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她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

作品:《胡说!资本家大小姐怎么不能科研强国

    “好啊!东方红!好名字!”


    叶文刚一下子乐开了花,他就知道,这事儿交给曲令颐绝对错不了!


    带着这个崭新的名字,一拖厂的工人们欢笑着,背上行囊准备出发返回一拖厂。


    曲令颐总算能稍微清闲一会儿。


    可是这清闲还没持续几分钟,她就又叒被人围住了。


    是牛村长他们。


    这些三合村的村民,刚才一直眼巴巴地在旁边瞅着,没好意思上来打扰人家告别。


    现在一拖厂的人一走,他们可就忍不住了。


    牛村长搓着手,嘿嘿笑着凑了上来。


    自打过来瞧见了这台拖拉机,牛村长这些村民们的眼睛,可就长在这台原型机上了。


    “那个……曲工啊……”


    牛村长眼巴巴地看着曲令颐。


    “俺们刚才听说了,京城来的大领导发话了,说要把这台……哦对,这台‘东方红’,直接拉到地里去干活,看看它到底有多大本事,是不是?”


    曲令颐被他这副样子逗乐了,点了点头:“是啊,是有这么个指示。”


    牛村长一听,眼睛更亮了,期期艾艾道:


    “那敢情好啊!太好了!”


    “曲工,你看啊,这机器反正是要下地干活的,拉到哪儿不是干啊?”


    “要不……要不就放俺们三合村呗?”


    “你放心!俺们保证把它当亲爹一样伺候着!每天给它擦得干干净净,一点泥都不让沾!吃的油,保证都是最好的!绝对不让它受一点委屈!”


    他身后的村民们也跟着起哄。


    “是啊是啊,曲工,就放我们村吧!”


    “我们村的地多,正好让它大展拳脚!”


    “我们保证把它照顾好!”


    看着这群朴实又眼馋的村民,曲令吾哭笑不得。


    把拖拉机当亲爹伺候?那还怎么干活啊?


    不过,她心里也明白,这台原型机确实需要一个地方进行全面的实地测试。


    放在三合村,倒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里离得近,有什么问题,她随时都能过去看看。


    而且,三合村之前就有一台拖拉机,村民们有操作经验,正好可以进行对比测试。


    想到这里,曲令颐笑了。


    “行啊,牛村长,这台‘东方红’,就先交给你们三合村了。”


    “真的?!”


    牛村长激动得差点跳起来,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么大的好事,就这么砸到他头上了?


    曲令颐看着他那副快要乐疯了的样子,赶紧补充道:


    “不过,我可有言在先。这台拖拉机不是让你们当宝贝供起来的,是要正儿八经下地干活的,该怎么用就怎么用,别怕把它用坏了。”


    “用坏了正好,说明我们设计上还有问题,得改进。”


    她顿了顿,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而且,我需要你们派个识字的年轻人,每天做详细的记录。”


    “记录什么?”牛村长赶紧问。


    “记录它每天干了多少活,比如翻了多少亩地。记录它每天消耗了多少柴油。还有,操作起来感觉怎么样,跟你们之前那台苏国拖拉机比,哪个更顺手,哪个更有劲儿。”


    “这些数据,都要一天不落地记下来,定期交给我。这叫实地数据采集,对我们后续改进非常重要。能做到吗?”


    牛村t长一听,这要求合情合理啊,不就是记个账嘛!


    他把胸脯拍得“嘭嘭”响。


    “没问题!曲工您就瞧好吧!这事儿我亲自盯着!保证给您记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三合村的村民们兴高采烈地围着那台属于他们的“东方红”,左看看,右摸摸,稀罕得不得了。


    跟村民们交代完,曲令颐一回头,就看见安钢的刘厂长正站在不远处,一脸欲言又止的表情。


    他旁边,张立军和徐文也是一副既兴奋又忐忑的样子。


    “刘厂长,电话打完了?”曲令颐笑着问。


    “打完了,打完了。”刘厂长搓着手,快步走了过来,“上面的意思是,让我们尽快建造新高炉,越快越好……你说说,这新高炉,大概要多久啊。”


    “我们好给厂里下任务!”


    曲令颐看着他们三个紧张的样子,心里想了想。


    她记得历史上华国的第一座三十吨的纯氧顶吹转炉,不算前期工厂建设时间,从开始建造高炉到正式出钢,整个过程,大概花了三个月的时间。


    安钢那边的工厂内设施都是齐全的,也就差这个炉子本身了。


    现在的情况还和之前不一样。


    那第一座纯氧顶吹转炉,是需要摸索的。


    但是现在,她不仅提供了完整的图纸和技术方案,甚至连后续的磷肥生产、烟尘回收这些配套的计划都一并给出了。


    这相当于把一条龙的服务全都准备好了,安钢那边只需要照着图纸施工就行。


    这样一来,时间肯定能大大缩短。


    她看着日历,现在是十一月初。


    她沉吟了片刻,然后抬起头,给出了一个让刘厂长他们心脏差点停跳的答案。


    “如果一切顺利,我们争取在新年之前,炼出第一炉钢。”


    “新……新年之前?”


    刘厂长、张立军、徐文三个人,都愣住了,眼珠子瞪得溜圆。


    新年?


    还有不到两个月就是元旦新年了!


    两个月,建起一座全新的高炉,还要炼出钢来?


    这……这怎么可能?!


    刘厂长下意识地以为自己听错了,或者是曲令颐说错了。


    他试探着问:“曲工,您说的……是农历新年?”


    如果是农历新年,那还有三个多月,虽然时间也很紧张,但咬咬牙,拼一把,说不定还有点希望。


    曲令颐却摇了摇头,语气平静而又坚定。


    “不,我说的是元旦。”


    这一下,三个人彻底傻眼了。


    “曲工,咱们这真行?”


    就连一向对曲令颐充满信心的张立军,这会儿都觉得有点不靠谱了。


    可曲令颐的表情,却看不出半点开玩笑的意思。


    “嗯,我觉得可行。三十吨的炉子还不算大,咱们尽早建成,也能尽早给1958年开个好头,是不是?”


    “如果不成,咱们就赶农历新年,那就是过个好年了!”


    刘平点点头,心里松了一口气:“这倒也是……万一能成呢!”


    徐文瞧着曲令颐,这小心脏砰砰直跳:


    “曲工这真的,一句话一个时间,就把我吓得够呛!不过咱们造新高炉,也不用这么赶吧。”


    曲令颐笑了:“早点建成,早点用上嘛,万一京城那边着急呢。”


    说的也对,徐文也紧迫起来,不再追问了。


    不过,曲令颐的着急,却并不是因为京城那边。


    她的心里,有一个声音在不停地催促着。


    快一点,再快一点!


    历史的车轮,已经在滚滚向前了。


    她知道,就在新的一年,1958年,将会有成千上万人,浩浩荡荡地开进北大荒。


    他们需要拖拉机、柴油机,需要各种机械开垦荒地,投入到农业生产当中去。


    更重要的是,她知道,一场席卷全国的巨大灾难,正在悄然临近。


    三年,整整三年。


    她必须在那场灾难到来之前,尽可能地积蓄更多的力量。


    更多的粮食,更多的钢铁,更多的机械。


    只有这样,才能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让更多的人活下去。


    她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


    一分一秒,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