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震怒,反常有妖

作品:《让开,本小姐要继承山门做老祖

    恭王是二皇子,大皇子夭折后,他就是众多龙子中最年长的皇子。


    在嫡出的瑾王伤残后,恭王成了太子人选呼声最高的皇子。


    但皇帝对立太子之事搁置不议。


    这些年倒也少有人再提及立恭王为继的话。


    比武安伯略小几岁的恭王,看到他们父女俩匆匆入宫,不免脸生惊讶。


    “你们怎这时辰入宫,可是出了什么事?”


    看到他,父女俩都暗道巧了个大巧。


    武安伯还算淡定的回应:“陛下传召,臣还不知是何事。”


    把主动入宫说成被传入宫,就是不想回答恭王所问。


    恭王听到是陛下传召,果然不多问。


    “本王先行一步。”恭王要赶在宫门关之前出宫。


    迟了,就要写道阐明滞留原因的折子了。


    出了宫的恭王,询问宫门守卫:“武安伯是受召入宫?”


    守卫愣了愣,老实回答:“是持令牌入宫觐见。”


    恭王微闪了眼眸,武安伯为何要说谎?


    心头起疑的恭王,不免神色不虞。


    听到武安伯和其女入宫求见,还在批折子的皇帝笔画一歪,写丑了一个字。


    这个时辰,这两人来,怕是没啥好事。


    打算等会回后宫陪某个妃子用膳的皇帝,心头微叹,吩咐内侍:“传见。”


    作为大晋君王,心烦事多也不能闭目掩耳。


    进入御书房,父随女同获免跪待遇。


    “陛下,臣有要事禀报,事关重大。”武安伯偷偷瞄了眼天子的神色,说得小心翼翼。


    皇帝一听事关重大,心里就果然一声。


    随即沉声挥退其他宫婢,只留最信任的杨公公在侧伺候。


    “说吧,何事如此郑重。”


    武安伯说前半段:“此次臣送外家出京回凉州,本打算送他们到宜化县就回转,因着臣的岳母实在伤情不舍,多送了一程到山原县才分开。”


    “没想到会在山原县遇到丁忧在家的旧属赵良,赵良并非是偶遇臣下,而是一直在暗等可靠官员路过,以便密告山原县有人利用大量旧兵器私制武器之事。”


    皇帝听到山原县有大量旧兵器脸色就沉了。


    再听私制武器,顿时就联想到以死证清白的吕将军。


    不由卷紧了五指。


    武安伯暗提了心继续说道:“臣听说了此事,不敢轻信也不敢大意,为了不惊动人,佯装如常回京,然后让我闺女暗中跟随赵良入山去查探核实。”


    下半段由郑离惊补充:“臣女跟随赵良去了伏牛山,本以为查探不难,结果发现伏牛山有高人设立了法阵,该法阵可绞杀闯入者,有座天坑防护极其森严。”


    皇帝听到这里已知不寻常。


    没有大图谋,何须如此做防护。


    “臣女避开法阵,登到天坑顶潜伏观察,发现天坑里头不但有人在冶炼各种武器,也在冶炼矿石,而矿石都是从天坑里的山洞运送出来,臣女怀疑那处山脉暗藏铁矿原石。”


    “你说什么,山原县有铁矿藏?”皇帝惊得倏然起身。


    “是,臣女亲眼所见,有人从洞穴里背出一筐筐赤灰色的石块,有匠人在打碎那些石块进行冶炼。”


    皇帝听得惊怒在脸。


    不大聪明的武安伯,获取的信息有可能不准确。


    但他这女儿亲自去查核过,事情就很难有假。


    他知道姑太这弟子的眼神儿,是无人能比的犀利。


    获知此等大事,皇帝气得脸色都发青。


    私制兵器不算,还藏矿开矿,山原县的官员真是胆大包天!


    不对,能让山原县官员胆大包天的人才是最可恶。


    几乎在瞬息间,皇帝已经想到许多。


    想得越多,脸色就越难看。


    “山原县的县令是何人?”下面的官儿太多,气晕脑袋的皇帝想不起来管山原县的是谁了。


    脑装千百官员名字的杨公公,适时提醒:“是进士出身的唐永锦。”


    皇帝在脑里扒拉了一遍,对唐永锦无甚印象,就知道山原县平平无奇。


    要是有突出之处他会有印象。


    不起眼才能不引人注意。


    皇帝意识到自己被蒙骗得厉害。


    郑离惊看到皇帝把重心放在唐县令身上,连忙说道:“山原县的县丞方时儒通身恶孽,甚为奸猾。赵良说这县丞是山原县最大豪富之户,财富堪比京中大世家,而方家发家只有六七年时间。”


    唐县令到山原县任职未足三年,显而易见是中途入局。


    皇帝听了此话,还有什么不明白。


    他至少已经被蒙骗了六七年时间。


    这六七年时间,得做了多少铁器来牟利。


    最重要是,他们私制的武器是流向何处?


    大晋军队的武器更替,都有记录。


    若是军器司掺和到其中,问题尚属牟钱财之利的范畴。


    若不是军器司私下牟利,而是流向别处。


    比如有人蓄养私兵,需要大量兵器。


    如此一想,皇帝脑门突突直跳。


    他一掌拍向案桌,怒骂:“可恶!”


    “陛下息怒,您可别伤着自个啊!”杨公公看到天子拍桌子拍到手颤,不由惊呼查看。


    皇帝一把推开他,怒道:“传瑾王,传刑部尚书即刻来见朕!”


    这么大的事,藏了这么多年居然都没人发现,皇帝气得肝疼。


    一个个的,都干什么吃的。


    是不是要等到有人带私兵造反,才会让他这个皇帝知道。


    “陛下息怒!”武安伯惶恐劝解:“此事还算发现得及时,陛下莫气伤龙体。”


    “朕如何能不气?”


    皇帝盛怒:“私制兵器,私采矿藏,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除了造反谋逆,能作何解释?”


    武安伯不敢回这话。


    即使真相是如此,也不是他这个臣子能轻易附和的话。


    “这是嫌朕的日子过得清闲,都暗中搞事,置社稷安稳于不顾,一个个的都不安分。”


    前有前朝欲孽兴风作浪,今有臣子暗藏祸心。


    前朝余孽那些罪犯都还未处置干净,牢狱都还未空出来,就有人等着填补进去。


    他这个天子,并无杀戮臣子的爱好。


    偏偏有人要往铡刀下钻。


    皇帝震怒,要立马召见刑部官员,速查山原县。


    郑离惊摸摸药袋,她带了两颗清心丸,可别不够用。


    被召见的瑾王和刑部尚书匆匆赶来。


    看到武安伯父女俩都在御书房,瑾王不由惊讶。


    前两日他想着找二大师喝茶谈事来着,结果得知她送亲出京还未回来。


    没想到却在这御书房见到人。


    他不由半提起心。


    反常必有妖,这是又出了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