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挖掘炭窑

作品:《荒野社畜:被迫在异星007造房

    土窑外壁的温度已经冷却了,李知远拿起工兵铲,小心的撬开土窑顶部的封泥。


    温热的气息夹着灰尘扑面而来,他眯起眼睛等了几秒钟才凑近查看。


    窑内的陶瓦整齐排列着,表面泛着均匀的红色。他伸手摸了摸最上层的瓦片,触感坚硬中还带着一些温热。


    “成了。”李知远转头对苏雨棠说,“这窑瓦片的质量比上次还要好一些。”他开始往外搬运。


    苏雨棠接过瓦片,仔细检查每块是否有裂纹,再平铺在旁边的空地上。


    两人配合着清空三座土窑,总共收获四百多块完好陶瓦,小心翼翼的把这些陶瓦全部搬运回阴干棚的空地上。


    李知远便来到土窑这里,蹲下来开始检查窑壁:“得把内壁破损的地方补一补。”他用湿泥混合碎陶片,仔细填补窑内裂缝。


    苏雨棠则去小水沟那里打水,把修补处淋湿防止干裂。


    等到10点多,两人终于把三个土窑全部修补完好。


    李知远找来了不少的干柴放进窑炉里,点燃了木柴,用大火将修补后窑炉再次烧制定型,防止修补的地方脱落。


    中午简单吃过午饭,他们开始往土窑里码放烟囱陶坯。李知远把阴干好的陶坯竖着排列,每层之间用碎陶片隔开。


    “这样受热均匀些。”他边说边调整角度。苏雨棠数了数数量:“三座窑刚好能烧完所有烟囱坯。”


    看着土窑重新封口点火,李知远擦了把汗:“这边就交给你了,我去挖炭窑。”


    他拎起工兵铲、柴刀和水葫芦就往营地西面的山坡走去。


    这里比他爬上山崖顶部的地方还要远一些,而他们挖出的小水沟里面的水,也流经这里,正好也省下了他来回取水的麻烦。


    这块地方,就没有营地附近那样陡峭了,山坡上长着不少桦树和松树,还有不少不知名的灌木,李知远选了块背风的平地。


    这个山坡最下面的地方比较陡峭,差不多有一人多高的地方就是一块不小的缓坡,差不多有十几平米左右。


    最让李知远满意的地方就是这里的土壤同样是黏土,虽然土质没有水潭边那边的好,但是足够结实,方便塑形不说,还能承受窑体的重量和高温。


    上面缓坡的植被稍微少一些,李知远先用铲子划出一个直径两米左右靠近山坡陡峭一面的圆形区域,用柴刀把地面上的灌木和野草清理干净,就开始往下挖掘。


    差不多两个小时之后,李知远就挖到了一米三左右,他停下来喝了口水,然后用铲子在坑壁上刻了几道标记,“这里是烟窗口。”


    李知远就在标记处开始挖掘烟囱,这烟囱的大小差不多在半米见方,是一个正方形,不过是从下面往上逐渐缩小了口子。


    烟囱的最底部和窑洞的坑底齐平,等烟囱挖好之后,他又在对面的位置距离坑底一米多高的地方做了标记,“这是通火口。”


    此时窑坑半米多厚的外侧就是这个山坡比较陡峭的那一面。


    他从做好通火口标记的位置,斜着向下挖掘,和地面差不多有80度的角度,直径大概有十公分左右的一个圆形孔洞很快就出现了。


    斜向下往出大概差不多的距离之后,李知远跳出窑坑,来到了山坡底下,就在比窑坑稍微低一些的地方开始挖进火口。


    往里面挖出三十来公分后,就挖到了刚才的斜着向下的通火口。


    做完这些,李知远想了想,转身回到了营地,和苏雨棠打了招呼之后,在营地中找出了十来块之前剩下陶土砖放进背篓中带了过来。


    用挖出来的黏土加上水,又切碎了一些干草混合之后,他回到了窑坑里,在烟窗口和窑洞之间用陶土砖砌好,把窑洞和烟窗口分割开来。当然,他没有忘记在窑坑底部留出了一个宽20公分高十来公分的出烟口。


    最后,他又在出烟口和对面的进火口相对的窑坑底部挖出了一个几公分宽的坑槽,这是预留出来的水槽。


    因为湿木柴水气重,必须要在这里留一个水槽,他用用硬木棍把这个水槽打通到外面的进火口处。


    做完这些,他就爬了上来,在附近的树林中砍了一些弧形的树干,摆放在窑洞的上面。然后铺上了一些树枝,上面又盖上了枯草和树叶,然后就在上面铺上刚刚挖出来的黏土。


    这些黏土的湿度刚刚好,用力一捏就形成团状不会散开,如果黏土的湿度过湿,就容易垮棚,湿度干了上面的棚顶就不紧,不够结实。


    直到铺了差不多将近三十公分之后,李知远就用手腕粗的木棍用力捶打,从上面打到下面,包括周围都进行了捶打,直到把窑棚打实才结束。


    然后李知远又来到了进火口的东侧,按照之前测量好的位置开始挖掘窑门。


    他先把预留窑门附近的土都挖掘开,直到留出了一片大约十来平米的位置,然后就开始往窑洞内侧挖掘窑门。


    这窑门的高度大概在六七十公分左右,差不多刚好能让李知远蹲着走进窑洞,这里就是装柴和取炭的地方。


    直到太阳偏西的时候,炭窑终于基本成型。


    李知远把挖出的土堆在窑口旁拍实,做成挡风墙。最后检查了一遍通风道,他满意地点点头。


    这个炭窑的深度足够容纳两立方米的木料,烧出来的炭应该够用一阵子。


    回到营地时,三个土窑正冒着青烟。


    苏雨棠坐在旁边看着火候,见他回来立刻站起来:“炭窑弄好了?”


    “嗯,明天应该就能装木料了。”李知远蹲在土窑前看了看火势,“烟囱烧得怎么样?”


    “火候很稳。”苏雨棠指着窑口,“按现在的温度,估计到今天午夜应该就能熄火。”


    李知远点点头,“趁天没黑,我去把之前砍好的木柴拖一些回来。”说完,他拎着柴刀就往树林走去,前几天他已经砍伐了一些硬木,这次顺着系统地图,很快就来到了目的地。


    削去枝杈,用藤蔓捆成捆。他便拖着木料回到炭窑旁,此时天边只剩最后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