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和珅的难处

作品:《大明洪武:大嫂常氏,老婆徐妙云

    直到第三次......


    "成了!"和珅颤抖着捧起一撮雪白的晶体,在火光下闪闪发光,他小心地舔了舔,咸味在舌尖炸开,却没有半点苦涩。


    "这......这真是盐?"他又捻起一撮放进嘴里,眼睛瞪得溜圆,没有杂质,没有异味,纯净得如同冬天的初雪。


    和珅突然大笑起来,笑得前仰后合,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这哪是盐?这分明是金山银海!殿下果然是天纵奇才!


    次日清晨,和珅换上一身体面的绸缎长衫,腰间挂着新买的玉佩,袖中揣着一小包精盐,意气风发地走向孙家大宅。


    孙茂正在书房算账,听说和珅来访,眉头一皱。


    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小官,最近在太原城风头正盛。


    "和大人,稀客啊。"孙茂拱手行礼,眼中却带着警惕。


    和珅笑眯眯地还礼:"孙老爷,今日给您送桩大生意。"


    两人分宾主落座,侍女奉上茶点,和珅却不急着开口,慢悠悠地品着茶,直到孙茂忍不住问道:"不知和大人所说的生意是......"


    和珅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纸包,推到孙茂面前:"孙老爷先尝尝这个。"


    孙茂疑惑地打开纸包,看到里面的白色粉末,更加不解:"这是......"


    "盐。"和珅笑道,"上好的精盐。"


    孙茂将信将疑地沾了一点放入口中,瞬间脸色大变,他猛地站起身,连椅子都带翻了:"这......这真是盐?"


    "如假包换。"和珅老神在在地喝了口茶。


    孙茂激动得胡子直颤:"和大人从何处得来?有多少?价钱几何?"


    和珅放下茶盏:"孙老爷别急,这盐,要多少有多少,至于价钱......"他伸出两根手指,"一九分成。"


    "一九?"孙茂一愣,"谁一谁九?"


    "自然是本官九,孙老爷一。"和珅笑得人畜无害。


    孙茂脸色顿时阴沉下来:"和大人莫不是在说笑?"


    "说笑?"和珅站起身,"孙老爷可知,这盐若卖与江南豪族,一斤可值几何?若卖与西域胡商,又能换多少宝马良驹?一九分成,已是看在孙老爷是本地人的份上。"


    孙茂冷笑:"和大人好大的胃口,没有我孙家的商路,你这盐再好也卖不出去!"


    "是吗?"和珅作势要收起盐包,"那本官只好去找李家了,听说他们最近正愁没有新货......"


    "且慢!"孙茂急忙拦住,"二八!我孙家要两成!"


    和珅假装犹豫,心里却乐开了花——殿下交代的就是二八分成。


    "也罢,"他叹了口气,"看在孙老爷诚心的份上,就二八吧,不过......"他压低声音,"此事必须保密,绝不能让人知道盐是从哪来的。"


    孙茂拍着胸脯保证:"和大人放心!孙某晓得轻重!"


    和珅的手指轻轻摩挲着茶杯边缘,忽然展颜一笑:"孙老爷,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其实......"他压低声音,"下官是晋王殿下的人。"


    孙茂手中的茶盏"当啷"一声落在案几上,茶水溅湿了衣袖都浑然不觉,他瞪大眼睛,喉结上下滚动:"晋......晋王殿下?"


    "正是。"和珅挺直腰板,仿佛这几个字给了他无尽底气,"所以孙老爷不必担心货源,殿下既然能将此等秘法交予下官,自然是要在太原做一番事业的。"


    孙茂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突然起身对着应天方向深深一揖:"老朽有眼不识泰山!既然是晋王殿下的意思,孙家自当效犬马之劳!"


    和珅满意地点头。殿下说得没错,在绝对的利益面前,这些商人比朝堂上那些老狐狸好对付多了。


    "孙老爷,"和珅趁热打铁,"不知太原附近可有闲置的盐田?"


    孙茂闻言,眼中精光一闪。他捋着胡须沉吟道:"城北四十里倒是有片盐田,原是刘家的产业,如今被官府查封......"


    和珅心头一跳,刘家倒台后,这些产业本该充公,但太原官扬现在群龙无首......


    "孙老爷可有门路?"和珅试探道。


    孙茂嘿嘿一笑,脸上的皱纹挤成一朵菊花:"不瞒和大人,老朽与按察使司的李大人有些交情,若是以''振兴太原盐业''为由......"


    两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既如此,"和珅起身拱手,"此事就拜托孙老爷了,至于价钱......"


    孙茂连连摆手:"一块盐田而已,就当是孙家献给晋王殿下的见面礼!"他心里门清——与精盐的利润相比,这块盐田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和珅心中暗喜,面上却不显:"孙老爷爽快!待事成之后,下官定向殿下禀明孙家的忠心。"


    送走孙茂后,和珅立刻召集三十名魏武卒,这些精锐士卒沉默地列队,铁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诸位,"和珅难得严肃,"今日要去勘察一处盐田,事关重大,务必警惕。"


    魏武卒齐齐抱拳,动作整齐划一,和珅心中暗叹——不愧是殿下亲手调教的精兵。


    一行人骑马出城,沿着官道向北疾驰。初夏的风裹挟着黄土扑面而来,和珅的官袍很快蒙上一层灰蒙蒙的沙尘。


    "大人,前面就是。"领路的孙家管事指着远处一片白花花的滩涂。


    和珅眯眼望去,只见广袤的盐田像一面破碎的镜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盐工们像蚂蚁般在田间劳作,远处的盐仓像小山一样矗立。


    "好!"和珅忍不住赞叹,这规模,足够供应半个山西了!


    但很快,他皱起眉头——这么大一片盐田,如何防守?太原府的兵他可调不动,光靠三十名魏武卒,怕是杯水车薪......


    回到知府衙门已是傍晚,和珅顾不上洗漱,直奔书房,提笔蘸墨:


    「殿下亲启:


    臣已与孙家达成协议,得其献盐田一处,位于太原城北四十里,然臣官职卑微,无力调兵驻守,恐生变故,恳请殿下调派魏武卒协防,并赐手令以便臣节制太原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