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骑虎,出手打压

作品:《让开,本小姐要继承山门做老祖

    但已经怀上,终是一条生命。


    她希望有机会能生下腹中的骨肉。


    郑离惊知道母亲必会问自己这个问题。


    她笑着道:“母亲想生自然可以。”


    不可以也要可以,母亲的身体可经不住一副堕胎药。


    骑虎难下,就唯有骑虎继续跑了。


    至于何时是终点,这次真的只能听天由命,顺其自然。


    听到可以生,郭氏心头一落,开心的道:“快告诉你父亲,给他个惊喜!”


    虽然都做了祖父祖母,但天赐福气,是喜事。


    是大喜事!


    “不但要告诉父亲还要告诉家里其他人,大家一起高兴。”


    “你大嫂......”想到没满岁的孙子,郭氏有了一瞬间犹疑。


    “不知她会不会觉得我做婆母的老蚌生珠丢人又麻烦。”


    郑离惊安慰母亲:“不会的, 嫂子心宽,她会为母亲高兴的。”


    “真的会吗?”怀了孕的郭氏不但多愁善感,还不太容易相信人了。


    这等情绪心思,郑离惊虽然不是很了解,但理解。


    她安抚好母亲,派人通知家里其他人来瑞和院。


    消息一公布,武安伯在妻子面前装了一把大惊喜。


    郑绍君是意外得瞠目,父亲竟然老当益壮成这样。


    戚芮溪也相当的意外。


    意外中她有想到别的方面,但她没有表露出来,而是笑着恭喜婆母和公爹。


    安哥儿是真正的喜悦,“我要有个弟弟或妹妹?亲的?”


    “哇喔,太好了!”


    一蹦老高的兴奋。


    郑唯秀也笑得开心,“有了侄子,还能有个弟弟或妹妹,家里头又要热闹起来啦!”


    三姐嫁了出去,嫡母觉得家里冷清了些,她也是这般觉得。


    现在好了,家里又要添人丁了。


    不管是谁生的孩子,家里人丁兴旺都是好事。


    看到大家都笑开颜的支持鼓励,郭氏一颗半悬的心终于能放下。


    待郭家人知道这喜讯,简直要抱着鞭炮来武安伯府放上一轮。


    郭老太太倒是拉了外孙女来问:“你母亲这身体真的还能生孩子?会不会承不住?”


    郑离惊当然不能跟外祖母说实话。


    她笑着安慰外祖母:“您老放心吧,我都在母亲身边看着守着呢,日后我不出远门了。”


    “你要能这样看护你母亲,那我就放心了。”


    郭老太太得了外孙女貌似的保证,顿时松了口气。


    能生孩子,说明身体是好了吧。


    老太太这般想着,是愈发的开心起来。


    转头就去安慰怕被人笑的女儿。


    说四十岁生娃的女人都有,她这没到四十,该生他个坦坦荡荡。


    无需在意外人言。


    郭氏有孕的消息,只在至亲范围通知,没外传。


    至此,郭氏开始了闭关保胎的日子。


    基本不再出门。


    换郭老爷子和郭老太太隔三差五的到武安伯府来住几日。


    日子过得倒也鲜活,不似在凉州时偶有的无趣。


    且京中蔬果丰富,喜爱酿酒的他们,更多了些尝试。


    捣鼓出来的新酒,多了不少捧扬之人。


    暑天一过,西北战事进入白热化。


    苦战许久没能在大晋身上咬下肉的联军,益发的疯狂。


    秋季是大晋的丰收季,最容易获取利益的季节。


    错过了,来年会比任何时候都要艰难。


    西北军迎来了联军更加猛烈的攻击,朝廷气氛也一日比一日的紧绷。


    增兵,募捐,分活,朝廷都在加急进行。


    武安伯府的绣房,也分到了制作军衣军鞋的活。


    家中会女红的,都加入了为朝廷分忧的行动。


    郑离惊采购了不少药料,制作外伤药捐赠给前线。


    善若每日都到武安伯府帮忙捡药,杵药,制药。


    郑唯秀亦是一日不落的待在二姐的炼丹房帮忙。


    大戎和大屹几乎男子皆兵,骨子里都有着劫掠的本能。


    大晋如今是上下一心,抵抗缺乏开化的恶邻。


    八月底,武安伯府外又来了从岳州来报喜的人。


    说是他们家的大太太生了个女儿,长得很像大太太。


    这句很像大太太,可能是想让伯夫人有所触动,好想起她生大女儿时的模样而有所心软。


    然而,这话传不到内院。


    武安伯已经吩咐过门房,所有人所有事,都不得打扰到夫人。


    他要让自己妻子安心养胎。


    莫说一个不孝女生了个啥来报喜,就是不孝女爬到家门口,他也得把人赶走。


    为着一个丝毫不体恤父母的女儿,妻子要堵心怄气的折损寿命,他绝不会再让这样的事发生。


    且他对已经说过红白事不相往来的苏家,屡次来试探也甚为光火。


    从未因私涉公的打压人的老实人,出手了。


    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和权柄,打压一个同知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大半个月后,一道把苏同知调去韶州任知州的任命书很快出炉。


    这道任命从职位上看上去是不升不贬。


    但岳州离京都只四五百里路,要算,也能算是天子脚下。


    韶州却远在三千里外的国之南。


    几乎是横跨大半个大晋国土,且那里是南蛮之地。


    武安伯这一出手,就是把人打发得远远的去。


    不是想攀附,想通过他上官发财吗。


    给他滚远远的,看还如何跑来碍他郑家的眼。


    接到调任命令的苏同知。简直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


    他难以接受这样的平调,还是调往三千多里之外的边远之地。


    一时间,苏家陷入了愁云惨雾之中。


    刚出月子的郑唯真,知道公爹被调去三千多里外的边远之地做官,也心头发沉。


    岳州这地方她觉得挺好,跟京都不远不近的距离,是她认为最安全的距离。


    她原以为可以在这里生活很长一段时间。


    她甚至幻想过公爹有升任为岳州知府的一天。


    现在都成了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