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一道道水一道道山,知青来把家安

作品:《50年代:别人野菜草根,我白面管够

    “行了,东西买好的就可以出去了,吃点东西就准备回去了。”


    王三保对着众人说道。


    林舟想了想说道:


    “王叔,我想买个木头箱子,这里有卖的吗?”


    王三保摆摆手。


    “这里没有,等我回去的时候找人给你做一个,到时候你给点粮食就行。”


    林舟点了点头。


    出了供销社,众人纷纷拿出手里早就准备好的口粮。


    知青们带的基本上都是玉米饼,也有吃馒头的。


    王启明和王三保则吃的黑馍。


    林舟趁着吃饭的功夫蹲到了王三保身边。


    “王叔,你之前不是说能买到煤吗!?能不能给我弄点?”


    王三保啃了一口黑馍,随后朝其他几人看去。


    “王爱国,你们要不要?”


    “要啊!我要!”


    王爱国吃着馒头连连点头。


    张二凤也在一旁附和道。


    “我也要!”


    “要不我们几个一起买吧!这样还能省点。”


    只要他们睡在一起,就只需要烧一个炕,这样能省去不少煤炭。


    几人闻言有些犹豫。


    煤炭的价格不低,单买的话确实有点贵。


    他们手里多少都有点钱,但全用来买煤就有些不划算。


    想到这,魏正国不仅有些犹豫。


    “这里的冬天很冷吗?不烧煤可以吗?”


    说完,他朝张爱国看去。


    “当然冷了,我在京城的时候就已经够冷了,更不用说这了!”


    “对了,王叔,我们的窑洞在冬天之前能弄好吗?”


    王三保点了点头。


    “那没问题,离冬天还远着呢,至少还得三个月。”


    听闻此言,王爱国乐呵呵的朝林舟几人看去。


    “咱们几个到时候睡一起,怎么样?这样还能省点煤炭。”


    一听要几个人睡一起,林舟的脸色顿时变的有些难看。


    他可不愿意这么多人挤在一起。


    “咱们等回去再说吧,问问李强壮愿不愿意。”


    林舟想了想说道。


    王爱国闻言微微一愣。


    是啊。


    要不是林舟提,他都快忘记有这个人。


    采购他都不愿意去,更不用说买煤。


    无奈之下,这个计划只能放弃。


    女生这边的意见也不统一,只能等回去了再好好商量一下。


    林舟也没管他们,自己先要了五百斤煤。


    剩下的,等下次来赶集再说吧。


    反正不着急,现在还用不上呢。


    “王队长,我先弄个五百斤吧,剩下的后面再慢慢弄。”


    王三保点了点头。


    随后便带着他去了供销社,花了六块钱买了一千斤煤。


    听着挺多,其实也就三个袋子。


    等林舟买完煤,众人便打算回去了。


    看了看林舟带的那头牛,王三保不由问道:


    “你这牛能不能跟上?不会拖后退吧?!”


    之前牛的速度确实挺慢。


    但在林舟经过治疗之后,现在的牛好的已经差不多了。


    走起路来绝对没有问题。


    “没事,这次应该能行了。”


    林舟笑着说道。


    王三保点了点头。


    随后拉着驴就朝公社外走去。


    走在路上,王三保看着众人说道:


    “从明天开始,你们就要正式下地,到时候可就没有这么轻松了。”


    魏正国笑了笑。


    “王叔,放心吧,我们不会嫌累的,之前上高中的时候我们也经常去地!”


    王三保轻笑一声,没有说话。


    出了公社,几人重新回到了之前的那条山路。


    “唱一首呗!启明哥,上次你给我唱的山歌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呢!”


    李风琴也跟着附和道:


    “是啊,启明哥!来一首!”


    王启明被两人说得不好意思,挠了挠后脑勺,脚步慢了半拍,跟在驴车旁边嘿嘿笑:


    “唱啥呀,山里人瞎哼哼的调,怕你们听着笑话。”


    “咋会笑话!”


    李风琴笑着说道:


    “上次你唱的山歌我到现在都能哼两句呢!”


    王爱国也跟着起哄,啃了口玉米饼子含糊道:


    “就是,这山路走得闷,你唱首歌解解乏,咱们也听听陕北的味儿!”


    王三保在前头牵着驴,闻言回头笑了笑:


    “让你唱你就唱,知青娃们想听,你还藏着掖着干啥?”


    王启明这才松了口,清了清嗓子,朝着连绵的高山开口唱了起来。


    “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咱们知青娃来把家安哎……”


    王启明越唱越投入,调子一转,又唱到了秋收的盼头:


    “镰刀磨得亮堂堂,谷子堆得像山岗,咱四河的日子呀,越过越兴旺……”


    张二凤原本有些累,听着歌也来了精神,跟旁边的李风琴悄声道:


    “启明哥唱歌真好听,比城里收音机里的歌还顺耳。”


    “是啊,这山歌听着真好听。”


    林舟跟着队伍走在最后。


    听着王启明的歌声心里畅快了不少。


    他突然想到了一个歌手。


    阿宝。


    也是唱陕北民歌的。


    那时候的他真是红透了半边天,就连林舟都能哼唱两句。


    走着走合,冯豪杰突然凑了过来。


    “小舟,你文章上的那些意见,都是咋想出来的?”


    林舟笑了笑。


    “我瞎想的,冯叔你当个参考就行。”


    “你别骗我了,你写的有理有据,怎么看都不像是瞎编的。”


    林舟见搪塞不过去,随便想了个理由说道:


    “我平时经常读书,会看一些有关农业的书籍。”


    冯豪杰点了点头,问道:


    “我看你在文章里写了,可以在田边打水井,你这个点子是怎么想出来的。”


    林舟随便扯了个谎。


    “上次跟王叔去看新窑洞时,见着田埂上的土都裂了缝,咱们村又老缺水,浇地还得去山后挑水,来回得走好几里地。我之前看书里说,有些地方会在田边打浅井,离庄稼近,浇水方便,还能省不少力气。”


    冯豪杰听得认真,笑了笑说道:


    “你这想法倒是实在,就是打井得费不少力气,还得看能不能打出水来。”


    “所以得先试试。”


    林舟笑了笑。


    “先找个老庄稼人看看地,他们在村里种了一辈子地,肯定知道哪儿的地下可能有水。要是试成了,往后种地能省不少劲,就算不成,也没白琢磨,总比一直等着下雨强。”


    冯豪杰点了点头,把林舟说的话都记在了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