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残章2
作品:《一篇世界观仅存在于作者脑海的世界》 那是冬纪221年,进入永恒之冬的第221年,0号地下城,第221次碰撞就要来临,幽灵计划已经走到了尾声,正星作为最后的5个个体,走进了冬眠仓,11年的培训,让他忘记了自由,忘记了基地外的一切,父母,朋友,他所爱的一切。他的大脑里,只有知识,历史与战略。他被给予,一个15岁的年轻人难以承担的责任,到未来,发扬璃文明,来到那个和平的年代,生存下去。
“我会给你们带来和平!晚安,孩子们,当你们醒来时,一定能看见明媚的阳光。”将军的语气中,充满了坚定,然而孩子们所不知道的是,他是星际舰队的最后一名长官。
冬历纪年221年,12月25日,圣诞节,221次碰撞降临,火红的星球缓缓升上了天空,将军回到指挥部,看着世界地图,几乎整张地图都被涂成了红色,这是一个个沦陷的行星基地,埋着他战友的尸体,经历了182年的抗战,他作为地平线计划的一员,在璃文明最需要的时候苏醒,迎接末日,他离别了奋战多年的战友,走向黑暗的未来,大屏幕上,一颗颗星星从泛着红色晚霞的地平线上升起,那是从几百万公里外发射的导弹,高速向地表飞来。
“所有干员起立。”
会议室的三十余名将领站了起来。
“同志们,夜晚降临了,前几年,我们因为在星球的背面,损伤不大,但今天,我们将与敌人正面交锋。
这必定是一场苦战,我们中,可能没有人能看见明天的太阳,没有机会在战火中幸存。
我们是从黑暗中出生的孩子,300多米以下的地下城,能感受到地面的余震,核辐射在地表蔓延,整颗星球寸草不生,昔日的繁华,昔日的奇迹,都是一片废墟。连自动构建的太阳能板,都会在每年的12月25日,损伤98%以上,能源危机早已是家常便饭。我们生活在恐惧之中,生活在战争当中,我们也必将向死而生。
幽灵计划的5名孩子已经进入了冬眠仓,迎来漫无边际的长夜,而我们,将为他们,为我们的下一代,带来光辉灿烂的春天!
根据geo统计,本次飞来的导弹共计90139 98198 77发,其中以核弹为主,烟弹为辅。(指难以降下的微粒,对呼吸道有极大损害,会污染地下城的空气,同时反射阳光,极大地降低太阳能发电的效率。)预计降落在200公里内的有138091发,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守住这片21平方公里的土地,无论花多大的代价。”
人们走出了地下城,回到了地上,天上的星星更亮了,那是与大气摩擦时发出的火光。
“209发导弹进入反导弹系统射程,帷幕系统启动,开始发射对应的反导弹。”将军坐在地面指挥室里,手上的戒指闪闪发光,这是战争开始的前一年,他和她的订婚戒指。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空气中弥漫着秋日的气息,他和她在一棵枫树下相遇,几年后,他在这里,从他们遇见的那棵枫树下求婚。按着约定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他很快赶到了那片枫林。然而,第一次战争的导弹悄然降临,夺走了她。冬历39年12月25日他参加了她的葬礼,带着这枚戒指,和他们的毕业论文,走进了冬眠仓。待他苏醒之日,世界上第一台质能发动机,那个论文上的图纸,成为了现实。
“3829枚导弹进入可攻击范围。”
“通知1~298号炮台,分配击落信息。”
“信息发送成功。”天空慢慢明亮了起来,如烟花一般,红与黄的光亮覆盖了这片土地。
“广播通知所有干员佩戴好呼吸过滤系统,将能源传输调到最大。”
“所有干员已完成指令,抵达能量阀值。3829枚导弹已成功击落,剩余数量134053枚,预计无法完成目标,原因,能量不足,储备剩余:32%。”
“打开所有能源收集设备,吸收核弹释放能量。”
“指令已完成,本站所有199328台设备已成功打开,将能源供应至中枢系统。”
“4921枚导弹抵达攻击范围,1~298号炮台开启,反导—帷幕系统已抵达阀值。”
“开启299~300号中心炮台,向密集处释放火力,按链式反应波及顺序攻击目标。”
“指令已完成。”地平线被升腾的蘑菇云所覆盖,地面开始震动,塔基上的尘土飞扬。
“自动检查系统开启,扫描是否存在设备损坏。”
“指令已完成。”
“下发广播,在1分钟内关闭地下城供电系统。”
“指令已完成。”
“警报,4921枚导弹中有9枚成功到达地表,其中有核弹1颗,坠落在边疆5区,12点方向168公里处。烟弹7颗,分别落于边9,边13,边3,边23,乡2,镇8,县5,219,128,221炮塔损坏,伤亡12人。”
“7105枚导弹正在降落,预计无法完成目标,建议缩小保护范围至150公里。”
“设置分级,优先级排列:100公里内,150公里内,175公里内。”
“确认,优先级排列:100公里内,150公里内,175公里内。”
“确认。”地平线早已是一片殷红,这辈子他做错了许多事,但这一次,他绝对不会后悔。
“校正,剩余导弹数量为72626.”
