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剖析,正确决定

作品:《让开,本小姐要继承山门做老祖

    “是吧,我肯定没猜错,她们俩姐妹的心气看着都挺高的呢!”


    得到二姐认同,郑唯秀愈发说得兴奋。


    “当初在杏山遇见他们一家,接着就登我们家攀交情。”


    “这一来二去的,两家一定亲,桥就搭上了。”


    “这桥一搭成,他们新晋入京的稳了,还能借由我们家跟皇族亲近上。”


    现在谁不知道他们武安伯府与瑾王府走得近。


    她不禁佩服:“这近道要是抄成了,可真是了不得呢!”


    一个刚调入京的四品官之家,半年间,不但跟实权伯府联成姻亲,还有渠道结识皇族。


    放眼那么多京官家眷,有多少人还不知王府大门朝哪开。


    可他们魏家,通过他们武安伯府,很轻易就能靠近两位王爷。


    善若有邀请过魏家姐妹去王府玩。


    这瑾王府的路一通,离绥王府就不远了嘛。


    郑唯秀说着说着就觉得自己把魏家人的心思摸了个透。


    “二姐,你甘心做魏家的梯子么?”


    她不禁扁扁嘴:“虽然三姐跟魏家公子定了亲,咱们两家已经是亲戚,但这么样被人利用上,我怎么觉得有点不得劲儿。”


    听五妹妹说了一大通,郑离惊为其聪慧灵敏欣慰一笑。


    她给妹妹倒了杯酸梅茶消食,不紧不慢的道:“魏家人的野心是显而易见,只要人品过得去,手段不卑劣,无需去恼。”


    每个家族都有其生存方式,魏家想在朝中立稳当,联姻互利是最轻便的一条道。


    若是能得皇族庇护,自然更不用担忧仕途生风浪。


    他们有这样的筹谋很正常。


    只是想归想,能不能如愿还要看天意。


    “至于你说梯子,绥王后日就要去西北了,什么梯子能让人登上这位王爷的墙头?”


    郑唯秀喝下一杯酸梅茶,觉得二姐说得有道理。


    魏家人并没有在他们郑家人面前耍什么阴谋。


    他们努力争取他们想要的,并给出了诚意,让嫡次子来联姻建立关系。


    可以不喜欢野心,但不能说有野心不对。


    那些为了野心不择手段到毫无道德之人,才该唾弃。


    “如此看,魏家大姐努力一扬都成了空,也怪不得用膳时她吃得少。”


    不得劲儿没有了,变成了同情。


    郑离惊略加分析,“西北会有几年不安定,绥王既然决定去戍边就不会轻易回来。”


    “魏大小姐二八年华,要嫁人就得抓紧时间相看,相信她会权衡出利弊,魏家人也会权衡出利弊。”


    像自家大姐和戚家长女这样任性的姑娘不多。


    魏家这样聪明又精明的人家,想来很快就会给魏大小姐寻找到合适佳婿。


    利她利家族。


    郑唯秀对此认同:“他们家不会浪费一个极好的联姻苗子。”


    不可否认,魏家俩姐妹不但容貌出色还很有才气,待人接物大方得体无可挑剔。


    这样散发风采的官家女子,定会有很多人家求娶。


    她们在京都不愁嫁。


    “魏大小姐的心事儿咱俩知道就行,莫要在背后议论了。”


    郑离惊提醒妹妹。


    “我知道这关乎魏家大姐的名声,我不会跟别的人说的。”


    她连三姐都没说。


    “嗯,咱们也谈论到此为止。”


    “好!”郑唯秀坐了一会就回去歇息。


    妹妹走后,郑离惊自己一个人在院子里静坐了一会。


    俗世繁杂,世人多欲望。


    求而不得生苦怨,佛道皆有戒。


    警之。


    静坐冥思一阵,才神清气爽的起身去炼符。


    炼好符箓,又从药袋里取了包金创药粉,倒入一个小瓷瓶。


    并用油纸封好两颗丹药装入小木匣。


    然后交给冬葵,“明日你跑一趟绥王府,把这些交给王爷,就说我祝愿王爷携功凯旋归来。”


    “是,奴婢明日一早就去。”冬葵收好符箓和药瓶药匣,才伺候主子梳洗。


    第二日,她把东西送到绥王府。


    绥王在看着亲卫整理即将出行的行囊。


    看到她拿了东西来,把准备好的两千两银票交给她:“这是本王给二大师的布施银,本王多谢二大师赐符赠药。”


    冬葵哪敢收,她退后两步躬身道:“小姐吩咐过奴婢,若是王爷布施,只可收百两银,不可多收。”


    绥王听了有些无奈,让人把银票换成十张百两面额的银票。


    然后抽出一张给冬葵:“这是给二大师的布施银。”


    冬葵乖乖的接了。


    绥王把余下银票又递了过来:“这是本王捐给岳山草堂的善银,你代本王交给二大师代收。”


    “这......”冬葵愣住。


    这不还是给出了两千两银子吗?


    虽然一千九百两说是给草堂,可自家小姐现在没有代收善款的意思啊!


    “给你就拿着,按本王说的告诉你家小姐,她不会斥责你的。”


    绥王把银票塞给冬葵,就让人送客。


    冬葵只好拿着两千两银票告退,“奴婢替岳山草堂的孤儿叩谢王爷仁心关爱。”


    她跪地磕了头才起身离开。


    结果走出三丈远才想起还有话没说。


    于是她扬声告诉绥王:“奴婢忘了传达了,我家小姐说祝愿王爷您携功凯旋归来!”


    正要回屋的绥王定住脚步,俊朗挺拔的身形转身回望。


    那婢女已经匆匆离开,消失在转角处。


    他细品着二大师的祝语,星眸如深海,暗流涌动。


    折成小三角的平安符被他紧紧攥在手心。


    片刻后,嘴角弯起弧度,舒出一口长气。


    他知道,去西北戍边 是一个再正确不过的决定。


    不管是为己,还是为国。


    或为一句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