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医学奇迹
作品:《通六零:资本亲妈要下乡,军爹抢亲我给钱》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人们单纯,商量,务实,肯干。
当姚艳琴把家庭的窘迫告诉医生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放弃对冉奋进的治疗。
反倒是减免了一些费用,同时又号召同事们捐赠一些,终于凑够了手术的钱。
而且这件事不知道怎么就被媒体知道了,通过媒体的宣传,冉奋进的手术竟然成为全国关注的对象。
更有很多好心人,给冉奋进捐款,捐物。
只是这些好心人,全然不知冉奋进从前是个罪犯。
这个时期的人都是宽容的,谁还能没有个过去呢。
同时军区医院附属大学的楚亭晚,也听到了这个消息。
因为这个技术先进,他们的老师还专门抽取几名学生,一起观看医治过程。
楚亭晚就是幸运的一个。
病房外,楚亭晚和几个同学在观看手术,他们的老师也在观看。
手术室里,外国来的医生带着军区医院的骨科专家们,一起手术。
看着一颗颗钢钉像是钉家具一样,钉到冉奋进身体里,楚亭晚都替他疼。
有时候不得不说,即便冉奋进落魄成这样,他竟然最终还能站起来,不得不说,医学有时候的确能创造奇迹。
在医院又住了三个月,冉奋进终于出院了。
他这次坐着医院送的轮椅,跟医院的领导们纷纷握手,道谢。
而这一幕再次被报纸大肆宣传,冉奋进的照片都被等到了报纸上,标题便是:“改革春风吹满地,残疾也能站起来”。
几乎没几天的功夫,冉奋进竟然成了名人。
火车上,大家认出了他,纷纷关心他的病情。
回到家里之后,省领导和县领导也去慰问他,得知他的父亲是红军,冉国庆的单位也拎着东西去看他。
而回到家的冉奋进,被家里人搀扶着,还真的颤颤巍巍的站起来,并且能自己走两步了。
拨开迷雾见天晴。
冉奋进知道,自己的命不该绝,又在家里休养半年后,果断拿着家里捐赠他的五百块钱,再次踏上了去京都的路。
楚亭晚,只要我还能走,你就别想跑出我的手掌心。
梦里的事情,冉奋进认为是真实的,楚亭晚想把命运给改了,也要问冉奋进同意不同意。
不过,他这次没有贸贸然的直接去找楚亭晚。
简陋的厂房里,几台布满油污,标志模糊的二手生产线刚刚组装完毕,像沉睡的钢铁巨兽。
楚知秋站在中央,手指拂过冰冷的金属,脸上没有新设备到位的喜悦,反而眉头紧锁。
周围的几个核心骨干也面带忧色。
楚知秋声音低沉却坚定:“机器是到了,但是咱们没有电机生产线,要是电机也用进口的,成本太高,老百姓们买不起。”
洗衣机的生产线,楚知秋从国外进过来了,尽管这条生产线是国外淘汰的,还是花了不少钱。
副厂长老张,也是厂里的技术骨干,重重的叹口气。
“可没有电机,我们生产出来的洗衣机咋用呀,那东西可是机器的心脏。”
楚知秋目光灼灼:“要是我没记错,咱们京都有个生产拖拉机的厂子,他们能生产电机,我已经去看过了,只是他们只对国营工厂生产,咱们现在属于私营的,他们不卖……”
改革开放初年,楚知秋便趁着业余之便,想要做一番事业。
跟楚亭晚商量之后,还是觉得电器三大件最赚钱,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
目前,电视机和电冰箱的生产线都太贵,洗衣机不贵,楚知秋通过橱柜问了外甥女冉然。
冉然查阅了资料,说可以做,并且把生产的图纸,需要的零部件等等,所有资料都传过来了。
生产线,楚知秋给进来了。
只有电机,还没有着落。
楚知秋手里拿着厚厚的资料,圈出几个工厂,在其中一个军工厂的地址上,画了个圈。
“明天,就去这里了。”
楚知秋去之前,先去找了褚良。
“明天你休息吗?我想你跟我跑一趟。”
褚良没有思索便点点头:“去哪儿?还是找你的电机吗?上次我给你说的工厂你去了吗?”
原来这个工厂,就是褚良给推荐的。
这个工厂是军区下面的军工厂,他们的电机是最好的,只是不知道生产出来的电机,会不会卖给楚知秋这个私营工厂。
第二天,楚知秋和褚良俩人骑着自行车,骑了三四个小时,才到这个偏远的地方。
烈日炎炎,楚知秋和褚良在一个小工厂门口,苦等一个多少时,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工人才从里面出来。
他的背挺的笔直,沧桑的脸上透着一丝疲惫,穿着蓝色的工作服,戴着蓝色袖头和白手套,上面全都是油渍。
脸上躺着汗水,用袖子擦了擦,刚来到门口,就被楚知秋和褚良围了上来。
“张叔叔,我是褚良,你好,你好,我们等你好久了。”
被叫做张叔叔的人,去掉手套,仔细的看了褚良一眼,笑开了。
“首长的儿子,我记得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
话题打开,楚知秋便不藏着掖着了。
从包里拿出图纸,递给张工:“张叔叔,这是我们要的电机,你看看你们这里有吗?”
谁知张工压根没有看,就推了。
“这位小同志,实在对不住,我们是国营工厂,不接私活。”
褚良赶紧把人给拦下了。
“张叔叔,从前你要这么说,我们绝对不拦你,可现在不一样了,政策变了,改革开放了,国家允许个人建工厂,自然也允许国营的东西卖给私营工厂或个人。”
楚知秋也说:“是啊,你看国营纺织厂的布都卖给南方那些个体服装厂了,咱们这些虽然是技术类东西,可说白了也是商品,跟布一样,能卖的。”
在俩人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兴许张工看在褚良父亲的面子,只好说。
“这样吧,这件事我确实做不了主,我回去问问领导,看他们怎么说……”
楚知秋点点头:“好,那我们今天就先不回去了,住在厂里的招待所,你放心,我付钱,等你消息。”
碍于褚良的面子,张工也不好撵人,只好答应下来。
到了第二天,好消息便传来了。
厂里同意给他们提供电机,只是需要楚知秋提供技术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