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 章 混乱的关系
作品:《九转金丹都炼成了,你说这是武侠》 “你什么意思?”李宣愕然。
“我如果没看错的话,当时在赤免,道祖好像...好像吻了你。”
真龙残魂这话一出,场中又安静下来了。
宁静眨了眨眼睛,直愣愣的看着李宣,
这什么时候的事,她怎么不知道。
妙音那个绿茶,竟然真的给师父拿下了。
不过她转念一想就觉不对。
妙音是道祖,春风是剑域之主,两人似乎在上古有些特殊身份。
现在妙音吻了师父,而春风的身份是崆峒观弟子。
好乱啊!
宁静想着想着,就感觉思绪被拧成了麻花,人物关系太混乱了。
春风应该怎么称呼师父?又该怎么称呼妙音?
此时李宣也是面色发黑,他先前就想过,妙音吻了自己,自己算是抢了剑域之主的女人,这事放在上古能吹一辈子。
可他万万没想到,剑域之主是自己徒弟啊!这他娘的算什么事。
“啧啧啧,没想到无尽岁月过后,还能看到这么一桩大戏,妙啊。”真龙残魂讥笑。
此时春风完全不知道什么情况,他甚至都不知道妙音是谁,见真龙残魂这么说,有些摸不清头脑。
“老龙,你那边处理完就来晋国与我汇合。我还有事要处理,就这样,挂了。”
李宣说完,直接中断了宁静与通灵玉简的联系。
他真怕这老龙再说下去,给自己弄红温了,太丢人了。
“挂了是什么意思?”宁静眨了眨眼睛很是好奇。
李宣手上动作一顿,刚才几乎是下意识说出口的,不得不说,通灵玉简真的与手机太相似了。
随意与宁静解释一句后,李宣盘坐在地开始调息。
这里地处晋国边疆,四下是山野并没有人来往。
李宣二人没有急着赶路,在原地停留了两天后才再次出发。
神魂的创伤需要长期缓慢的疗养,李宣除了看上去有些萎靡,整体并不受什么影响。
他们没有选择飞行,而是徒步走出了山野之间。
上次来晋国,边疆之地聚集的都是难民。
原本想着战乱平息,晋国也该恢复安宁。
可等李宣他们走进边疆第一座城池后,发现这里的难民似乎更多了一些。
他们大多衣衫褴褛,浑身散发着恶臭。
若不是天气凉了些,这些人聚集在一起的味道,怕是相隔几里都能闻到。
“开仓施粥了。”
城中忽然响起号角声,若不是有人大声呼喊一句,还以为是敌军来袭的警示。
号角沉闷悠扬,随着声音响起城内那些或是躺着,坐着,瘫着的人齐齐站起身来。
他们第一时间向着城中一处建筑冲去。
人潮拥挤,带着嘈杂的大喊声。
有军卒在维持秩序,却根本拦不住那些疯抢的人。
“将军有令,排队领粥,胆敢逾越者,杖责五十。”
有一位将领打扮的人朗声高呼,声音中夹杂着真气,让所有听到之人都是身子一震。
一时间哄抢的声音止住,大部分人都第一时间选择了排队。
还有十余人则依旧向前,看着就是要插队的。
这一幕被将领看在眼中,他只是冷哼一声,对着身旁一位士卒投去一个眼神。
士卒了然,几人提着杀威棒走了过去,将那些人揪了出来,而后就在大庭广众之下之执行了杖责。
这些人本就是饥民,哪里受得了五十军棍。
才不过十几下,就已经有人断了气。
见此一幕施粥现场鸦雀无声,所有人大气都不敢出,更是看向那位将领的目光充满了畏惧。
“他们好狠的心。”宁静在远处看着这一幕,神色冷了下来。
李宣摇头,双手负在身后缓声开口。
“他做的是对的,难民为了活命什么都做的出来。这时候就该展现出铁血手腕,不然他们饿急了眼,怕是会抢军粮。”
李宣说完向前走去,越过长长的队伍,显得特立独行。
他衣衫很干净,与这些难民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时间不少人的目光都落在李宣身上,那位将领也注意到侧头看来。
只是随着他目光锁定在李宣身上,神色顿时发生了变化。
“李...李道长。”
这位将领一眼就认出了李宣身份,随即赶忙迎了过来。
“镇边军三两见过李道长。”将领很是恭敬的对着拱手行礼。
这一动作让在场所有人愣住,这个年轻人究竟是什么样的身份,可以让镇边军副将如此恭维。
众多维持秩序的士卒也是惊住,只是再看向李宣后也反应过来。
他们齐齐对着李宣拱手行礼。
李宣点头,对着他们回了一礼,这才缓声开口。
“我记得你是柴荣将军的部众吧,不是镇守在北方吗?怎么来了南方边境。”
听李宣问起,三两叹息一声却并未解释。
“说来话长,李道长来此应该是找柴将军的吧?”
李宣点头。
三两自此抱拳,“其中原由还是让柴将军与你说吧,我只是个副将,说多了怕触犯了军规。”
“好。”
李宣再次回礼,随即在三两带领下向着身后的衙署走去。
只不过在走到施粥的大锅前,他身子顿了一下。
这哪里是粥,分明是水。
甚至于仔细去数,都能数清楚锅中有几粒米。
“这...”
李宣看着大锅神色微动。
身后宁静也是蹙眉,这样的施粥有什么意义,哪里能果腹。
“哎,一言难尽,李道长见了柴将军就知晓了。”三两叹息一声,依旧是没有解释。
李宣默然点头,要不是他与柴荣接触过,看到这番场景,第一时间就可以断定是被人贪污了。
但很显然柴荣不是这样的人,一个敢于在国家危难之时,逆行去往荒漠敌军大本营的人,怎么会做出一样的事情。
随着李宣被引入衙署,身后的施粥也有条不紊的进行起来。
那锅白色的浑水捞不出几粒米,可落在那些灾民破烂的碗中,却成了续命的良药。
衙署最深处,这里是后院,小桥流水盛开着满院木芙蓉。
沁人的芬芳顺着鼻尖涌入,将衙署之外的臭味全都压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