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武学修炼

作品:《我柳如烟在青楼当花魁

    柳如烟浅浅一笑,从容答道:“回妈妈,如烟幼时曾随家父认过些字,诗词,也粗略涉猎过一点。”


    她心中暗道:何止是一些?前世那些文学巨匠们留下的千古名篇,随便拿出几首,也足以惊艳这个时代了。


    老鸨闻言,点了点头:“会一些便好,至少不至于在诗会上露怯。这半月的时间,你可要好好准备。”


    “如此一来,你既要跟着姐姐们学习这楼里的生存之道,又要为这中秋赏月大会的初次亮相排练节目,若是有幸能登上画舫,还得准备些能在诗会上露脸的才艺。甚至,若是运气好,能参与花车游行,那惊鸿一舞,更是要提前构思准备。”


    老鸨看着柳如烟,语气中带着一丝考较:“这担子可不轻,你可有把握?”


    柳如烟沉吟片刻,脑中已将所有事情过了一遍。


    学习、排练、准备……时间确实紧迫,挑战也确实巨大。


    但,这不正是她想要的吗?


    每一次的挑战,都在为成为花魁做准备。


    她柳如烟,从不畏惧挑战!


    “回妈妈。”柳如烟抬起头,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如烟愿倾力一试!”


    “好!”老鸨朗声笑道,“有你这句话,老婆子我就放心了!”


    她对柳如烟的这份果决与担当,显然十分满意。


    柳如烟随即又道:“只是,如烟有一事不明。这青楼楚馆,向来被视为烟花之地,为何竟能举办如此大规模的游行盛会,似乎……还颇受官府默许?”


    老鸨闻言,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眼中却闪过一丝洞悉世事的沧桑。


    她幽幽一叹,道:“如烟啊,你以为这世间,何为清?何为浊?”


    “这世间万般营生,皆有其存在的道理。就像我们这璇玑楼,来的客人,有附庸风雅的文人墨客,有寻花问柳的纨绔子弟,亦有借酒消愁的失意之人。”


    “来者形形色色,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谁人不是在这红尘俗世中‘生活’呢?”


    老鸨的目光望向窗外,仿佛穿透了层层楼阁,看到了这繁华京城的芸芸众生。


    “我们璇玑楼,迎来送往,看似做的皮肉生意,但究其根本,不也占着一个‘礼’字吗?”


    “如有客欺负姑娘们,我们璇玑楼可不是吃素的。”


    “姑娘们以礼待客,恩客们以礼相交。若无这份‘礼’,这风月扬,便成了真正的藏污纳垢之地,又岂能长久?我们璇玑楼就是有这份规矩才能屹立不倒。”


    “至于那花车游行,”老鸨收回目光,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这京城繁华,靠的是什么?是商贾往来,是百业兴盛。这风月之事,虽上不得台面,却也是这繁华景象中不可或缺的一抹点缀。水至清则无鱼,有些事情,上位者们,看得比我们更通透。”


    “再者,这游行盛会,亦能为京城增添几分热闹喜庆,于民心安定,亦不无裨益。只要不出格,官府自然是乐见其成。”


    柳如烟听着老鸨这一番话,心中豁然开朗。


    她原以为这璇玑楼老鸨,不过是个精于算计的商人,却不想她竟有这般见识与格局。


    这风月扬,果然也是一个小小的江湖,自有其生存的法则与智慧。


    “多谢妈妈解惑,如烟明白了。”柳如烟真心实意地说道。


    老鸨摆了摆手,笑道:“你能明白就好。日后,你便安心在三娘的安排下学习。记住,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是,如烟谨记教诲。”


    老鸨含笑看着柳如烟,那双洞悉世事的眸子仿佛能将人看穿:“说了这许多,如烟,你可还有什么想问老婆子我的?”


    柳如烟微微垂眸,敛去眼底的思绪,声音温婉恭顺:“妈妈一番提点,已是周详备至,如烟心中再无疑惑。”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能得妈妈这般指引,是如烟的福分。日后行事,定当谨记今日教诲,不敢有半分懈怠。”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达了感激,又显出了谦逊。


    老鸨闻言,脸上的笑容却更是深了几分,带着一丝了然的戏谑:“哦?当真再无疑惑了?”


    她端起茶盏,用杯盖轻轻拨了拨浮叶,慢悠悠地道:“譬如……那日寿宴之上,三娘略施薄技,护得众人周全。老婆子我可是听三娘说了,某位姑娘瞧见了,那眼神之中,可是羡慕得很呐。”


    柳如烟心中微微一动,面上却依旧是那副平静无波的模样。


    她知道,老鸨这是在点她了。


    那日三娘出手,干净利落,内劲勃发,确实让她印象深刻,也让她对这个世界的武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她抬起头,迎上老鸨探究的目光,唇边绽开一抹恰到好处的浅笑,带着几分少女的坦诚与向往:“妈妈明鉴。”


    “如烟确实对三娘姐姐的身手钦佩不已。”


    “那日若非三娘姐姐,后果不堪设想。如烟当时便在想,若女子也能有这般本事,不仅能自保,关键时刻,亦能护住身边之人,那该是何等快意之事。”


    她这番话说得坦荡,既承认了自己的羡慕,又将动机归于自保与护人,而非争强好胜,显得识大体,有分寸。


    三娘站在一旁,听着柳如烟这番话,眼中也闪过一丝赞许。


    这柳如烟,不仅舞跳得好,这话说得,也着实漂亮。


    老鸨“呵”地轻笑一声,放下了茶盏,那串碧绿的翡翠珠串又回到了她的指间,被她不紧不慢地捻动着。


    “你这丫头,倒是会说话。”


    “这世道,女子本就不易。身处我等这般境地,若无傍身之技,便如那无根的浮萍,风雨一来,便散了,碎了。”


    “风尘女子哪个是自愿的,我们收留她们,便不能让她们再没有保命的本事。”


    柳如烟静静地听着,心想她可能就是那个自愿的。


    “所以,璇玑楼适合修炼的艺姬,我们都会帮助她们,舞姬与乐姬,大多都会修习一些内家功夫,我们称之为——内劲。”


    “内劲?”柳如烟的凤眸中,适时地流露出一丝好奇与探询。


    “不错。”老鸨点了点头,“这内劲,与那些江湖莽夫练的硬气功不同,它更讲究一个‘融’字。”


    “乐姬,将内劲融入指尖,融入琴弦,如此,弹奏出的乐曲,方能穿云裂石,亦能柔情似水,更具神韵与感染力,甚至能影响听者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