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向后撤离

作品:《亮剑:独立团长上交缴获百倍返还

    黑云山指挥部内,气氛依旧紧张,但与前几日的焦灼相比,多了一丝沉稳和掌控感。


    电灯的光芒在地图上投下微微晃动的影子,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深深的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李云龙和赵刚、大旅长等人,正围着沙盘,仔细分析着从前线不断传回的战报和情报。


    “报告!鬼子航空兵对我第二道防线实施了大规模轰炸!我方防空部队奋勇还击,击落敌机五架!但阵地也遭到严重破坏,部分工事被彻底摧毁,人员伤亡有所增加!”


    “报告!鬼子步兵在坦克和不间断炮火掩护下,对我3号、5号高地发动了至少五轮集团式冲锋!我守军依托残存工事和弹坑,仍在顽强抵抗!阵地数次易手,战况极其惨烈!”


    “好消息!报告!我夜袭部队昨夜成功渗透至敌后,炸毁鬼子一个位于山谷中的临时弹药转运库!并成功切断了其一条由西向东的主要补给线路,预计可迟滞敌军补给至少十二小时!”


    听着这些夹杂着好消息和坏消息的战报,李云龙的眉头时而因守军的惨重伤亡而紧紧锁起,时而又因为夜袭的成功而微微舒展。


    他的手指在沙盘上不断移动,脑海中飞速计算着双方的兵力、火力、士气和后勤状况。


    第二道防线的血腥战斗,已经持续了近十天!


    十个日日夜夜,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流血,都在死人。


    守军付出了极其惨重、甚至可以说是伤筋动骨的代价。初步统计,伤亡人数已经逼近一万。


    许多连队甚至营级单位都失去了建制,只能依靠临时拼凑的少量兵员勉强维持。


    要不是后方一直有前来支援的部队补充,李云龙早在第五天就放弃了第二道防线。


    绝不会硬抗到现在!


    但小鬼子同样不好过!


    甚至更惨!


    根据各方情报渠道,包括总部方面通过秘密渠道传递过来的、关于日军内部伤亡统计的模糊信息汇总分析,日军在这道看似并不算天险的丘陵防线上,总伤亡人数已经突破了六万人!


    这还不包括那些因为后勤不济、缺医少药而死在后方野战医院里的伤兵!


    弹药消耗更是达到了一个天文数字!


    其曾经不可一世的进攻锐气,已经被严重挫伤,部队上下疲态尽显,攻势也从最初的狂猛变得越来越迟缓和犹豫!


    就像一头失血过多的猛兽,虽然还在咆哮,但已经没有了最初的威势。


    “司令员。”


    李云龙抬起头,目光扫过沙盘上那道几乎被鲜血染红的第二道防线标记,声音低沉而坚定:


    “我看,第二道防线的战略消耗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了。”


    “我们成功地在这里拖住了日军主力十天,让他们流够了血,也让他们看清了,想啃下咱们黑云山,没那么容易!”


    “再这么硬顶下去,咱们的伤亡就太大了,不划算。”


    “是时候……该让弟兄们撤下来,喘口气了。”


    后面这五天李云龙和司令员基本没合过眼。


    时刻关注着战局。


    如果不是伤亡太大,不然还要继续坚守。


    赵刚点点头,补充道,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很锐利:


    “根据我们潜伏在太原和前线周边的情报人员冒死送回来的情报,日军前线部队的士气已经非常低落,厌战情绪很高。”


    “甚至有部分部队出现了抗命和哗变的迹象,虽然被其高层强行压制,但军心已乱。”


    “而且,他们的后勤补给也确实出现了严重问题。”


    “我们夜袭部队的持续袭扰,加上他们自身战线过长、运输困难,导致前线弹药、粮食、药品都极度匮乏。”


    “许多伤兵因为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这进一步加剧了士兵的恐惧和不满。”


    “东条英机虽然亲自坐镇太原督战,甚至枪毙了几个指挥不力的将官,但面对如此巨大的伤亡和后勤困境,以及我们这种滚刀肉式的打法,他短时间内也难以扭转颓势。”


    “除非……他敢把整个华北的日军都填进来!”


