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编外高级技术人员!!
作品:《胡说!资本家大小姐怎么不能科研强国》 对!
他怎么忘了这个事情呢?!
59式坦克是陆军的宝贝疙瘩,可是这个宝贝疙瘩,现在华国还没有自主生产的能力。
现在只能在内蒙那边的厂子,开始“组装”。
这组装用的也是苏国那边的零件,国产的零件受限于钢材强度,根本没法用。
苏国那边现在能卡钢铁的脖子,那坦克呢……
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完蛋。
曲令颐这种高级技术人才,能搞钢铁,能搞拖拉机,甚至还能解决拖拉机零部件强度不足的东西。
那59式坦克能不能呢?
祁高伟的心脏,不受控制地狂跳了起来。
他看着许志刚,眼神里充满了挣扎和犹豫。
过了许久,他才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长长地叹了口气。
“唉……”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支钢笔,在桌上的一份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样吧,特招入伍的事情,我还需要再讨论,甚至要跟上面请示。但是,不能再让孩子白干活了。”
他把文件推给许志刚。
“我先签字,让她作为咱们军区的编外高级技术人员。工资待遇,先暂定三十六块钱一个月。”
“她没有工龄,这已经是能给的最高标准了。”
编外!
但是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
许志刚心里虽然有遗憾,但是更多的是喜悦!!
成了!
能把曲令颐留下来,这已经是天大的胜利了!
虽然只是个编外,但只要人在他们军区名下,以后还怕没有转正的机会吗?
这会儿,祁高伟想了想,随后道:
“另外,再给她申请一份高级技术津贴。等她借调到安钢,安钢那边也必须给她发一份津贴。待遇上,绝对不能亏待了她。”
“是!保证完成任务!”
许志刚激动地敬了个礼,拿着文件就往外跑。
他心里盘算着,编制上暂时委屈了人家小姑娘,那在别的地方可得补回来。
高级技术津贴每个月有三十多。
三十六的工资,加上三十多的技术津贴,还有安钢那边的借调工资。
应该……还算体面吧!!
许志刚想。
回头得去后勤那边寻摸寻摸,看有什么好东西,什么肉票、布票、糖票的,都给人家送过去!
吃喝上,可绝对不能再委屈了这位大功臣!
……
曲令颐要去安钢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一天之内就传遍了整个家属院。
这下,家属院可就热闹了。
虽然曲令颐来随军才一个多月,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工厂里,跟家属院的军嫂们交集不多。
但是,她现在可是院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名人。
一群军嫂聚在院子里的水井旁,一边洗衣裳,一边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哎,你们听说了吗?严团长家那个小曲,要去安钢借调了!”
“早就听说了!我跟你说,可不止是工程师那么简单!我听我家老张说,她是去当总工程师,负责建一个什么新炉子,比苏联专家的技术还厉害呢!”
“我的天!真的假的?她看着年纪轻轻的,那么厉害?”
“那可不!之前我们还以为她只会修车呢。没想到前阵子她直接搞出来一台国产拖拉机。听说京城来的大将军都亲自试车了,一个劲儿地夸好呢!”
“哎哟,那严团长可真是捡到宝了!娶了这么个有本事的媳妇,人长得又俊,又有能耐,这福气,真是羡慕死个人了!”
“谁说不是呢!以后咱们见了她,都得改口叫‘曲工’了!”
“我们早就改口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语气里全是惊叹和羡慕。
家属院门口,乌泱泱地站了一大群人。
不光是家属院的军嫂们,还有附近好几个村子的村民,都跑来给她送行了。
最显眼的,就是站在人群最前面的牛村长。
这家伙,正得意洋洋地开着那台崭新的“东方红”拖拉机。
这台拖拉机自从到了三合村,就成了牛村长的专属座驾。这两天,他没事就开着拖拉机在附近几个村子溜达,嘚瑟得不行,把其他村的村长们给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今天,他特地开了这台宝贝,来送他们的恩人。
“曲工!保重身体啊!”
“到了安钢那边,可得好好吃饭!”
许志刚也来了,他把一个网兜塞到曲令颐手里,里面是好几个肉罐头,还有一个黄桃水果罐头。
“拿着,路上吃!这都是部队发的,不算你占公家便宜!”
还有些村民,也想往她手里塞东西,有拿了一块腊肉的,有拿了一篮子鸡蛋的。
曲令颐连忙摆手,想拒绝。
她知道现在大家日子都不好过,这些东西,都是他们从牙缝里省下来的。
“大家的心意我领了,但是东西我真的不能收……”
就在她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严青山从旁边走了过来,很自然地接过了许志刚给的网兜,然后对那些村民们沉声道:
“师长给的,是组织的关心,我们收下。乡亲们的心意,我们心领了,但东西不能拿。大家的日子都不容易,留着自己吃吧。”
他的声音不大,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村民们虽然有些遗憾,但看严青山态度坚决,也就不再坚持了。
解决了村民们的礼物,严青山转过身,将一个用蓝布包裹着的包袱,塞到了曲令颐手里。
“这个你拿着,在车上吃。”
曲令颐看着手里的包袱,心里有点惊讶。
这男人,什么时候还准备了这个?
她点了点头,没多问,在众人的挥手告别中,登上了前往安钢的汽车。
汽车一路颠簸,到了火车站,换乘火车。
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后,曲令颐才想起了严青山给她的那个包袱。
包袱裹得很仔细,一层又一层。
她小心地打开,发现里面是一个铝制的饭盒。
等她打开饭盒的盖子,一股混合着面香和肉香的热气,一下子就冒了出来。
饭盒里,整整齐齐地码着一排胖嘟嘟的饺子。
“哎哟!这……这是饺子啊!”张立军和徐文眼睛都瞪圆了。
这年头白面供给少,可金贵了。
不是逢年过节的,谁家吃饺子啊!
曲令颐用筷子夹起一个,放进嘴里。
包袱里面裹了好几层,所以饺子还是热乎的,在这没油水,吃白面就是奢侈的年代,能看得让人眼珠子都瞪出来。
关键是这饺子还有肉!
是酸菜猪肉馅的!
曲令颐吃着饺子,心里头暖洋洋的。
她想起了老家的一句俗话。
出门饺子,回家面。
这个看起来不解风情,甚至有点木讷的男人,原来心思这么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