极有可能倒戈相向。”


    “更何况,他还要面对环伺周围的三路强敌。”


    “平反讨逆的宋王,保护皇帝的禁军,还有李兄你手下真正的不良人。”


    百里倾空手指轻弹,两颗水珠并为一颗,开口道。


    “不论出于哪一种选择,等待秦王李从荣的只有一死。”


    百里倾空冲着李星云挤了挤眼睛,随后感慨。


    “不良人的头头,果然肚子里装的全是阴谋诡计,以后想安安分分的过日子,可得离你们远一些。”


    李星云无奈一笑,瞥了百里倾空一眼。


    “百里兄你也不遑多让,原先只以为你的武功阴狠,招招式式直取要害,不曾想,你还有一箩筐的毒计。”


    “直到现在我都很好奇,你是怎么把漠北大萨满给拐来的?”


    “而且她还对你言听计从,有什么好的方法,还请百里兄不要吝啬,稍微露那么几手,也让我好好观摩观摩。”


    百里倾空一阵干咳,给李星云斟好了茶水,开口道。


    “咳咳,这些改日再议,我还有一事想问李兄。”


    “对于宋王李从厚,你了解多少。”


    李星云叹了一口气,双手枕于脑后,缓缓开口。


    “宋王李从厚,李嗣原的第三子,宽厚和蔼,聪明进取,但性格优柔寡断,缺乏独立决断的勇气和能力。”


    “但在我和张兄的引导下,足以成事。”


    百里倾空沉思片刻,迎上了李星云的眼睛。


    “此番事了,张子凡是继续顶替着李嗣原的名号当着皇帝,还是说要将皇位让给宋王李从厚,李兄你可曾考虑过这个事情?”


    李星云闻言合上双目,似乎是在怀念一些事情,待双眼睁开,能够清楚的看到其中布满的红血丝。


    “待局势平定之时,我会劝说张兄将王位让给李从厚,张兄虽有治国安民之谋略,但终究不是名正言顺的皇帝,口服心不服之人甚多。”


    “李从荣只是其中之一,若继续担任皇帝,之后还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李从荣。”


    “起兵叛乱,遣兵平反,周而复始,如此循环下去,国家社稷不稳,王位之争,流血受苦的终究是黎民百姓,我不愿再看这天下继续乱下去了。”


    百里倾空颔首,疑惑问道。


    “若是宋王李从厚难当大任,你又该如何?”


    李星云眸子一凝,身上的气势直冲云霄,沉声道。


    “不论龙椅之上所坐何人,若不随民意,不顺我心,我自会让他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百里倾空闻言一笑,揶揄道。


    “我看这水怕不是你吧。”


    收起了笑容,百里倾空平静道。


    “你倒是......越来越与他相像了,变得不像你了。”


    李星云嘴角扯出苦涩的笑容。


    “自从出了剑庐,我何时像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