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晋绥暗流涌

作品:《亮剑:独立团长上交缴获百倍返还

    经过总部领导的紧急商议,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卫长官是坚定的抗日派,在之前的黑云山战役中,也确实对我根据地进行了一定的策应和支援。”


    一位总部首长说道:“现在他有困难,我们伸出援手,既是团结抗日力量的需要,也能进一步扩大我军的影响力。”


    “我们现在淘汰下来的三八大盖确实不少,”


    另一位首长补充道,“除了黑云山李云龙的第六纵队因为情况特殊,装备超前,我们八路军其他主力部队,现在也基本都换装了加兰德步枪。这些三八大盖留着也是占用仓库,不如拿出来支援友军,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最终,八路军总部决定,同意与卫长官进行装备支援!


    而且,出乎卫长官意料的是,八路军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和慷慨!


    老总亲自拍板:“卫将军是真心抗日的朋友!我们不能小气!不仅可以给他们三八大盖,还可以支援他们一批我们自己兵工厂制造的加兰德步枪和‘撕布机’!”


    当然,这种慷慨并非没有条件。


    八路军方面提出的要求也很明确:


    “希望卫将军的部队,在得到装备补充后,能够在后续我们八路军反攻太原的作战中,从南面积极策应,牵制日军兵力,共同完成光复山西的战略目标!”


    对于这个条件,卫长官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


    他深知,唇亡齿寒,只有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这个国家才有未来!


    与八路军合作,共同抗击日寇,是他义不容辞的选择!


    得到了八路军的武器弹药和部分新式装备支援后,卫长官如虎添翼!


    他也不再客气,立刻命令麾下部队,对中条山外围的日军县城和据点,发动了更加猛烈的进攻!


    新换装的加兰德步枪和“撕布机”的强大火力,让日军叫苦不迭!


    中央军的攻势如同潮水般,一度打得日军节节败退,甚至直接突破了日军在中条山的防线,向北打到了晋中地区,接连攻克和占领了不少县城!


    卫长官的部队,如同在日军的南翼狠狠地捅了一刀,极大地牵制了日军的兵力和注意力,


    为八路军后续在北面发动反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战略态势!


    日军也从周围省份调集兵力增援,战扬上打的难解难分。


    极大的消耗日军的兵力的弹药储备。


    就在卫长官在中条山打得风生水起的时候,盘踞在晋西南一隅的炎老西,也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黑云山大捷,日军主力溃败,这在他看来,同样是千载难逢的、收复失地、重振晋绥军声威、甚至再次成为“山西王”的绝佳机会!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他也学着卫长官的样子,派人向八路军总部提出,希望能够用一些物资(主要是粮食和一些土特产)换取一批武器装备,以增强晋绥军的战斗力。


    然而,这一次,八路军总部却毫不客气地一口回绝了!


    理由也很简单直接:


    “在黑云山战役最艰苦的时候,你阎老西的晋绥军龟缩不出,隔岸观火,毫无建树!”


    “现在看到日本人跑了,倒想起来占地盘了?”


    “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好事!”


    “还拿这么点东西就想换武器装备?想屁吃!”


    八路军总部对炎老西这种投机取巧、首鼠两端的行为,早已看得一清二楚。


    对于这种只想着保存实力、坐收渔利的地方军阀,他们是绝不会给予任何实质性帮助的。


    直接给怼回去了,哪怕他是名义上的长官!


    碰了一鼻子灰的炎老西,恼羞成怒,但也无可奈何。


    现在的八路军,已经不是他可以轻易拿捏的了。


    但他又不甘心就此罢休。


    于是,他命令麾下的晋绥军,硬着头皮向北面和东面的一些日军力量薄弱的县城发动进攻,试图抢占一些地盘。


    然而,他的如意算盘很快就落空了。


    在卫长官的中央军和八路军的“暗中联合”下(双方虽然没有明确的军事同盟,但在“挤压炎老西活动空间”这一点上,却有着惊人的默契)


    炎老西的晋绥军,很快就被堵在了晋西南的一小块区域,动弹不得!


    东面,是刚刚得到八路军装备支援、攻势正猛的中央军。


    北面和东北面,则是休整完毕、兵强马壮、正准备向太原发动反攻的八路军第六纵队主力以及八路军总部根据地!


    炎老西几次试图向外扩张,都与这两支力量发生了不大不小的冲突。


    晋绥军虽然人数不少,但装备落后,士气也不高。


    面对着火力凶猛的中央军和战斗经验丰富的八路军,几次交手下来,都吃了不小的亏,损兵折将。


    炎老西也不是好惹的,他自诩“山西王”,岂能容忍别人在他的地盘上撒野?


    他立刻组织兵力,试图进行反击。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他的部队,在装备和战斗意志上,都远不如对手。


    几次冲突下来,都是以晋绥军的失败而告终。


    最后,碰得头破血流的炎老西,也只能无奈地放弃了大规模扩张的念头,转而通过各种渠道,向山城方面和全国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中央军和八路军“破坏抗日团结”、“抢占友军地盘”的“恶劣行径”。


    但他的这些声明,在黑云山大捷的光环之下,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情空前高涨的背景之下,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根本没有人理会。


    这位曾经的“山西王”,在新的历史洪流面前,发现自己越来越被边缘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山西的势力格局,发生着他无法掌控的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