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 章 傅青天
作品:《九转金丹都炼成了,你说这是武侠》 李宣瞥了眼他,什么呆腻了都是借口,这妮子哪里藏得住事情。
李宣知道她这是着急了,出来已经很久了,她满心都想着徐周民。
“恩,也差不多了,收拾收拾准备离开吧。”
李宣没有点破宁静的心思,吩咐一声后回了自己房间。
南天城依旧是热闹非凡,不过一墙之隔的内城,却陷入了寂静之中。
内城人少,本就有些萧条,此时寂静无声仿若死城一般诡异。
正午时分,李宣几人走了。
没有与那位老妪见面,没有知会任何人,也没有与九曲天华签订契约。
双方似乎保持着某种默契,没有人送行,直至李宣消失在南天城中。
外界并不知道九曲天华发生了什么,而李宣走时也为他们送上了一份大礼。
这些日子,李宣发现了不少人的苟且之事,其中包括各方势力的细作。
曹禹章几日时间引出了不少人,但还有些心思缜密沉得住气的人并未露面。
这些人,李宣走时自然会一并带走,毕竟九曲天华已经算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了。
“师祖,他们走了,李启善也不见了。”
一处茅草院落,有弟子恭敬禀告。
老妪点头后将弟子挥退,她看了眼天际,而后独自打扫起庭院。
此时有清风吹过,将好不容易扫在一起的落叶吹散。
同时老妪身上的衣衫被吹起一角,她腰间一块玉佩随着左右摇摆。
仔细看去,玉佩上还有一个字,“潇”
“九曲天华终究是有一劫的,妙仙人与老祖没有算错,这个人出世了。”
老妪低语一声,然后看向被吹散的落叶再次低语。
“毕华青,你可如愿了?”
话音落下,蓬头垢面的毕华青走了进来。
他已经突破了归墟,却还是恭恭敬敬的对着老妪行礼。
“师祖,这一切并非我愿,我也无力改变什么。”
“我知道你改变不了什么,即便是我也无法应对。不过,此后你不用在装了,你想要的都得到了吧。”
老妪抬眸看向毕华青,清冷的眸子没有丝毫情绪掺杂。
“毒解了大半,却还有残存。不过能有如此,已经知足了。李宣他们走了,我也该走了,去履行我们之间的约定。”
“去吧,九曲天华有我看着,不会有什么事的。玉引如果能找到,切不能起了歪心思。”
“是,师祖。”
毕华青恭敬拱手,说完就要转身离开。
“差点忘记了,你南下绕一趟无恙之地。”老妪突然开口。
听到无恙之地,毕华青身子一顿,面色变得凝重起来。
“师祖是让我去找傅青天吗,这些年他已经脱离掌控了。”
“将这个给他,他会与你同行的。况且,燕国傅家也出了些问题。”
老妪说着,将腰间玉佩取了下来,随后扔给毕华青。
接过玉佩,毕华青还要说些什么,却选择咽了回去。
南天城外,官道上。
马车走的很慢,妙音依旧在昏迷之中,岳不能则盘坐在地上调养气机。
李启善躺在月亍怀中安然睡去,只是肉嘟嘟的脸上一直带着笑,似乎在做了一个美梦。
李宣透过车厢木窗看向外界风景,感受着秋风带来的清凉,心中还有些畅快。
不过他的神念始终覆盖南天城,老妪与毕华青的对话他都有听到。
傅青天李宣知道,正是傅江河的哥哥。这人本该是个传奇,就算最后归隐道门,也不该无人问津才是。
现在想来,定然是九曲天华在其中做了什么,有意将消息压下去。
可李宣当时得知的消息,傅青天入了道门,怎的又与九曲天华扯上了关系。
“道长,地图所示去往地宫会先经过自在剑阁,要不要去一遭?”
段念正驱使着马车,坐在车厢之外出声询问。
“此去地宫要多久?”李宣反问。
“按现在的速度,要七日不止。”
七日。
李宣自语一声眉头微蹙,血浮屠已经得知消息,若是赶在自己之前怕是又要麻烦一番。
“我先行一步,你与段念去往剑阁等我。”李宣看向宁静吩咐一声。
“好。”
宁静点头回应,如今的她足够独当一面,再加上附身符,李宣倒不担心会出现什么问题。
没多时,李宣飞身而起,消失在官道之上。
赤免很大,更是人杰地灵。
李宣一路所过,看到了很多门派。
其中与未央宫相当的,就有好几家。不过他们在赤免之内很是低调,哪里敢如燕国那般肆无忌惮。
一路飞掠而过,让李宣更加直观的看清赤免的强大。
除却昌盛的武林之外,还有诸多学府设立。
只不过,如多数地方一样,能来这些学府的,都是些高门子弟。
当李宣临近龙潭地宫时,身边已然多了一位少年。
他十六七岁的模样,个子很高,体型偏瘦,最具特点的是脸上有一大片的红色印记。
他名叫辰秀才,或许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某种期望。
不过出身贫寒的他,在这条路上明显要艰难许多。
李宣带上他,并非一时兴起。
在飞掠过一座城池时,李宣看到了他。
晨秀才正在卖豆腐,手中拿着当世典籍看的入神。
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就如段念一般,他对于知识的痴迷程度也很高。
可李宣神念扫过时,总有种奇怪的感觉。
晨秀才身上有一股难以言说的儒道气息,就如淮城城墙上,自己感悟儒圣字迹时,体会到的那股气息,一模一样。
晨秀才在得知李宣想带他走时,没有丝毫犹豫,直接答应下来。
他本就是孤身一人,何处不为家。
尤其是跟了李宣后,带着他飞向空中,晨秀才就知道自己跟对人了。
龙潭地宫位于赤免富庶之地,这里算得上中原,不论气候还是温度都很宜人。
而这片富庶之地只有一个势力存在,张家。
医家向来比较特殊,张家有千年传承,精通调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