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必成大器

作品:《港片:截胡变强:开局捡走小结巴

    今儿个这是怎么了?


    他心里犯嘀咕,但赶时间也就没多想。


    何雨柱出院后先去了鸿宾楼。上午客人不多,他跟杨老板说要去药铺买些药材。


    杨老板见他不会耽误干活,便痛快答应了。


    离开鸿宾楼,何雨柱打听了学丰药馆的位置。


    这几天研习医理,他琢磨出一张补气养血的方子,用的都是普通药材,并不复杂。


    第一次配药,他格外小心,不敢有半点马虎。


    想到河边遇到的谢馆主,又听三大爷说这家老字号信誉不错,何雨柱决定去那里看看。


    一来和谢馆主攀攀交情,二来以后习武调养也需要个靠谱的药铺。


    西街巷子离鸿宾楼不远,何雨柱脚步轻快,约莫二十分钟就站在了一栋古色古香的建筑前。


    "学丰药馆"的匾额高挂门头,笔力浑厚,一看就是名家手笔。


    朱漆大门雕着精细花纹,墙面绘着百草图,浓郁的药香混着岁月的气息扑面而来。


    何雨柱暗自点头,撩起衣角迈过门槛。


    虽是清晨,药馆已经开门营业。


    宽敞的大厅里,整面墙的药柜整齐排列,密密麻麻标注着各种药名。


    刚站定片刻,几十种药材的气味就钻进了鼻子。


    "这位同志要抓什么药?"


    穿着蓝布衫的伙计见来客年轻,主动上前招呼。


    "劳驾问一声,谢馆主在吗?"何雨柱拱手问道。


    伙计愣了一下,正猜测这青年和馆主的关系,忽听后院传来清脆的女声:"爷爷我走啦!"


    "昨儿还抹眼泪呢,今儿跑得倒快。"浑厚的男声带着笑意回应。


    二人循声望去,何雨柱听出那正是谢学丰馆主的声音。


    布帘一掀,扎着长辫的姑娘快步走出,蓝布衫衬得身段格外窈窕。


    四目相对的瞬间,何雨柱心头一动——这不是院里见过的那位姑娘吗?


    谢颖琪被祖父揭短,耳根发红地跺脚:"人家刚参加工作嘛!爷爷再说我可要生气了。"


    她还没注意到大堂这边的情况,只是朝着门口说话。


    这时,谢学丰的身影从门内踱了出来。


    看到孙女这副模样,他摇头笑了笑。


    谢家这一辈就谢颖琪一个独苗,从小被全家人捧在手心里长大。


    难得的是,谢颖琪半点不娇气,待人接物向来温和有礼。


    只有在亲人面前,才会显出这般活泼性子。


    中专毕业后,谢学丰本想让她接手家里药馆。


    虽说女子经营药馆少见,但到底是自家产业,跟着父母学几年,即便不当家,也能在其他岗位帮忙。


    更重要的是,老爷子实在舍不得这宝贝孙女外出吃苦。


    守着祖传的药馆,总不会让她受委屈。


    偏生这丫头自有主意。


    中专时就专攻医药学科,毕业分配直接选了卫生所。


    说是要学新式医药,将来好帮药馆革新。


    谢学丰被孙女吃得死死的,只好由着她去。


    这不,刚上班没几天就出了个小差错。


    谢老爷子特地安排她携带赔偿款上门赔礼。


    "颖琪,爷爷不是要责备你。救死扶伤容不得丝毫差错,我们的失误,对病人可能就是生死之别。"谈及医道,谢学丰神情凝重。


    这是他的立身之本,再疼爱孙女也要把道理说明白。


    谢颖琪深知事情严重性,郑重应道:"爷爷您放心,以后在卫生所我一定更加谨慎。"


    见孙女如此明事理,谢学丰目光中流露出欣慰。


    这孩子的天赋他最清楚,当初想让她回药馆也是爱才心切。


    既然她选择在卫生所磨炼,权当是积累经验,反正都在医药行业,真要遇到困难,家里随时能支援。


    正谈话间,伙计进来通报:"馆主,有位同志找您。"


    祖孙二人这才注意到站在大堂的何雨柱。


    发现现扬有外人,想起刚才的对话,谢颖琪耳垂泛红,悄悄吐了吐舌头。


    在家人面前她可以随意撒娇,面对陌生人却容易腼腆。


    "爷爷...我先去上班了。"


    "哎——"


    谢学丰望着孙女匆忙离去的背影,欲言又止。


    "这丫头,本来想介绍你们认识的。"


    谢颖琪经过何雨柱身旁时,两人视线短暂交汇。近距离看去,少女细腻的肌肤仿佛笼着一层柔光,连后世那些精心修饰的明星见了恐怕都要羡慕。


    谢颖琪匆匆避开视线,快步走出大门。


    "谢馆主,冒昧打扰,实在抱歉。"


    何雨柱回过神,向谢学丰拱手致意。


    "哪里的话!柱子,我记得你在鸿宾楼当大厨吧?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谢学丰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语气和蔼。


    何雨柱随即说明来意。


    "替你师父配药?没想到你还懂医药?"


    谢学丰闻言眼中闪过惊喜。


    之前在河边见识过这年轻人的钓鱼技艺,就起了结交之意。没想到他不仅厨艺高超,竟还通晓医理?


    何雨柱谦虚道:"略知皮毛,因为师父身体原因,最近才开始研究。"


    谢学丰目光闪烁,爽快道:"需要什么药材尽管来我这里拿,品质价格绝对公道。"


    何雨柱点头致谢,目光扫过药柜,熟练报出:"当归三钱、熟地半钱、川芎一钱半、芍药两钱半......"


    听到精准的药材配比,谢学丰眼中的赞赏更浓。作为医道行家,他立刻认出这是调理气血的方子,剂量把握得恰到好处。医道精髓往往就藏在这毫厘之间的分寸感中。


    "这方子是你自己配的?"谢学丰忍不住追问。


    何雨柱坦然承认。这方子确实是他根据师父体质精心调配的,既能滋补气血,又不会过犹不及。不过终究只能缓解症状,要根治还需更高明的医术。


    谢学丰暗自感叹,这年轻人说"略懂"实在是谦虚了。以他的悟性,假以时日必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