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口述

作品:《我柳如烟在青楼当花魁

    不知是谁,第一个打破了寂静,声音嘶哑地叫了一声好。


    紧接着,雷鸣般的掌声与喝彩声,如同潮水般汹涌而起,几乎要将这画舫的顶棚掀翻!


    “此词……此词当为千古绝唱!”一位老儒生激动得浑身发抖,老泪纵横。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此句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啊!”


    “神来之笔!当真是神来之笔!”


    司徒明脸色煞白,怔怔地看着柳如烟,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与深深的挫败感。


    他引以为傲的才华,在这首词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锦瑟也张大了嘴巴,忘了合拢。


    刘夫人和那位安夫子,亦是满脸惊容,看向柳如烟的目光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敛香手捧着那张薄薄的词稿,只觉得它重逾千斤。


    她再次看向柳如烟,那清冷的眼眸中,此刻充满了惊艳、赞叹,以及一丝深深的探究。


    她实在无法想象,这样一首意境苍凉、洞悉世情的千古名篇,竟然会出自这样一个年轻的,甚至还戴着面纱,看不清全貌的女子之手。


    这已经不仅仅是才华横溢了,这简直是……妖孽!


    王明缓缓站起身,动作优雅而带着天然的威仪。


    那双深邃的眼眸,此刻亮得惊人,如同燃着两簇幽焰,一瞬不瞬地凝视着柳如烟。


    他并未看向周围沸腾的人群,仿佛那震耳欲聋的喝彩声只是背景。他的眼中,只有那个戴着面纱、平静立于风暴中心的女子。


    “妙!妙绝!妙绝千古!”王明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喧嚣,带着一种发自肺腑的激赏与震撼,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他的话语,如同金石相击,字字铿锵:


    “柳姑娘,”他微微欠身,这个动作让知悉他身份的人心头剧震,“此词一出,如惊雷贯耳,涤荡尘心。非有大胸襟、大阅历、大悲悯者,断不能有此佳作!王某……今日得闻此词,三生有幸!此词当浮三大白!”


    说罢,他不再多言,直接举起手中的酒杯,不是浅酌,而是仰头一饮而尽!动作豪迈,带着一种宣泄般的激动。


    “王公子竟如此盛赞!”


    “连他都……看来此词果真非凡!”


    而柳如烟,在最初的喧嚣以及王明那穿透一切的目光和赞誉面前,却依旧平静地站在那里。


    仿佛这惊天的赞誉都只是拂过她衣角的微风,与她无关。


    面纱遮挡了她的面容,却挡不住她周身那份沉静如渊的气质。


    只有她自己知道,这首《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她从另一个世界带来的瑰宝。


    此刻,它在这个陌生的时空,绽放出了同样耀眼的光芒,让众人为之倾倒赞叹。


    敛香深吸一口气,待扬中的热议稍稍平息,这才扬声道:“柳姑娘此词,情真意切,意境深远,当为本轮之冠,无人能出其右。”


    她看向王明:“因此,这第四轮诗会,拔得头筹者,便是王明公子与柳如烟姑娘。”


    王明含笑点头,并未多言,只是那目光始终不离柳如烟左右,充满了欣赏与探究。


    就在众人以为第五轮即将开始之际,一位小厮快步走到护国将军夫人身旁,低声耳语了几句。


    刘夫人听着,脸色微微一变,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审慎。


    她抬头看了一眼王明的方向,又望了望另一侧似乎同样气度不凡的几位年轻公子,心中已有了计较。


    这等神仙打架的扬合,她还是莫要掺和太深了。


    于是,她站起身,对着敛香微微一福:“敛香姑娘,我忽感不适,恐难以为继。这后续的诗会,便不参与了,还望见谅。”


    敛香微微一怔,但很快便明白了什么,点头道:“刘夫人身体要紧,请歇息。“


    众人见状,心中虽有疑惑,但也不好多问。


    随着刘夫人的退出,扬中能与王明、司徒明以及那位老学究一较高下的,便又少了一人。


    竞争的焦点,愈发集中在了那几位身上。


    敛香待刘夫人离去,再次走上台前,清声道:“诸位,第四轮已过,如今领先者,王明公子凭借柳如烟姑娘的绝妙好词,独占鳌头。”


    “司徒明公子屈居次席。”


    “那位老先生,则暂列第三。”


    “如今,便只剩下最后一轮比试了。”


    她环顾四周,目光在柳如烟的身上多停留了片刻,才继续道:“第五轮的题目,菊花。”


    “敛香姑娘,”安夫子声音苍老,却中气十足,“老朽有一提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敛香客气道:“安夫子但说无妨。”


    老学究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柳如烟的身上,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与怀疑。


    “快要到花车游行的时辰了,各位都满腹经纶,依老朽看,这最后一轮,便直接口述吧,节省时间。”


    司徒明眉头微挑,看了一眼锦瑟,锦瑟则有些紧张地绞着手中的丝帕。


    柳如烟心中一动,已然明白了这位老学究的用意。


    这老先生,显然是不太相信方才那首《丑奴儿》真是她一个舞姬能为王明“构思”出来的。


    即便那词是以她的名义呈上,恐怕在老学究看来,也是王明早已备好,借她的手送出罢了。


    毕竟,她只是一个初露锋芒的新人,资历尚浅,舞技虽惊艳,但诗词一道,尤其是那等惊世骇俗的词作,岂是轻易能得?


    老学究选中的那位诗姬孔令,闻言立刻点头道:“奴家可以。”


    她出身书香门第,对自己的诗才颇有自信。


    司徒明身旁的锦瑟,虽然心中忐忑,但见孔令应下,也不甘示弱,对着司徒明娇声道:“公子,奴家也可一试。”


    一时间,众人的目光,有意无意地都汇聚到了柳如烟的身上。


    敛香看向柳如烟,眼神中带着一丝询问。


    柳如烟迎着众人的目光,平静地点了点头,声音依旧清婉:“如烟自当遵从。”


    她说完,不着痕迹地瞥了一眼身旁的王明,递过去一个安心的眼神。


    仿佛在说:公子放心,无碍。


    王明接收到她的目光,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微微颔首,并未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