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穷快乐
作品:《被公司辞退,我的情报每日刷新》 赵砺峰是个非常正直的官员。
嫉恶如仇,最憎恨的就是这些腐败分子。
他会给赵恒元好脸色就怪了。
更何况,早上何有文还跟他透露了赵恒元有协助走私的嫌疑。
他就更不可能给他好脸色了。
…
赵恒元挂断电话后,脸色阴沉。
只见他从自己的公文包里面拿出了一部黑色的小手机。
开机解锁之后。
赵恒元从通讯录里面翻出了个号码。
手机轻轻点击了拨打键。
没多久,电话就被接通了,里面传来了一道沙哑的声音。
“赵市长,好久没有接过您的这个电话了,这次有什么吩咐?”
“悦遇酒店7003-7006室住了几个人。”
赵恒元的话说到一半就戛然而止了。
“什么身份?”
“省里来的。”
“好!我知道了!”
两人只是简单聊了几句,外人听起来可能都会觉得云里雾里。
但是赵恒元眼神中流露出的寒芒。
预示着这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挂断电话后。
赵恒元走到窗前,点上烟,重重地吸了一口。
上次自己处境这么被动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是在某个基层单位担任小领导,亦或是某次晋升途中遇到的凶险。
吸进去的烟气在他的肺里面过了一圈又缓缓吐了出来。
不过这都不重要了。
明天开始,自己的麻烦就都解决了。
...
樟城秀林村。
陈肃跟李初夏在家里初定了要在村里办理食堂的规划后。
从村书记周洋那里拿到钥匙。
两人来到了村里的供销社旧旧房子,考察了起来。
陈肃对这座房子的内部构造还是停留在很小的时候。
打开大门后。
一股潮湿中带着些许霉味的空气扑鼻而来。
陈肃赶忙伸手帮李初夏把鼻子捂上,把她拉到了一旁。
“我先进去看看,你等这味道淡一些了再进来。”他小声叮嘱道。
“哎呀,我没这么娇气的,这就是房子太久没开了而已,没什么关系的。”
“那也不行,你过一会儿,再进来,乖!”
陈肃伸手摸了摸李初夏的脑袋。
李初夏调皮地吐了吐舌头。
“大惊小怪!”
嘴上虽然这么说,她的心里却比吃了蜜还甜。
最后,她还是乖乖地站在门口。
好几分钟后,陈肃在里面喊了,她才迈步走进去。
这种供销社的老房子她还是第一次见过。
四周略微发黄的白墙、一块块规则的红色正方形老式防潮地板砖。
硕大的空间里面只有两盏昏黄的灯。
空间的话大概有八十平米的样子,足够容纳几十号人一起用餐。
“这里拿来当食堂的话,倒是可以,位置足够宽敞,就是到时候做饭做菜,要在什么地方做?”李初夏问道。
“这个简单,后面的那块地也是村里的,后续在上面盖个厨房就行,至于这个剩饭剩菜,村里家家户户几乎都有养鸡养鸭,处理起来也方便。”
“那我们需不需要给里面装修下?”
“墙壁是可以刷白一些,再换几盏功率大一些的灯泡,桌子的话,村里也有,不需要再采购了。”
“地板砖要不要换下,这个看起来好旧!”李初夏轻声说道。
“不用换,这个砖头可都是古董,防潮功能相当好,比我们家中的那种瓷砖可实用多了,就是丑了点。”
陈肃笑着解释道。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村里的小孩都会在这种砖头上面练毛笔字,毛笔粘上水,在上面写字,没一会儿字迹就干了。”
“这么神奇吗?”李初夏一脸好奇。
只见陈肃走到老房子外面的水池前,打开水龙头。
手指往上面沾了点水,然后在地板上面写了“初夏”两个字。
“我也要试试。”
李初夏不甘示弱,她也走到水池前。
手指沾了些水,往地上写下了“陈肃”两个字。
“我写的比你写的好看。”写完之后,她还一脸得意地看着陈肃。
“是,我们家你写字最好看了。”
“那是当然!”
听到陈肃夸她是全家写字最好看,她的嘴角都快翘上天了。
似乎没有什么夸奖,能有“我们家”这三个字更来得让她开心。
“小心一些,别把你的美甲磨掉了!”
“没事,磨掉了,就能下地帮你妈妈干农活了,也算好事,后面回枫城再补回来就行。”
李初夏好几次想要跟陈母一起去菜地里面摘菜,都被陈母拒绝了。
陈母担心她这个做的漂亮的美甲,不小心弄掉了,一次也没答应。
她都决定了,下次再回来的时候,一定要先把美甲摘掉。
…
李初夏又在防潮砖上写了几个“陈肃”才起身,看着陈肃说道。
“你们小时候在村里长大,过的好快乐!”
在秀林村住的这段时间。
陈肃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给她介绍,小时候一群小伙伴在这里如何玩。
玩的如何开心。
五岁过后,李初夏的童年里,除了陈肃送给她两包跳跳糖之外。
好像就没有什么值得她回忆的事情了。
小时候,她们家的玩具也不少,有什么新型的玩具。
她的爷爷奶奶都会买给她。
但是过的就是不快乐。
陈肃赞同地点了点头。
“小时候,过的确实是很快乐,但那都是农村穷孩子的穷快乐,以前有一辆小铲车,我们就能在一个沙堆上玩一整天。”
他的目光中流露着回忆。
“还有,在防潮砖上面练毛笔字,是因为没有钱买宣纸、墨水,直接就选择了这种,几乎零成本的练字方式,村里好几个毛笔字写的好的,都是在这个防潮砖上面练出来的。”
...
考察完毕后。
把供销社老房子的大门关上。
陈肃跟李初夏来到了周洋的家中。
跟他说了想在村里面办食堂的想法。
周洋又喜又忧。
喜的是这样,村里的孤寡老人,独居老人,还有陆志涵这一类群体的三餐就有保证了。
忧的是,这样陈肃又得多掏很多钱。
“小肃,这样是不是跨度太大了,要不,我们慢慢来?”周洋小声劝慰道。
“周叔,就按照这么干吧,我下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