“边疆1~58区,发布疏散警告。限时两小时,抵达镇1~9区,乡1~27区,限时1小时,抵达镇1~9区。”
“指令已下达。”
“穿云箭准备发射,设定高度20000米。”
“穿云箭准备完毕,将在168秒内抵达目标高度。期间,导弹不得与穿云箭接触。”
“301~319号炮塔启动,扫清道路。”
“指令已下达。”
“还剩129秒。”
山的那一头,一枚火箭正冉冉升起升起,穿过了稀薄的云层,载着光的舞蹈,火的战歌。
“还剩76秒,穿云箭抵达导弹密集区。0.022枚/平方米,基地能量剩余20%。能源警告。”
“拆解穿云箭二号,供应能量。”
“指令已下达,预计能量22%,战斗成功率小于10%。”
“还剩34秒,穿云箭抵达导弹集中区,0.117枚/平方米,可以引爆。”
“边疆1~58区中弹129枚,暂无人员伤亡。”星光变得密集起来。
“警告,敌方导弹轨道发生偏移,正向本地区集中,校正导弹数目79223枚。”
“还剩0秒,穿云箭抵达导弹核心区,1.091枚/平方米,引爆成功,清除导弹数目:9238枚。地面人员清理数量:6237枚。剩余导弹数量63792枚。”
“穿云箭三号,四号发射,目标高度:18000米,加速升空。开启炮台320~389,协助作战。”
“指令已完成。”
“穿云箭三号,四号被拦截,共计击毁目标10239枚,30391枚导弹抵达攻击范围。”
“0~500号炮塔全线开启,边疆地区拦截高度设为3000米,175公里内设为1000米。”
“警告:指令确认,边疆地区拦截高度设为3000米,175公里内设为1000米。”
“确认。”
“指令已执行。”
他慢慢发现,导弹开始向边疆地区缓缓移动,原本在市中心的火冠正慢慢偏移。
“压缩空气弹发射,将城区上空导弹向边疆加速推移,撤下边疆所有武力,移至县区。”
斗转星移,10000多枚导弹形成一片火红的围墙。
“边疆地区中弹10242枚导弹,形成新水渠,边区乡区撤退完成。”
“剩余导弹43392枚,能源剩余15%,作战胜利可能性:3%。已有20492枚抵达大气层,其中含有防护导弹298发,保护范围9128枚,毒气导弹3648发,病毒导弹23发,校正,作战胜利可能性,低于0.132%,本次病毒类型为实验5号,袭击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可使血细胞大量死亡,使人进入缺氧状态,发作时间:3天以内。处理办法:高温600度左右。”
“发射穿云箭五号,以病毒导弹为目标,进入穿击模式。”
山的那一头,一颗比先前短小的火箭升起,开始执行它的使命。
“反导系统过载,进入冷却模式,预计完成时间1024秒。”
“缩小保护范围,将175公里改为150公里,1~500号炮台以最大速度开火。”
“校正:剩余导弹数量,31827枚。能源不足。”
“开启聚变炉,号令地下城全体工人开始在L-19-213,L-36-139,L-28-178地区开采岩石。”
“指令已下达,18292名工人已收到指令,并前往目标地区。”
“警告:中枢系统核-9区线路接触不良,正在维修,预计能源损失9%。”
“警告:中枢系统抗震部已达到阀值。”
“警告:镇1~9区地下城存在崩塌危险,抗震部已达到阀值,预计将在一小时内地下城将开始崩塌。”
“警告:277枚导弹已抵达地面,主要袭击地区为城-2,县-3,县-7,镇-9,镇-1。”
