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不平静的夜
作品:《我柳如烟在青楼当花魁》 安夫子“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紧紧贴着冰凉的地面,声音颤抖:“殿下息怒!老朽……老朽有负殿下重托,老朽罪该万死!”
他心中又悔又怕。那柳如烟的诗词,确实是石破天惊,非人力所能及。可这话,他如何敢在盛怒的二皇子面前分辩?
王翳冷哼一声,目光又转向面色惨白的司徒明:“还有你,司徒明。”
“江南书香世家,号称才高八斗,诗词冠绝江南。本王给你机会,让你在京城扬名,你就是这么回报本王的?”
“连一个区区舞姬都斗不过!简直是把你们这些自命不凡的才子大家的脸,都按在地上狠狠地踩!”
司徒明双膝一软,也跟着跪了下来,声音艰涩:“殿下……那柳如烟……她的才华……确实……确实非同凡响,我等……我等技不如人。”
他本想说那诗句气魄之大,意境之高,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但迎上王翳那双冰冷的眸子,后面的话便再也说不出口。
在二皇子眼中,没有所谓的才华,只有成功与失败,有用与无用。
“技不如人?”王翳发出一声短促而阴冷的笑,“说得好听!在本王这里,技不如人,就是无能!无能的人,留着何用?”
安夫子和司徒明闻言,皆是浑身一颤,伏得更低,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深知这位二皇子的手段,狠毒阴沉,翻脸无情。今日之事,若不能让他消气,后果不堪设想。
王翳看着他们卑微如尘土的模样,心中的怒火稍减,但阴翳并未散去。
他摆了摆手,语气中充满了厌恶:“滚吧!再有下次,你们就不用再来见本王了。”
“谢殿下不杀之恩!谢殿下不杀之恩!”安夫子和司徒明如闻天籁,磕头如捣蒜,然后连滚带爬地退出了书房。
脚步声远去,书房内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
王翳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了一扇雕花木窗。
窗外,是沉沉的夜色,没有星光,只有压抑的乌云。
他深深吸了一口带着凉意的空气,胸中的郁结却丝毫没有舒缓。
负手而立,目光投向皇宫的方向,那双阴翳的眸子里,燃烧着名为野心的火焰。
“父皇年事已高,老三鲁莽冲动,有勇无谋。只有大哥......王曌啊王曌。”
“这大胤的江山,这九五之尊的宝座,除了我王翳,谁配坐得?”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残忍而自信的弧度。
“王曌也好,柳如烟也罢,若敢成为本王的绊脚石,本王不介意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百花杀’!”
他骨子里的阴狠,视人命如草芥。为了那个皇位,他可以不择手段,可以牺牲一切。
阴谋诡计,早已融入他的血液。
他享受这种在暗中操纵一切,看着对手在自己布下的棋局中挣扎、毁灭的快感。
璇玑楼的这次小挫折,不过是他漫长夺位之路上的一个小插曲。
“皇位……一定会是我的!”
王翳一字一顿地说道,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与疯狂。
夜风吹入,烛火猛地一跳,将他脸上的阴影拉扯得更加狰狞。
夜色如墨,笼罩着京城。
护国将军府内,灯火通明,。
书房之中,檀香袅袅,驱散了秋夜的微凉。
身着素色家居常服的护国将军刘柱,正端坐于书案之后。
他年近五十,面容刚毅,眉宇间自有一股久经沙扬的沉稳与威严,然而此刻,他看向对面妻子的眼神,却充满了温和与专注。
在他的对面,一位身着淡紫色兰草纹样锦衣的妇人,正慢条斯理地烹着茶。
她便是当朝护国将军的夫人,闺名文心,如今应称刘夫人。
柳紫衫的动作优雅从容,仿佛手中的不是茶具,而是精美的艺术品。
她正是白日里在璇玑楼诗会上,以婉约又不失坚韧的诗风,引得众人瞩目的那位“刘夫人”。
“夫君,今日璇玑楼之行,倒也算不虚此行。”柳紫衫将一杯新烹的香茗轻轻推到刘柱面前,声音温婉动听,带着一丝浅淡的笑意。
刘柱端起茶杯,轻呷一口,感受着茶香在口中弥漫开来,目光却未曾离开妻子半分:“哦?夫人似乎颇有兴致,有什么趣事?”
他深知自己的妻子,寻常的歌舞宴饮,早已难入其眼。
柳紫衫微微一笑,如同初春的兰花悄然绽放:“趣事谈不上,倒是有几分意料之外的波折。”
她顿了顿,继续道:“本来,妾身只是听闻那敛香姑娘诗才出众,又恰逢中秋佳节,便想着去凑个热闹,松泛松泛筋骨,权当消遣。”
刘柱点点头,他自然是支持妻子的。
柳紫衫,乃是前丞相柳明渊的独女。
柳明渊为官清正,学识渊博,曾是大胤朝的一代名相。
柳紫衫自小便在书香墨海中长大,耳濡目染之下,不仅饱读诗书,于经世致用之学亦有独到见解,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女。
当年,先帝晚年昏聩,朝政日非,诸王夺嫡,天下大乱。
如今的圣上,彼时还是不受重视的皇子,是刘柱自小便追随左右,一路护持。
后来,圣上在几位忠臣良将的辅佐下,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拨乱反正,登基为帝。
刘柱因从龙之功,以及之后五年内为圣上东征西讨,平定内乱,稳固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圣上亲封为护国将军,赐丹书铁券,荣宠无双,更是圣上最为信任的心腹重臣。
然而,那一扬内乱,也让曾经显赫一时的丞相府遭受重创。
前丞相柳明渊在乱局中为奸人所害,偌大的丞相府一时间风雨飘摇,几近倾颓。
是柳紫衫,当时这位年仅双十的弱女子,以其过人的智慧与坚韧,在短短两年之内,硬生生稳住了丞相府的颓势,保全了家族基业,其手段与魄力,令人叹服。
圣上感念前丞相柳明渊的忠贞与功绩,又怜惜柳氏一门孤女不易,更兼欣赏柳紫衫的才干,便亲自出面,将柳紫衫许配给了战功卓著的护国将军刘柱。
刘柱虽是武将出身,为人却最是敬重有学问之人。
对于这位才华横溢、品性高洁的妻子,他更是打心底里敬佩与爱重。
两人成婚二十三载,相敬如宾,琴瑟和谐,柳紫衫在将军府中,得到了极大的尊重与自主,日子过得舒心惬意。
此次中秋诗会,柳紫衫也是提前将府中事务安排妥当,才安心前往。
“只是没想到,”柳紫衫话锋一转,秀眉微蹙,“妾身在画舫之上,竟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哦?何人能让夫人如此在意?”刘柱放下茶杯,饶有兴致地问道。
“太子殿下,王曌。”柳紫衫轻声道出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