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找李云龙

作品:《亮剑:独立团长上交缴获百倍返还

    他的声音越来越高亢,带着紧迫的危机感:


    “晋省守不住,下一步是什么?”


    “就是陕甘宁!”


    “就是圣地!”


    “我们中央的安全将受到直接威胁!”


    “这个后果,我们承担得起吗?!”


    “唇亡齿寒,诸位,我们不能坐视不管!”


    副总司令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提醒国军是必须的,但仅仅提醒,够吗?!”


    “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


    “万一他们顶不住呢?等垮了再补救就晚了!”


    “小鬼子的动作如此迅速隐秘,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必须想尽一切办法,绝不能让鬼子拿下中条山!”


    副总司令的话语掷地有声,让一位捻着胡须的老总都停下了动作,眉头紧锁。


    他所描绘的可怕前景,让所有人都摒弃了侥幸,重新审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是啊,中条山的战略地位太重要了!


    这不仅仅是国军的防线,更是整个华北抗战格局的关键节点!


    它直接关系到八路军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中央的安全!


    可是……


    道理都懂,但现实的困难如山一般压在眼前。


    八路军兵力不足,弹药匮乏,装备落后……


    拿什么去阻止日军的雷霆一击?


    指挥所内再次陷入沉寂,只有烟头明灭的光点在弥漫的烟雾中闪烁,映照着一张张凝重的脸庞。


    地图上那片代表中条山的区域,仿佛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决心已下,但道路何在?


    所有人都绞尽脑汁,思考着如何用有限的‘小米加步枪’,去撬动日军数十万大军的雷霆攻势。


    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摆在了八路军总部的面前。


    “同志们,我们换个思路想一想。”


    副总司令指着地图上代表日军进攻黑云山的箭头:


    “情报说,鬼子进攻黑云山是佯攻,并且秘密抽调了原定用于进攻黑云山的部分主力南下。”


    “这说明什么?”


    他环视众人,自问自答:“这说明,现在黑云山正面,鬼子真正的进攻压力,可能并没有我们最初预想的那么大!”


    “这至少说明,原计划用于北线的主力师团已经南调!”


    “至于剩下的关东军,冈村宁次会不会为了确保南线万无一失,也从中抽调了部分精锐?”


    “这很有可能啊!”


    这个分析让在场的首长们精神一振,确实如此!


    如果日军抽调了精锐师团南下,那么北线进攻黑云山的兵力就不是最初设想的那么庞大。


    虽然依旧是庞大的兵力,但性质和压力等级完全不同了!


    副总司令继续说道:“李云龙那小子,鬼点子多,手里的部队战斗力又强,装备更是今非昔比!”


    “再加上他刚刚收编了川军44军,听说那王俊泽也是个敢打敢拼的主。”


    “现在既然黑云山正面的压力可能有所减缓,我们是不是可以问问李云龙?”


    他的手指点向黑云山:“问问他,能不能顶住关东军的进攻?”


    “他不是搞了个‘千金买马骨’吗?”


    “川军44军投靠他只是个开始,说不定现在还有其他受排挤的地方部队正往他那里跑!”


    “能不能让这些新加入的、装备了新武器的部队,承担起更多的防御任务?”


    “如果,”副总司令的语气带着一种大胆的设想,“如果李云龙能让这些‘外围部队’或者他自己的主力腾出手来,有没有可能……让他们想想办法?”


    他看向众人,提出了两个可能性:


    “一是,让这些新武装起来的部队,比如川军44军,直接南下,驰援中条山!”


    “他们虽然不是我们的嫡系,但也是打鬼子!”


    “有了好装备,战斗力肯定不弱,或许能给中条山守军提供一些急需的火力支援!”


    “二是,”他顿了顿,似乎觉得这个可能性更大,“就算不去中条山,能不能让李云龙组织一支精锐力量,或者干脆就让44军,从侧翼狠狠打击南下进攻中条山的日军后方或者侧翼?!”


    一位带着眼镜的参谋沉吟道:“直接南下驰援,路途遥远,目标太大,风险不小。”


    副总司令点点头:“所以我更倾向于第二种!”


    “从侧翼打击南下日军的补给线或后方指挥部,更能打到他们的痛处,也更符合我们八路军的作战风格!”


    “给鬼子制造麻烦,牵制他们的兵力,减轻中条山正面的压力!”


    “总而言之,”副总司令总结道,“我们自己确实抽不出兵力,但李云龙那里,现在可能是一个变数!”


    “一个我们之前没有充分考虑到的力量!”


    “我们必须立刻联系他,把情况告诉他,听听他的意见,看看他有没有办法,能不能帮我们,也帮他自己,打破这个危局!”


    副总司令的提议,像是在沉沉黑夜中划亮了一根火柴。


    虽然风险依然巨大,将希望寄托在李云龙和那些刚刚加入、成分复杂的部队身上,听起来似乎有些冒险。


    但这似乎是目前唯一可行,也是唯一有可能打破僵局的办法了。


    “我同意副总司令的意见!”一位参谋长率先表态,“李云龙同志一向能创造奇迹,现在情况紧急,我们应该相信他,给他最大的支持和自主权!”


    “对,立刻联系李云龙!”总司令也果断拍板。


    “把我们掌握的所有情报,包括鬼子佯攻黑云山、主攻中条山的战略意图,以及我们总部的困难和期望,都原原本本地告诉他!”


    “看看他李云龙,这次还能不能给我们带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