“警告:能源供应不足,低于5%。”
“警告:一枚毒气导弹已于落地。”
“全城撤离,保护范围设置为75千米,启动自动指挥。”
“演算完成,指令已下达,预计全城毁灭时间:3小时14分8秒。”
原本淡蓝色的指挥室被黄色笼罩,一切都安静了下来。
将军望着这片黄色的指挥室,静默着,像是在为自己哀悼。
将军走向发射场,来到地下50层,一台单人控制室早已启动。在能源枯竭的情况下,让飞船起飞载走所有人是不可能的,需要外力来补充速度。发射场的地下是一台质能转换机,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以通过吸收物质将其转化为能量将飞船送出去。因此这个发射场一直在向地下延伸,从原来的负1到了负50。但人们所不知道的是,这台机器可以无限向下挖掘,吸收能量,最终成为一台巨型激光枪。
“海拔:-238米,开凿系统启动,进入无限循环。”
慢慢地,发射井开始变色,紫色的光芒从缝隙间流逝,形成一条光的轨道,将一颗颗种子射向太空,形成新的舰队。开始逃亡。“海拔:-589米,所有人员已撤离。”
正当将军走向逃生舱时,地震开始了,井上的岩石下落将逃生舱砸碎。这时,他看见了拂晓前,天上的一个光点。
“计算星球轨道,是否能在此击中。”
“计算完毕,距离最早发射时间还有5分钟,预计可以击中目标。”
“瞄准,最大功率运行,向行星发射。”
“储能中,海拔持续降低。”
“已发送舰队驱散的指令,所有星舰已移至发射轨道外。”
“5,4,3,2,1,阀门开启。”
“隔热窗前的景色瞬间明朗,强光透过窗户,照亮了舰内的每个角落。”
“海拔:-2013米。”
全息摄影开启,将军的士兵头顶,是一片白光,地下,是一片火红。
“质能转换功率抵达临界值,隔热仓开始运行,海拔-10329米。”
远方,一颗星球开始颤抖。闪烁的白光撕裂着地表,冲击波将行星分开,星球的地表开始崩塌。
岩石慢慢流动着,将军开始留下他的遗言。
“致远行人,”
“抱歉给你们这样一个结果,行星保卫战的失误,责任在我,大家要好好的活下去。”
“这颗行星,在30000年以内,将无法居住,我已经为你们设定好航线,前往远方,一个能够让你们安居的地方。”
“你们一定要好好保护这颗星球,守住它。”
“关于一些关键技术的保存,我已经将信息放在了一个安全的地方,在合适的时候,他们会迅速带领人类崛起,使文明的火种旺盛起来。”
“在那五个孩子的大脑中,藏着希望,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他们。”
岩浆淹没了船体,隔热系统运行着,随着海拔的降低,飞船停在了地心。
隔热层破裂,高热涌入船舱,将军化成了一片烟雾,手上的戒指掉在了地板上,陨钻闪烁,连着钨一起,沉在了硅酸盐液体之中。
外部流入的空气迅速冷却岩浆,支撑地壳,内部的岩浆快速聚集,由于岩浆流速的不同,在岩石内又形成了一层“地幔”渐渐的,外壳稳定了下来,质能转换机排空了星球内部剩余的岩浆。远方的那颗星球被切成了两半,又因引力相互吸引,碰撞,变得面目全非。
幸存下来的人们,履行着对将军的承诺,在4087年后,在一个200光年以外的农庄里,唤醒了第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