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并蒂莲花开王府

作品:《朕乃大唐第一帝

    李靖夸大了火器的作用吗?


    这个问题李宽其实是无法回答的。


    因为他不能以他的视角和理解去要求唐代的人去客观的看待一种他们没有见过的新事物。


    不过他不能让李靖给老头子传递错误的信息。


    老头子是个野心很大的人,天知道李靖要是告诉他火器部队组建起来大唐就无敌了,他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可以预见的未来,大唐的对外战争不会少,但李宽并不希望近几年就有牵扯大唐发展的大规模战争出现。


    那种情况对他很不利。


    原因也简单。


    老头子没有支撑火器部队长期作战的物资装备生产能力。


    李宽不怕战争失败,历史证明大唐初期的对外战争就没有失败的。


    但是他怕老头子为了使用大规模火器部队作战,占用他手里的那本就不高的生产力。


    因为朝廷的对外战争影响到岳州的发展,很不划算。


    无论对大唐整体而言还是对李宽个人而言都是如此。


    所以他必须打消掉老头子的所有可能的幻想。


    之前他也在电报里给老头子说过相关的情况,很显然,老头子明显没有理解他在电文里的表述。


    否则老头子就不会派李靖这个无可争议的军方第一人千里迢迢跑到岳州来了。


    老头子应该是更信任李靖的,至少在军事问题上,李宽的可信度远不及李靖这位军神。


    想到这里,李宽原本不想再废话的心思收了起来,开始跟李靖说起火器部队作战消耗的问题。


    他说的很详细,从冷兵器部队和火器部队的消耗对比说起,一直延伸到火器的制造、使用的成本等等,事无巨细。


    李靖刚开始并未把他说的当回事,可听了一会儿之后,他发现李宽说的情况和自己前几日的在苏定方的火器实验部队看到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


    他忽然觉得李宽或许并不是在纸上谈兵,而是对火器部队有着深入的了解。


    “殿下,恕臣冒昧,敢问陛下手中的火器部队规划和战术使用规则是殿下所写,还是李醒所写?”李靖直接打断了李宽的话。


    李宽点头,“我写的,有什么问题吗?”


    李靖闻言,从头到脚把他仔细打量了一遍,眼中闪过一丝的疑惑之色。


    楚王怎么看都是个养尊处优的人,不像是能跟着部队一起高强度训练吃苦的模样。


    火器部队存在的问题如果不是深入部队的日常训练和管理当中很难发现问题的。


    可是再一想火器就是李宽发明的,第一支火器部队就是楚王府护卫队,一切又似乎说得过去。


    但他还是有些担心,问道,“殿下能写出那等详细完善的训练、作战和管理的条文,该是从头参与了火器部队的组建和多次的实战吧?”


    李宽摇头,“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你是怕我纸上谈兵。”


    李靖尬住了。


    你这话说的也太直接了,我都不知道怎么接话。


    李宽道,“你是对的,我就是在纸上谈兵。”


    李靖更尴尬了。


    你小子纸上谈兵还能说的如此理直气壮......老夫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李宽不用他打圆场给台阶,直言道,“李药师,我的纸上谈兵和你理解中的纸上谈兵可不是一回事。”


    “我科学一脉最重实践,可惜我没有那么多的实战机会。”


    “不过我这一脉除了重实践,还对事物的发展规律有深入研究。


    我可以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人员素质、资源状况等情况做出合理的推测分析。”


    “在掌握了足够信息后的科学分析结果不一定百分百准确,但是准确率绝对比依靠经验得出的结论高的多。”


    他几句话直接把李靖绕晕了。


    他当然知道自己就是个半桶水,但谁让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呢?


    楚王就是如此自信!


    李靖琢磨了一下他的解释,顿觉不明觉厉。


    他不能完全理解李宽的话,但他自己就是最顶尖的帅才,知道能将战场上的无数消息进行统筹,作为判断战场情况的依据是一种多么强大的能力。


    楚王才多大,就有如此可怕的信息统筹能力,怪不得十几岁就能自成一派!


    “殿下稍等,臣需要记一下殿下所言。”


    李靖没有再质疑李宽的军事水平,而是开始认真记录他对火器部队相关情况的见解。


    二人谈了足有三个小时。


    李靖似乎忘记了自家二小子挨揍的事情,只顾记录李宽的每一句话。


    他越听越是觉得李宽腹有乾坤。


    李宽除了分析火器部队的一些优缺点,后勤、装备、行军、训练等问题之外,还点评了几句冷兵器部队的优缺点。


    当然,李宽能对冷兵器部队和火器部队的事情信手拈来只是让李靖觉得他不是个草包。


    真正让李靖吃惊的是,李宽有一套完整的对火器部队发展的规划和理论。


    李宽在给皇帝的资料里只是粗浅的写了火器部队的使用、战术和训练方式,并未提及太多相关的其他信息。


    李靖听过他的讲述,再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以往的经验得出结论——


    在楚王心里,火器部队早已不是什么实验部队,而是一支从理论道实战都能拿得出手的全新军力!


    “魏征说楚王有师承,如今看来他的话不假啊!”


    李靖很想问问到底是哪个不世出的军事奇才能教出楚王这种学生。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问,别院里便是一阵的鸡飞狗跳。


    闻乐慌慌张张的跑进来,“殿下,青夫人要生了!”


    李宽闻言,直接从椅子上跳了起来,骂道,“娘的,还不赶紧送后山,你不去安排,跑这来干蛋!”


    闻乐焦急道,“来不及了,医生说孩子马上要出来,不宜搬运啊!”


    一听这种情况,李宽哪还顾得上李靖?


    他来不及送客便急匆匆的跑去后宅了。


    闻乐已经打了电话给后山的医疗队,让他们派接生的医生和护士过来,顺便带防止难产的器械和药物过来以防万一。


    不过楚王府老三的性子太急了。


    没等后山来人,李宽刚到后宅不到十分钟,相里青的卧房里便传出来新生儿的啼哭声。


    后宅所有人都惊讶于相里青生产过程之快的时候,卧房中再次传出一阵婴啼。


    又过了五分钟,郝夫人和武顺一人抱着一个襁褓出来。


    郝夫人笑着朝李宽道,“恭喜殿下弄瓦之喜!”


    “青夫人生了一对小县主呢,母女平安!”


    “天降并蒂莲花,此乃兴旺之兆啊!”


    李宽还没反应过来,周围的其他人纷纷朝他行礼恭贺:


    “恭喜殿下喜得贵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