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要夸就夸咱这梯田,挖的真不差

作品:《50年代:别人野菜草根,我白面管够

    今天的活是拔花生和黄豆。


    村民们早早就起来了,知青们也跟在身后。


    经过这几天的经历,知青们的变化非常大。


    变黑了也变瘦了。


    身上到处都是被晒伤的痕迹,就连林舟也不例外。


    这年头没有防晒,像他们这种细皮嫩肉的,在太阳底下站半个小时就会被晒伤。


    女生刚开始还会担心被晒黑,但到了后面就彻底摆烂了。


    毒辣的太阳根本躲不过去,整片梯田里没有一点阴凉。


    这天的太阳总算温柔了些。


    一堆人凑在地里。


    男的负责拔花生,女的则负责刨地,看看地里有没有遗漏的花生。


    林舟几个依旧跟在王启明身后干活。


    “正国,你不是天津来的吗?咱听说天津快板最有名,你会不会?”


    王爱国凤一边铲土一边问道。


    此言一出,旁边的知青们立马支棱起来。


    张二凤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


    “对啊对啊!魏正国,你快说说,你会不会打快板?我之前只在收音机里听过,还没见过真人打呢!”


    “就是就是!”


    王爱国也跟着起哄。


    “你看咱干活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你要是来一段,保准大伙立马有劲儿!”


    魏正国被这阵仗闹得脸一下子红了,挠着头嘿嘿笑:


    “别起哄啊,我就小时候跟着街坊大爷学过两句,纯属瞎闹,算不上会……”


    “再说了,谁说是津省的就得会打快板,王爱国你不是京城的吗!?那你会唱京剧吗?”


    王爱国切了一声。


    “你怎么知道我不会?”


    魏正国闻言有些惊讶,手里拔花生的动作都停了。


    “不是吧,你真会?”


    王爱国把手里的小锄子往田埂上一放,腰杆下意识挺直了些。


    清嗓子的声音比刚才亮了几分,倒真有了点登台的模样。


    “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


    一开口,那字正腔圆的京腔就飘了出来。


    爱国手不自觉地往身侧一背。


    “鸠山设宴和我交‘朋友’,千杯万盏会应酬!”


    “是《红灯记》!”


    田琪最先喊了出来,手里还攥着刚刨出来的花生。


    “我在家的时候,广播里天天放这个!”


    魏正国站在原地,心里惊讶不已。


    他原以为王爱国就是随口瞎唱,没成想这唱腔,这调门,比广播里都差不了多少。


    “家中的事儿你奔走,要与奶奶分忧愁。”


    ……


    一段唱完,众人意犹未尽。


    魏正国更是起哄着让王爱国再来一段。


    王爱国嘿嘿一笑。


    “我的京剧唱完了,你的快板呢?”


    魏正国被王爱国这一问,脸瞬间又红了。


    他张着嘴随便糊弄了两句。


    “竹板这么一打,别的咱不夸~”


    “要夸就夸咱这梯田,挖的真不差!”


    ……


    一段下来,众人哄笑一片。


    “魏正国,你这打的可以啊!”


    “哈哈哈,这词是你现编的吧!”


    “得了,快别给津省丢脸了,快板哪是你这么打的。”


    和他一同来自津省的李风琴撇撇嘴说道。


    魏正国闻言叹了口气,情绪突然变得低落。


    “唉。”


    “我想家了,好想吃家门口的大麻花。”


    其他人一脸懵逼。


    刚才不还是好好的吗?


    怎么突然就这样了。


    但他们都能理解魏正国。


    离开家这么久了,说不想家那是假的。


    好几个女生都在被窝里偷偷哭过。


    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


    几个知青或多或少都有些伤感。


    “我还是第一次离开家这么久,也不知道我娘想我了没有。”


    张二凤第一个开口。


    “唉,我娘肯定想我了,也不知道她身体怎么样了。”


    李风琴低着头说道。


    ……


    王启明看着这阵仗,心里也发沉。


    他想开口安慰,可话到嘴边,又不知道说啥。


    想家这事儿,劝再多别难过都没用,不如实实在在让大伙松快松快。


    “羊啦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哎呀拉话话难~”


    他清了清嗓子,突然唱了起来。


    王启明没学过正经唱腔,就跟着村里的老人们听会的。


    唱得不算太好,却把那股子朴实的味儿唱出来了。


    歌声一出,几个知青都不再那么难过了。


    张二凤抹了一把脸上的眼泪。


    他们只在这生活了半个月,就坚持不了了。


    老乡们可在这生活了一辈子啊!


    怪不得教员让他们回到乡下,体会不到人民的苦,就永远不可能爱戴人民。


    一首歌结束。


    李风琴笑着对王启明说道:


    “启明哥,你这首歌给谁唱的啊?!不会是给我们吧!”


    田琪笑了笑。


    “这可不是给我们唱的,是给我们二凤唱的,启明哥看到二凤哭了,不忍心呢!”


    王爱国闻言皱了皱眉,但也没说什么。


    王启明被这么一说,连瞬间红了。


    要是村里的女子还好。


    但张二凤可是知青,京城女子。


    他想都不敢想的存在。


    此时的他不知道如何解释,索性便不说话。


    一旁的张二凤闻言也羞红了脸。


    “你瞎说什么呢!”


    “我可没有瞎说,启明哥都默认了,你反驳啥!”


    李风琴大笑着说道。


    “你看我怎么收拾你!”


    张二凤笑着朝李风琴脸上扔了一把土,李风琴也不甘示弱,笑着扔了回去。


    “咳咳!”


    远处突然传来了一阵咳嗽声。


    扭头看去,只见王三保就在不远处看着。


    一旁还站着冯豪杰。


    王三保并没有苛责众人,只是笑着说道:


    “同志们的心情不错啊!好好干活,多适应适应这的生活!”


    王三保对这群知青很是头疼。


    不能饿着,不能冻着。


    干活的时候也是意思意思就行。


    一开始还行,时间长了怎么办?


    这哪是知青,这简直就是祖宗啊。


    “放心吧,王叔,我们已经适应了这的生活,现在的我们就是地地道道的陕北农民!”


    王爱国笑着说道。


    众人闻言哄笑一片。


    只有林舟心事重重。


    他心里总悬着一块石头,说不清道不明的慌。


    眼下这份安稳自在,怕是撑不了太久。


    知青刚下乡那会儿,哪个生产队不是这样?


    各种优待,各种保护。


    但日子久了,新鲜劲过了,地里的活计不会再因为“知青”两个字少一分。


    该拔的草、该扛的粮,一样都不能落,工分的账本也会翻得更细。


    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再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到时候,可就没现在这样松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