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给李云龙立庙!

作品:《亮剑:独立团长上交缴获百倍返还

    压抑在四万万同胞心头多年的阴霾,仿佛被这道来自太行的惊雷劈开了一道巨大的裂缝,透射出希望的光芒!


    抗战必胜的信念,从未如此坚定!


    “听说了吗?太原让咱们的人打回来了!”


    “何止打回来!连小鬼子在山西最大的官,那个叫冈村什么的,都被砍了脑袋!”


    “真的假的?!谁这么厉害?!”


    “还能有谁?报纸上写着呢!八路军独立旅!李云龙旅长!”


    李云龙!


    这个名字,对于很多普通百姓来说,非常熟悉了。


    之前各种大捷、平安县城之战等事迹,都是这位李云龙旅长打的。


    人们都知道有这么一位能打、敢打的八路军猛将!


    “李云龙!又是李云龙!这位李旅长,简直是战神下凡啊!”


    “可不是嘛!听说他手下的兵,个个都跟天兵天将似的,打得小鬼子哭爹喊娘!”


    “上次打县城,这次直接打省城!下次是不是该打东京了?!”


    “依我看呐,这李旅长,肯定是天上的武曲星下凡,专门来拯救咱们的!”


    各种各样的议论和传说,在民间迅速发酵。


    李云龙的形象被无限拔高,甚至带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对军事不太了解的民众中。


    更是出现了近乎狂热的崇拜,甚至衍生出种种令人莞尔的传说。


    “咱们得给李旅长建个生祠!”


    一个村里的老族长激动地说道:


    “这样的大英雄,就该享受万家香火!保佑咱们早日赶走小鬼子!”


    “对!建庙!塑金身!让李旅长保佑咱们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不少村民纷纷附和。


    “听说李旅长使得一手好枪法,还能撒豆成兵呢!”


    “我听说是会缩地成寸,眨眼就能从黑云山跑到太原城!”


    ......


    各种赞美之词,甚至是一些近乎神话的传说,都一股脑地往李云龙身上套。


    他俨然成为了黑暗年代里,无数普通百姓心中最耀眼的光芒和精神寄托。


    在这暗无天日的年月里,一个惊天动地的胜利,足以让绝望的人们抓住任何一丝希望,哪怕是将凡人捧上神坛。


    然而,在一片狂热的欢呼和崇拜声中,也有一些相对冷静、或者说对时局有更深了解的人。


    从报纸的字里行间,读出了隐藏的危机。


    在一些城市的知识分子、商人、或者对军事稍有了解的人群中,开始出现了一些担忧的声音。


    “诸位,先别高兴得太早。”


    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像教书先生的人,在茶馆里放下报纸,忧心忡忡地说道:


    “报纸上说,李云龙旅长是奇袭太原,这固然是大捷,但大家别忘了,近来风声鹤唳,都说鬼子在山西增调重兵,意图不明。”


    “李旅长此时奇袭太原,固然神勇,但也等于把自己放在了风口浪尖!”


    “是啊!”旁边一个穿着绸缎马褂的商人也皱起了眉头。


    “我听跑太原那边的客商说,前段时间路上鬼子调动频繁,看着就不是小数目!”


    “现在太原丢了,鬼子大将死了,这些鬼子还不跟疯狗一样扑回来?”


    “嘶——!”茶馆里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刚才还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人们,仿佛被一盆冷水浇醒!


    “对啊!李旅长他们有多少人?”


    “报纸上没说,但肯定不会太多吧?”


    “一个旅能有多少人?一两万顶天了?”


    “那些增援的鬼子可都是精锐啊!再加上山西其他地方的鬼子,少说也有十几二十万吧?”


    “兵力悬殊这么大,李旅长他们……能守住太原吗?”


    一个残酷而现实的问题,摆在了所有冷静思考的人面前。


    奇袭成功,固然可喜可贺。


    但接下来的守城战,面对日军必然到来的、数倍于己的疯狂反扑!


    李云龙和他的独立旅,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太原城,这座刚刚被光复的城市,会不会转眼之间,又变成一座血腥的绞肉机?


    当普通百姓在街头巷尾为太原的命运或喜或忧时,这惊天动地的消息,也早已如同海啸般冲击着数千里之外的山城。


    昏暗的会议室里,气氛压抑而诡异。


    侍从室主任小心翼翼地将一份刚刚收到的、来自八路军总部的“通报”放在了伟源长的桌案上。


    伟源长面无表情地拿起电报,缓缓阅读。


    当看到“八路军全面反攻”、“击毙日军大将”等字眼时,他的手指微微颤抖了一下。


    但脸上依旧看不出太多的情绪波动,只是眼神深处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芒。


    他已经不想生气了。


    或者说,是已经麻木了。


    八路军,尤其是那个李云龙,总能在他意想不到的时候,搞出一些让他既震惊又难堪的大动静。


    他已经有些习惯了。


    他放下电报,目光扫过座下的一众高级将领。


    会议室里,将领们早已传阅了这份电报,此刻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脸上的表情各异,有震惊、有嫉妒、有兴奋,但更多的是一种跃跃欲试的躁动。


    “伟座!”一位作战厅的高级将领率先站了出来,慷慨激昂地说道:


    “八路军奇袭太原成功,击毙日酋冈村宁次,此乃国军抗战以来空前之大捷!”


    “日军华北指挥中枢瘫痪,士气必然遭受重创!”


    “此诚乃我军发动全面反攻之最佳时机啊!”


    “是啊,伟座!”另一位将领也立刻附和。


    “冈村宁次一死,日军在华北必然群龙无首,指挥混乱!”


    “我军应立刻抓住此千载难逢之良机,调集主力部队,向华北、华中发动全面攻势!”


    “趁势扩大战果,收复失地,指日可待!”


    “末将请战!愿率部北上,直捣幽燕!”


    “伟座!下命令吧!我们早就等不及了!”


    一时间,会议室里群情激昂,请战之声不绝于耳。


    这些将领们,敏锐地嗅到了“捞取功劳”的机会。


    八路军把最硬的骨头啃下来了,现在日军大乱,正是他们“锦上添花”、分享胜利果实的好时候!


    如果能趁机收复几座城市,那在战后的政治版图上,无疑能增添重要的筹码。


    伟源长看着座下这些摩拳擦掌的将领们,心中冷笑。


    反攻?


    说得轻巧!


    日军在华北的主力尚存,关东军虎视眈眈,全面反攻的条件真的成熟了吗?


    这些人,恐怕更多的是想借着八路军打开的缺口,去抢地盘、捞好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