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动乱

作品:《亮剑:独立团长上交缴获百倍返还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


    早已集结待命的独立旅预备队,士气高昂地开赴前线。


    而从那如同地狱般的堑壕战场上,撤下来的滇军和散兵们,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他们衣衫褴褛,浑身浴血,许多人带着伤,眼神中充满了疲惫、麻木,但也夹杂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和……


    难以掩饰的兴奋!


    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攥着、或者小心翼翼地揣着自己的“战利品”——几只干瘪的耳朵,一把南部手枪,甚至是一个鬼子军官的肩章……


    他们互相搀扶着,拖着疲惫的脚步,走向后方的休整点和“兑换处”。


    “老子这回够本了!换挺撕布机应该没得问题!”


    “哈哈哈!我弄了个少尉的肩章!不知道能换啥好东西!”


    “快走快走!去晚了别好东西被换光了!”


    他们兴奋地讨论着自己的“收获”,仿佛刚刚经历的不是一场九死一生的血战,而是一场收获颇丰的“狩猎”。


    李云龙站在指挥部的山坡上,远远地看着这些撤下来的士兵,神情复杂。


    他知道,这种用“战功”刺激出来的血勇,虽然有效,但也极其残酷。


    但他更清楚,在亡国灭种的危机面前,在绝对劣势的敌人面前,他们没有太多选择!


    只有用尽一切办法,激发所有能激发的力量,才能在这场实力悬殊的较量中,博得一线生机!


    第二道防线的战斗,还在继续!


    黑云山根据地后方,一处紧邻第二道防线、地势相对隐蔽且安全的山坳里,临时用木头和帆布搭建起来的“功勋兑换处”。


    此刻成为了整个血腥战场后方最“繁荣”、也最混乱、最能体现人性复杂的地方之一。


    如同退潮的海水般,一波又一波从前线那如同地狱般的丘陵阵地上轮换下来的士兵们。


    拖着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身躯,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般涌向这里。


    他们大多衣衫褴褛,军装被汗水、泥土和凝固的血块染得看不出本色。


    浑身浴血,脸上布满了硝烟和无法洗去的疲惫。


    但几乎每个人的眼神中,都闪烁着一种近乎病态的、混杂着贪婪与兴奋的狂热光芒。


    他们小心翼翼地、如同捧着稀世珍宝般捧着,或者从肮脏油腻的怀里、绑腿里、甚至裤裆里掏出自己的“战利品”


    那些散发着怪异气味的干瘪鬼子耳朵。


    缴获的还带着血迹和脑浆的鬼子武器(三八大盖、王八盒子、歪把子机枪零件),扯下来的军官肩章和领章,沾满污渍的指挥刀,甚至是一些能够证明击杀或缴获重要目标的鬼子文件、地图、密码本……


    每一件物品,都代表着一次生死搏杀,也代表着换取更好生存条件的希望。


    兑换处的核心区域,由独立旅政委赵刚亲自坐镇负责。


    他脸色严肃,眼眶深陷,带着明显的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


    他带着一批从政治部和后勤处抽调出来的精干干部和工作人员,还有一些经过培训的学生们。


    如同高速运转的机器,紧张而尽可能有序地忙碌着。


    桌子上堆满了登记表格、弹药箱、成捆的手榴弹、药品包、压缩饼干、白面馒头,甚至还有一些崭新的武器。


    “下一位!快点!”一名负责登记的干部头也不抬地喊道。


    “报告长官!俺……俺有两对耳朵!”


    一个身材矮小、脸上被划了一道血口子的散兵,咧着缺了几颗牙的嘴傻笑着。


    将四个用细绳串在一起的、干瘪发黑的耳朵递了过去。


    负责核验的干部用镊子夹起耳朵,仔细看了看切口和风干程度,又对照了一下士兵胸前临时发放的、记录着所属部队番号和姓名的布条。


    确认无误后,才在表格上画了个勾,扬声道:


    “两对耳朵,确认无误!按规定,可以换两百发三八大盖子弹,两十颗木柄手榴弹!下一个!”


