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花节,阶层分明

作品:《让开,本小姐要继承山门做老祖

    “夫君......” 喜极而泣的戚芮溪看到丈夫,更是激动。


    不顾婆母和小姑子在场,她站起来就扑到丈夫怀里又哭又笑的告诉他:“我怀上了,怀上了!”


    郑绍君不明。


    什么怀上了?


    他看向母亲和妹妹,发现她们都笑着看他。


    这不像是坏事的模样。


    这下子脑子才激灵了一下,意识到妻子在说什么。


    怀上了,是怀上了孩子!


    他难以置信的抱着妻子,抖着嘴角再看母亲。


    母亲含泪对他点头。


    再看向妹妹,妹妹也对他认真点头。


    确凿无疑!


    他倏然抱紧了妻子,一张挺俊的脸聚成了团的呜呜呜哭了起来。


    巨大的欢喜,让他男儿有泪如泉涌。


    “我有后了,我有后了......”


    他竟然要有后了,他竟然真的能有后!


    他激动地抱着妻子,夫妻俩都哭得稀里哗啦。


    畅和园的丫鬟婆子知道主子喜极而泣的缘由后,扫把抹布绣花针都一扔的欢呼起来。


    郑离惊连忙对他们竖手指。


    让他们先不要张扬出去。


    众人急忙捂住了嘴,把欢喜藏在弯起的眉眼里。


    替世子和少夫人高兴。


    等武安伯知道这消息,直接扛大刀到练武场耍了一场虎虎生威。


    然后从自己书房里掏了掏,掏了块祖上传下来的玉牌,小心翼翼的装起来。


    等将来给孙辈做个见面礼。


    他也就这点东西能拿得出手了。


    二月十九到二十一,是杏山杏花节。


    因着是京都山景,游人如织。


    难得休闲,郑离惊欣然与家人一同前往杏山赏花。


    一起的有郭家舅母,还有瑾王妃和善若。


    三家人作伴,喜乐融融。


    瑾王妃虽然还未与女儿去郭家拜访过,但跟邬氏已经熟识。


    没有娘家人走动的她,把邬氏当年长姐姐看待,相处得甚为融洽。


    这让善若安心又暖心。


    因着头上的伤还没完全好,缺了点长发遮盖,她戴着一顶漂亮纱帽来出游。


    与挂着断手也要游玩赏花的郑唯秀成了难姐难妹。


    两人一见面就笑着说等养好了伤,要一起练习骑马。


    郑唯荷的伤基本好全,脸上扑点淡粉就能遮掩伤痕。


    善若没看到安哥儿,知道他是去了吕家学艺后,很是高兴。


    “安哥哥如愿以偿,这回他开心了。”


    她知道元宵节后,安哥哥就想着拜师学枪法。


    暗暗念叨了好几次她都听见了。


    鉴于大表姐心窄,安哥哥忍着没有在家人面前提及。


    这次没看到爱参加花宴的大表姐一起,她稍有纳闷。


    悄声问师姐,才知道人已经被送去凌云观清修。


    她眨眨眼的低声问:“又犯了错?”


    “嗯,犯了大错,该去道观思过一下。”


    郑离惊没瞒她,把事情告诉了她。


    善若听后撇嘴:“真没良心!”


    活该被送去道观清修。


    她跟师姐从小在道观长大,能吃得了那里的苦。


    大表姐那样的傲娇人儿,肯定受不了。


    受不了才好,要不然不知自己身在福中不惜福,都不懂感恩。


    “对外说她受了风寒,在家歇养,等过些日子我回岳山就说她跟我去了岳山,如此就可名正言顺的让她留在岳山清修。”


    善若听了点头:“名山大川,流连忘返也是有的。”


    凌云观就有进香的香客,流连忘返,然后一住就是几个月。


    为了能在凌云观住得清净舒适,那些香客布施最是大方。


    观主也欢迎她们。


    大表姐观主也会欢迎的,还会特别“欢迎”。


    善若嘿嘿嘿的笑了起来。


    郑离惊也心知肚明的笑。


    大姐确实该吃吃苦,也该知道没有围着她转的世界,是长什么样。


    正与郭氏邬氏聊天的瑾王妃,瞧见女儿在捂嘴笑。


    不禁笑道:“我家念念只要看到她师姐就开心。”


