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底气

作品:《书穿七零:娇软推不倒

    “什么?真的假的?”


    “真的,我也听说了,而且听说风扇厂也有奖励呢,你说地美大队的干部们图什么啊?”


    “谁知道呢,地美大队现在可不得了,有钱烧的吧。”


    “什么啊,人家会有这个奖励,是因为人家干部觉悟高,是想给国家多输送人才。”


    “听说分数要是能排到县里前十,就有一百块钱的奖励呢,地美大队真的有钱。”


    “我要是地美大队的多好啊,人家还专门开了复习班,不知道我儿子能不能去。”


    “什么复习班?”


    “听说是帮助考生们复习补习的,还专门请了厉害的老师过去呢,有老师在,他们要是有不懂的问题就能问老师了,让老师教导,到时候考试会比较容易吧。”


    “真的?那我得赶紧去打听一下,我女儿这几天都在埋头复习,可好像遇到了很多问题,看她愁的都开始掉头发了,我可心疼坏了。”


    “我也得去打听一下。”


    “……”


    听着这些人的议论,前来采访的记者将这些都记下,然后才和自己的搭档一起前往公社大院。


    此时公社的领导们也在开会。


    地美大队的复习班已经开了,也就开了两三天,但参加复习班的人还真不少,已经有一百多人了,不仅是地美大队的,还有其他大队的人也去参加这个复习班。


    效果现在是还不知道,但这个复习班确实对考生有帮助。


    他们今天这个会议,商量的就是关于公社里要不要也开个复习班。


    现在大部分人都觉得有必要在公社也开个复习班,但也有人觉得可以在地美大队复习班的基础上再加几个班进去,简单的说就是要将复习班开在地美大队。


    理由也是很简单,地美大队这边已经有了基础,而且氛围好,可以起到带动的作用。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地美大队复习资料多啊。


    这点沈领导也很清楚。


    地美大队的复习资料是真的多,他们还有专门编写的教材,编写教材的是津海大学的教授,不仅如此,他们手中还有从京市和其他地方寄过来的资料。


    那些资料,是姜老他们寄过来的,这些可都是大佬,他们寄过来的资料外面可不好找。


    但真的要在地美大队复习班的基础上再开几个班,他觉得有些不妥。


    他们可以去学习经验,也可以借用他们的资料复印几份回来,但不能将公社的复习班和地美大队复习班混为一谈。


    公社是公社,地美大队是地美大队。


    所以沈领导驳回了这些提议,坚持在公社开个复习班。


    沈领导都这么坚持了,其他人也没有什么意见,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下来,然后开始分配工作,


    资料什么的,沈领导决定自己去地美大队借。


    “沈主任,赵记者来了。”


    ……


    “你们还进行了分班?”


    地美大队小学里。


    在大队长的带领和介绍下,沈领导他们和赵记者参观了复习班。


    大队长点头,“是的,因为有些人确实是离开课堂太久了,很多知识他们都忘记了,这就得重新再去学习掌握,所以根据他们现在的水平,文校长对他们进行了分班。”


    “为了摸清楚他们的水平,在开班之前他们都要做一个卷子,卷子是牛老师他们出的,然后按照卷子的分数进行分班。”


    沈领导和赵记者他们忍不住点头,这样的安排确实是好。


    “但这样一来,文校长他们的任务会很大吧,而且时间也有些紧迫。”


    大队长无奈的说,“是这样没错,但这也没办法,其他班还好,其实基础班的这些人从开班后第二天开始,他们到了晚上也要过来学习,因为他们的基础比较差,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就只有他们晚上也上课?”沈领导觉得不止。


    果然。


    大队长摇头,“看到他们晚上也来上课,其他班的也不甘落后,所以他们晚上也会来上课。”


    这些人真的是拼了命的学习,不肯浪费一点的时间,吃饭都是匆匆忙忙的。


    大队长将他们的努力都看在眼里,觉得他们要是考不上大学那绝对是考卷太难,和他们自身绝对没有任何关系。


    不过他觉得,复习班的每个人都会考上大学的,因为他们真的真的很努力。


    “咦,那是小林知青吧?”来到另外一个班,正在讲台上讲课的赫然是林娇。


    赵记者也认出了林娇来,见状也很惊讶,按理说林娇也是考生啊。


    大队长笑着解释说。


    “那就是小林知青。因为大家晚上也要来上课,但张老师他们年纪也大了,没办法陪着大家一直熬,为了他们能够得到一定的休息时间,每隔一天他们就要休息半天,而这半天的课就由小林同志代理。”


    “这会不会耽误到小林知青?”


    “我们也担心,但是这个要求是小林知青提出来,小林知青说给大家讲课的时候她也是在复习,并且还能加深印象,对她没有坏处,只有好处。”


    “小林知青真的是太好了。”


    沈领导感慨道。


    这和他在京市了解到的根本不一样。


    “是啊,小林知青是最好的。”


    赵知青认可的点头,然后让自己的搭档给林娇拍一个照片,这么好的同志,一定要好好赞扬一番,呼吁大家向其学习。


    参观完了复习班,一行人回到了大队部,沈领导和大队长他们去开会的时候,赵记者和搭档则是出去进行采访,他们想知道地美大队社员们对于高考这件事的看法。


    赵记者知道,高考恢复后,关于知青群体发生了很多事情,也有不少争议。


    很多在当地成家的知青,大部分人家里都不是很赞成他们去参加高考,担心的就是人走了就不回来了。特别是对于那些女知青来说,因为成家又有了孩子,家里人更是反对。


    赵记者想知道这里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情况。


    这里的干部很支持大家去参加高考,但他们的态度不代表社员们的态度。


    后面采访的结果让他和搭档都很意外,这里的社员刚开始确实也有反对的,但是经过大队干部们的宣传和教育,但现在却没有了反对的想法,也没那么担心人走了之后不会回来。


    因为,大队干部给了他们底气。


    了解之后,赵记者也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