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蒋明兰与李德全2
作品:《各样的太监文》 尚食局后院的小库房附近,明兰正带着两个小宫女清点新入库的干货食材——香菇、木耳、笋干等。
阳光透过高窗洒在麻袋上,空气中弥漫着干燥的菌类香气。
她仔细核对着清单,声音清晰而平稳:
“......香菇上品一百斤,次等五十斤;木耳上品八十斤,次等..…..嗯?”
她顿住,发现次等木耳的数量似乎对不上,微微蹙眉。
“明兰姐姐,怎么了?”小宫女问道。
“次等木耳的账目似乎有出入,少了十斤。”明兰指着账册,“把入库当值的张内侍叫来。”
小宫女应声而去。
明兰低头继续核对,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恰到好处地响起:
“蒋典膳?真是巧了。”
明兰抬头,只见李德全正站在月门处,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
他已换下了初见时那件青帖里无补的常服,穿着一件更正式些的靛青贴里,胸前隐约
可见鹭鸶补子的轮廓
明兰了然—— 他虽是从六品,但已有资格缀补,地位在升啊。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他手里拿着一个卷轴,像是公务在身。
“李公公。”明兰放下账册,彬彬有礼地打招呼,“您来尚食局,可是御用监有何吩咐?”
她心中警惕,这里并非御用监常来的地方——还是看着便是如此前途无量之人
“哦,无事无事。”李德全摆摆手,走近几步,态度自然,“是掌印公公让给内官监送份图
纸,路过此处,闻见这干货香气,倒想起家乡的味道了。”
他目光扫过那些麻袋,眼神带着怀念,道:“尤其是这笋干,冬笋晒成,炖肉最是鲜美,在扬州时,家母常在冬日做这道菜。”
他刻意提起将话题引向乡情啊,明兰心中微动,否则他怎么十天半个月后忽然到这里莫名其妙提了一嘴,早干嘛去了?
但她面上不动声色:“李公公说的是。宫中虽好,这些家乡风味却也难得。”
“正是!”李德全语气更热络几分,“说来惭愧,入宫十年,许多家乡的味道都模糊了。今日偶遇姜典膳,倒勾起不少回忆。”
他话锋一转,“不知姜典膳可还记得‘四美
斋’的酥糖?那芝麻香气,甜而不腻…...”
明兰答道:“自然记得,那是扬州老字号,孩童时难得能吃上一块。”
李德全眼中笑意加深,像是确认了什么。他从袖中变戏法变出一个小小的油纸包,递了过来,:“说来也巧,前日托采办的同僚从宫外带了些小食,恰好有这‘四美斋’的酥糖。宫中扬州同乡不多,姜典膳若不嫌弃,便请尝尝,也算...聊慰乡思?”
明兰看着那包酥糖,心思飞转。
接受?等于默许了他这种私下的、逾越规矩的“同乡情谊”,日后他若有要求,便不好推拒。
拒绝?显得太过不近人情,可能得罪这个看起来正在上升期的同乡,且他姿态做得十足,理由也冠冕堂皇。
算了,只是一包小东西罢了,又不是甚么奇珍异宝。是她太提防了。
李德全脸上的笑容未变,看着她接过酥糖并道谢,他道:
“姜典膳太客气了。一点家乡小食,不值得什么。”
他转而问道:“方才见姜典膳似在核账?可是有何难处?德全在御用监也管些物料采买,对账目略知一二,若有能帮上忙的地方.…..”
他提到“御用监管采买”是何意?
他可能掌握物资渠道,未来可能利用这个做文章,莫不是要在食材上做手脚构陷她,或者反过来帮她解决物资问题?
明兰心中警惕,面上却带着为难:“多谢李公公好意。只是些寻常账目核对,尚食局份内之事,不敢劳烦公公。”
恰在此时,之前去找人的小宫女带着张内侍回来了。
明兰立刻借机脱身:“李公公,奴婢还
有公务在身,失陪了。”
她福了福身,态度恭敬却带着不容挽留的意味。
李德全也顺势道:“姜典膳请便。公务要紧。”
他看着明兰转身,带着小宫女和张内侍走向库房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