    郭氏看过去,接上一句:“我家宁儿看到她师妹也开心。”


    邬氏不甘落后:“我家外甥女看见我家义女,那是一拍即合。”


    这话让三人都哈哈哈的笑了起来。


    倒引得几个孩子都望过去,好奇大人们在说什么如此好笑。


    她们这一行人,出行虽然已经尽量低调,但还是有认识的人发现了她们。


    先是认识邬氏的官眷走过来打招呼。


    作为国子监博士太太,邬氏与一些丈夫同僚的太太认识。


    而小官官眷多数都见识有限,并不认识伯夫人和王妃。


    瞧着郭太太与两位气度不凡的妇人在一起,不免心生羡慕。


    想着趁机认识认识,好拓展圈子。


    随行的姑娘们也想跟几位看起去气质超然的同龄人认识。


    赏花节本来就是便于交际识友的时机。


    但半夏一句:“郡主,您汗湿了,换块帕子擦擦吧!”


    让凑过来想要同游的人都惊住。


    郡主?


    郭太太竟然是与郡主同游?


    她们知道郭太太来自西北的世家大族,但并不知她在京都的人脉。


    见到她能与郡主一起,再瞧慈爱的为郡主擦汗的绝美妇人,便知不是寻常贵人。


    不由得激动又惶恐。


    邬氏只能道出王妃和伯夫人的身份。


    这天差地远的身份差距,让几位小官官眷不敢贸然同游了。


    见礼后纷纷告退。


    那几个姑娘有些遗憾的立在路旁,躬身相送。


    瑾王妃对邬氏送给女儿用的婢女很是满意,这眼力劲要得。


    她们三家是因着极深的机缘才能一起共游赏花。


    尚未培养出默契前,需要摒弃些多余打扰。


    别说跟邬氏认识的那些官眷,就是认识她这个王妃的宗亲和勋贵夫人贵女,她也婉拒一同游玩。


    她本就不是个热衷交际的人,不会消耗精神跟无关紧要的人应酬。


    刚好善若也不想有生人插进来跟她抢师姐表姐。


    是以这对母女最先有了默契。


    谁来挡谁,见过礼后就退下吧,各赏各的花。


    郭氏看她们这样,也婉拒了与自己认识的人同行。


    别人来过杏花节都有着种种打算,或拓展交际圈,或为儿女相看人家。


    她们这些人,才算是真正的赏花踏青,无事一身轻。


    只图风景入眼心情愉悦。


    郑离惊乐得没人打扰。


    她也不想应付那些见到她不是求符就是想算命的妇人。


    好不容易休闲一日,她不想做二大师。


    只想做普通人。


    如今她已经很理解五师兄当年夜逃出京的无奈。


    远处瞧见了武安伯夫人的戚母,拉着大女儿躲了起来。


    “你还是安分点别招人烦了。”


    戚母心虚,不敢让亲家母看到自己带着大女儿出来赏花踏青。


    上次小女儿归家吃百日宴,闹得太不愉快,至今都还没消气。


    亲家对他们戚家也不复客气,上去打招呼是自找没脸。


    结亲结到这份上,她也觉得心苦。


    打扮得娇艳出众的戚芮蓉,斜了眼独占一处观景台的人,撇了撇嘴。


    对母亲的话很是不满,“当我稀罕见她们似的。”


    她还嘲笑,“都不能出门来玩的卑微,你还当她真能给戚家带来好不成。”


    没看到小女儿跟着她婆母出来赏花的戚氏,心生气恼。


    二月杏花节是个大节,京都哪家不出来赏花踏青。


    武安伯府的女眷出游,居然没自家小女儿的身影。


    可见她在伯府中的分量有限。


    那女婿的身体可不像伯夫人,治好病就能好。


    那是自小就破败的躯体,只怕有个二大师也无济于事。


    想到女婿一死,小女儿就是个孤寡妇人。


    身在显赫的武安伯府也没什么好盼头。


    戚母不由丧气。


    小女儿没指望,眼下的大女儿她是舍不得送回老家。


    只盼此次花节能给她相个好人家,嫁个佳婿也不枉她偏疼她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