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下了最新指示
作品:《穷鬼赶尸匠,市局妹妹跪求拜师》 林子昂、宫妍琦,还有许州分局的其他几个核心骨干,全都在扬。
气氛凝重。
郭嘉清了清嗓子,开门见山。
“刚刚接到首都总局的最新指示。”
“关于维姆斯的请求,丁将军已经同意了。”
众人神色一凛。
圣殿骑士团,欧洲最古老的超凡组织之一,底蕴深不可测。
他们的团长维姆斯,亲自向749局提出请求,必然是遇到了天大的麻烦。
“但是,”郭嘉话锋一转,加重了语气,“丁将军也说了,维姆斯这个人。”
“心机深沉,我们必须万分小心,提防他另有图谋。”
“作为交换,我们向他提出了三个条件。”
郭嘉伸出三根手指。
“第一,维姆斯和他背后的骑士团。”
“必须为我们749局在欧洲新成立的分局,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帮助。”
“第二,他必须归还其家族收藏的所有,从我们国内流失出去的文物。”
“并且,要利用他的影响力,劝说欧洲其他收藏家,也归还我们的国宝。”
“第三,”郭嘉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交出金三角大毒枭的人头。”
这三个条件一出,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每一个条件,都堪称苛刻。
尤其是第三个,素察是金三角地区势力最大的毒枭。
手下武装力量堪比一个小国家的军队。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陈木身上。
如今的许州分局,或者说,整个江南省的749局。
有资格,也有能力去和维姆斯这种级别的人物谈判的,恐怕也只有陈木了。
陈木面色平静,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他明白,这是丁将军对他的考验,也是给他的机会。
“郭局。”
陈木开口了。
“这件事,交给我吧。”
“我去跟那个维姆斯谈。”
……
与此同时,清河村。
村委会大院里,陈德亮正拿着一份崭新的《许州日报》,笑得合不拢嘴。
报纸的头版头条,一张巨大的照片,正是陈木那张英气逼人的脸。
标题更是醒目。
《省厅督察莅临我市,指导扫黑除恶工作》。
“快看!都快来看!”
陈德亮扯着嗓子,把村委会的几个干部全都叫了过来。
“这是我们村的小木!我们老陈家的种!出息了!上报纸了!”
他把报纸摊在桌子上,手指头几乎要戳到照片上陈木的脸上。
几个村干部围了上来,纷纷发出惊叹。
“哎哟,真是小木啊!这可真是光宗耀祖了!”
“德亮叔,你这侄子可真了不得!都成省里的大官了!”
“这照片拍得真精神!”
听着周围的恭维,陈德亮乐得见牙不见眼。
他拿出自己的智能机,对着报纸“咔嚓”拍了一张照片。
然后熟练地点开微信,上传到了朋友圈。
配文:家里出了个大人物,低调,低调。
发完之后,他就抱着手机,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
等待着那一个个亮起的红心和一条条的留言。
他还拿出了一个小本本,心里默默记着。
“老李家的点赞了,嗯,不错。”
“村头老王家那小子,怎么还没动静?肯定是在嫉妒!”
“张会计留言了,回头得让他家孩子多跟小木学学。”
大学教职工办公室。
新一天的《许州日报》刚刚被送到。
“哎,你们快来看!”
张静拿着报纸,咋咋呼呼地冲到了中药系导员郑荣荣的办公桌前。
“荣荣,快看!这个是不是你们班的学生?”
郑荣荣正在批改作业,被她吓了一跳,有些不悦地抬起头。
“张静,你一惊一乍地干什么。”
她接过报纸,目光落在头版上。
只一眼,她就愣住了。
报纸上那张占据了巨大版面的照片,不是陈木又是谁?
照片上的陈木,眉眼锋利,气质沉稳。
而那标题,更是让她眼皮直跳。
《省厅督察莅临我市,指导扫黑除恶工作》。
“陈木?”
郑荣荣念出了这个名字。
“对啊!就是他!”张静指着报纸上的小字。
“你看这儿,省厅特聘顾问,正儿八经的处级干部!”
“我的天,你们班这是出了个什么神仙啊?”
处级干部?
郑荣荣的脑子“嗡”地一下。
开什么玩笑?
陈木才多大?
一个还没毕业的本科生,怎么可能……
她的目光继续下移,在报纸角落里的一段人物简介上,看到了更让她震惊的内容。
“……据悉,陈木督察也是法学院江敏教授新收的研究生,可谓文武双全……”
江敏教授的研究生?!
如果说前面的“处级干部”让她觉得是报纸搞错了。
江敏收研究生,向来以眼光毒辣、要求严苛著称,多少博士生想要拜入其门下都求告无门。
陈木一个中药系的本科生,怎么可能……
郑荣荣感觉自己的认知被彻底颠覆了。
她猛地站起身,抓起桌上的电话,直接拨通了研究生招生办的内线。
“喂,王老师吗?我是郑荣荣。”
“我想跟你打听个事,我们中药系有个叫陈木的学生。”
“是不是……被法学院的江敏教授收为研究生了?”
电话那头的王老师显然也对这件事印象深刻。
“哦,郑老师啊,你说陈木是吧?对,有这回事。”
“手续还是江教授亲自过来办的,特招的。”
“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怕被别人抢了。”
“嘟……嘟……”
电话已经挂断,郑荣荣却还维持着打电话的姿势,久久没有动弹。
江教授亲自办的手续……
怕被别人抢了……
她感觉脸上一阵火辣辣的。
作为陈木的辅导员,她对他这几年最深的印象,就是“不常来上课”。
她甚至还因为这事找陈木谈过话,只是陈木每次都态度良好。
再加上成绩也从不落下,她也就没再多管。
可她万万没有想到。
她这个名义上的老师,是通过报纸,才后知后觉地知道了这一切。
这算什么?
……
郑荣荣失魂落魄地坐回椅子上,鬼使神差地点开了微信。
找到了那个几乎没怎么聊过天的头像。
她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敲下了一行字。
“陈木,在报纸上看到你的新闻了,祝贺你。”
信息发出去,她心里更是五味杂陈。
没想到,对方几乎是秒回。
“谢谢郑老师。”
“都是运气好,也多亏了您当年的栽培。”
“等我忙完这段时间,回学校请您吃饭。”
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