    大旅长沉吟片刻,目光在沙盘上那道浸透了双方将士鲜血的防线上久久停留。


    最终,他重重地叹了口气,下定了决心:


    “好!既然消耗敌人有生力量、打击敌人嚣张气焰的战略目的已经基本达到。”


    “那就没有必要再让我们的好战士们,再用血肉之躯和鬼子硬拼消耗了!”


    他抬起头,目光炯炯地看向李云龙:


    “李云龙,撤退的命令,由你来亲自下达!务必做到有序撤离,梯次掩护,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是!保证完成任务!”李云龙猛地挺直了胸膛,一个标准的军礼,眼中闪过一丝果决和锐利。


    撤退,有时候比进攻更考验指挥官的智慧和部队的纪律。


    “命令!第二道防线各守备部队,从今晚午夜开始,按照预定方案,分批次、交替掩护,向第三道防线——黑云山外围丛林地带,实施有序撤退!”


    “撤退时,务必携带所有能够行动的伤员!”


    “任何情况下,不准抛弃自己的弟兄!”


    “能带走的武器弹药和所有缴获的‘战利品’,一样都不能少!”


    “最重要的一点!”李云龙加重了语气,声音变得冰冷而果断。


    “在最后一批部队撤离前,对所有无法带走的工事、地堡、掩体,进行彻底的破坏!”


    “能炸的,用炸药给老子彻底炸塌!能烧的,给老子烧光!能埋的,给老子彻底填死!”


    “所有可能被小鬼子利用的物资、水源,全部销毁或污染!”


    “老子要给他们留下一片真正的焦土!让他们连根毛都捞不着!”


    “还有!”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而狠厉的光芒,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在撤退的路线上,在那些被我们破坏的工事废墟里,在鬼子最可能经过的道路、最可能宿营的地点,给老子多埋设一些诡雷。”


    “连环雷、松发雷、压发雷、绊发雷……有多少种类的雷,就给老子埋多少!有多少雷,就给老子全用上!”


    “让小鬼子走一步响一个,坐下来也别想安生!老子要让他们知道,占领了阵地,不等于就安全了!”


    早已在如同地狱般的战场上煎熬了十天十夜的守军们,在接到撤退命令后,并没有出现丝毫的混乱或慌张。


    他们早有心理准备,也明白这是战略的需要,是为了更好地消灭敌人。


    连续的苦战,已经将他们锤炼成了真正的钢铁战士,纪律性和执行力远非开战之初可比。


    在夜色的掩护下,各部队开始有条不紊地组织撤离。


    还能战斗的士兵,自动承担起掩护任务,他们利用残存的工事,用精准的火力迟滞着日军零星的夜间试探性进攻,为伤员和后勤人员的撤离争取时间。


    伤员们则在战友的搀扶或抬运下,被优先送下阵地,向后方转移。


    那些在连日战斗中缴获的、沾满了血迹和硝烟的鬼子武器装备——三八大盖、歪把子机枪、掷弹筒、甚至还有被修复的九二式步兵炮。


    也被士兵们视若珍宝地扛在肩上,或者用简易的担架抬着。


    这些沉甸甸的“战利品”,不仅仅是他们英勇作战、九死一生的证明,更是他们接下来补充弹药、换取更好装备、继续与鬼子血战到底的希望和底气!


    工兵部队和一些胆大心细的士兵,则在撤退的最后时刻,忙碌地在阵地上设置着各种各样的诡雷和爆炸装置。


    他们将手榴弹拔掉保险销后,用细线巧妙地连接在被丢弃的背包带上,或者伪装在散落的弹药箱下;


    将拉发雷的引线,连接在被遗弃的物资、倒塌的门框、甚至是一些看似可以遮风挡雨的破帐篷上;


    他们甚至在一些看似完好无损、可以作为临时掩体的防炮洞和地堡入口处,也埋下了威力巨大的压发雷或连环雷。


    上面再覆盖上薄薄的浮土,不仔细看根本无法发现。


    当最后一批守军悄然撤离阵地,消失在茫茫夜色中时。


    整个第二道防线,彻底变成了一片死寂的、充满了不祥与死亡气息的焦土。


    只有偶尔被夜风吹动的破烂军旗,还在发出呜咽般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惨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