    “谢谢长官!谢谢长官!”


    那散兵如获至宝,接过沉甸甸的弹药和手榴弹,脸上笑开了花,刚才在战场上的恐惧和伤痛都烟消云散了。


    “我这儿!我这儿有一把王八盒子!保养得还行!”


    另一个窗口,一个胳膊吊着绷带的士兵,将一把缴获的鬼子手枪拍在桌子上。


    负责武器评估的干部拿起手枪,熟练地拉动枪栓,检查枪膛和机件,点点头:


    “嗯,还能用。按规定,可以换二十发步枪子弹,或者五斤白面馒头!你自己选!”


    “白面馒头!俺要白面馒头!”


    那士兵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对他来说,填饱肚子比多几发子弹更实在。


    “这个……嘶!是鬼子小队长的肩章!金边的!不错!好小子!”


    一名干部拿起一对沾着血迹的肩章,仔细辨认后,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


    “这个值钱!可以换五百发子弹,外加一包‘哈德门’香烟!我再给你一个肉罐头!或者换一挺撕布机,不过没子弹。”


    “俺要罐头!”


    “还有烟!是‘哈德门’!!”


    拿到奖励的士兵,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如同中了头彩一般,高高举起那听黄澄澄的牛肉罐头和那包在当时堪称奢侈品的香烟,兴奋地对着周围大喊大叫。


    立刻引来一片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和吞咽口水的声音。


    香烟和肉罐头,这些在平时极其稀缺、只有高级军官才能偶尔享用的物资,此刻成为了比武器弹药本身更受欢迎的“硬通货”。


    如同最猛烈的兴奋剂,狠狠地刺激着每一个刚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士兵的神经!


    能抽上一口烟,吃上一口肉,哪怕下一刻就死在战场上,似乎也值了!


    整个兑换处人头攒动,喧嚣嘈杂,如同一个混乱的战时集市。


    士兵们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功勋”。


    唾沫横飞地吹嘘着自己如何干掉鬼子,激烈地讨论着兑换什么最划算;


    或者三五成群地憧憬着下次能缴获什么好东西,换到一挺属于自己的撕布机甚至一门巴祖卡。


    这种最直接、最功利、甚至有些野蛮的激励方式,如同熊熊烈火,迅速驱散了他们从尸山血海中带回来的、深入骨髓的恐惧和令人崩溃的疲惫。


    将因为惨重伤亡而可能低落的士气,重新强行点燃,甚至推向一种亢奋的高潮!


    李云龙站在不远处的一块高地上,叼着烟,眯着眼睛看着这片“繁荣”而混乱的景象,脸上露出了几分复杂却又带着满意的笑容。


    然而,这种简单粗暴的刺激手段,如同烈性药物,效果显著的同时,副作用也很快显现出来。


    随着兑换的持续进行,一些令人不安的乱象开始如同杂草般滋生蔓延。


    起初,只是小摩擦。


    有士兵为了争夺一个掉落在战场上的鬼子钢盔或者水壶的归属权而大打出手,互相指责对方抢了自己的战利品。


    接着,矛盾开始升级。


    一个滇军老兵和一个散兵头目,因为都声称自己击毙了同一个鬼子机枪手,为了争夺那挺歪把子机枪的“兑换权”,在兑换处就吵得面红耳赤。


    最后竟然拔出了刺刀,要当场“决斗”,幸亏被周围的政工干部和警卫及时制止。


    更严重的问题接踵而至。


    有的小部队军官,为了给自己的嫡系部下多换点装备,增强实力,开始动起了歪脑筋。


    虚报战功,或者在混乱的战场上,将其他部队辛苦打下来的战果悄悄据为己有,回来冒领功劳。


    甚至出现了不同番号的散兵团伙之间,因为争抢“战功”而在战场侧翼发生小规模火拼的恶性事件!


    而最恶劣、最让赵刚无法容忍的事情,终于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