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噶点啥

作品:《重回1982:我在长白山靠驯鹰狩猎发家

    面对李振山的询问,文东点点头:“嗯呢,这段时间,周一三五下午都来我师父这边学打铃铛,顺带手带点野味过来。


    自家放鹰逮的,也不值啥钱,给我师傅师娘添个菜!”


    “我听你师父说,你从入秋开始,一直放鹰逮沙半鸡飞龙啥的,给食堂送货?”


    “嗯呢!最开始是去鬼市摆摊,认识了食堂的大师傅,往后就专门往食堂送了,挣点钱补贴家用!”


    “这么说的话,你放鹰也算熟手呗?


    这俩野鸡,是用鸡鹰逮的?”


    文东摇摇头:“鸡鹰虽然能逮野鸡,但是体力差飞得慢,我是用大鹰逮的。


    前些日子运气好,淘换了一只速度不慢的大鹰,兔子野鸡都能逮!”


    “哦??鸡鹰正常情况,应该比大鹰快吧?


    每年秋收之后我也放鹰,后面养了狗帮,等开始响叶子之后就带人进山打大围,专门放鹰打小围就少了!”


    听到这话,文东心头咯噔一下子。


    想啥来啥,这也太凑巧了吧。


    陈叔竟然就是之前师傅提到过的那个打大围的猎人把头朋友。


    对方既然也是鹰友,那关系可就更容易拉近了,文东对自家的铁背红大鹰还是相当有信心的。


    文东强压着心底的激动,耐心解释道:“如果都是普通鹰的话,鸡鹰确实比大鹰要略快一点!


    但这个普通鹰的速度,逮野鸡至少要两到三翅子才能追得上。


    我前些天淘换到了一只铁背红的极品大鹰,这鹰速度超级快,五十米内起来的野鸡,最多飞不出两百米就能掏下来!


    最近这些天,上午出门放鹰,都是野兔跟野鸡混着放的,碰到啥逮啥,收获还行!”


    李振山继续问:“铁背红大鹰?真正的铁背红可不多见呢,铁背的有,论色系,差一分本事差不少呢!


    那你一上午工夫,能逮多少猎物啊?”


    “今天上午,逮了八只兔子,还有七只野鸡!


    去的是比较熟的山场,猎物相对少了许多,如果是猎物厚的生场子,这个成绩再翻一倍不成问题!”


    “多少?再翻一倍?”


    听到文东这话,李振山眼睛大大的睁着,满脸的难以置信。


    他可是懂行的鹰把式,一只大鹰能逮多少猎物,大致区间是有数的。


    很明显,文东这个回答有点超出老李认知范围太多了。


    文东本来聊这些的目的就想着让对方高看自己一眼,现在目的达到了。


    他咧嘴笑笑:“确实能逮这么多!


    我这架铁背红大鹰,只靠抓着兔子屁股跟后腰,一把下去兔子就叫了,力大无穷!


    经过我最近几天的持续操练,抓法已经学的差不多了!”


    李振山听完意味深长的看了文东一眼,然后不紧不慢的说道:“啧啧啧,不是我故意挑你毛病唱反调,我也养鹰好多年了,你说的能到这种程度的鹰,我还真没见过呢!


    要不然,抽空约个局儿,咱去城南放鹰去?


    我再喊上几个老朋友,咱们一起耍一天亲眼见识见识?”


    听到这话,文东师傅孟凡秋打圆场道:“小东岁数小,可能对鹰的情况把握不够,对这玩意儿的体力上限认知上有误区。


    按照你说的再翻一倍的数量,那可是接近三十只兔子的收获!


    再好的鹰,一上午折算下来接近三十只兔子,也很难做到!


    大鹰逮野鸡的话,趟子追的远的话,比逮兔子还要费力不少呢,关键是更费时间!!”


    面对师傅的圆场,文东咧嘴微微一笑:“我觉得我的判断没有太多水分!


    鹰的体力肯定是够的,就怕没有那么多猎物!


    李叔,要不然,咱明天约一场,来个友谊切磋,实战试试看?


    您经验多,最好找个猎物厚的场子给指导指导?”


    听到文东这么肯定的话,孟凡秋目光宁定的看了老朋友李振山一眼。


    虽然没说话,但是眼神里的意思很清晰。


    你都这个岁数了,跟我徒弟一个晚辈儿较啥劲儿呢。


    孩子岁数小,说话喜欢夸张点,你个当叔的还真较真给当面戳穿了呀。


    换成别的事儿,李振山肯定不带较真儿的。


    但是他也是个资深的爱鹰人士,家里一只大鹰都养了五年了。


    那可是真正的五年龙,比三年转仓还要高一阶呢,就算如此,手里这只大鹰的本事也远达不到文东铁背红大鹰的水准。


    听到孩子说自己的鹰好,老李就有点心头痒痒。


    不求拥有,哪怕自己能亲自见一眼下地干活儿开拓下见识也行啊!


    李振山略一停顿,没有看孟凡秋的眼睛:“我知道一处自留地场子,那边去的人不多,但是猎物相当的厚!


    要不然,明天咱去试试?不求你用鹰逮三十,一上午能逮二十就算你过关!”


    文东痛快的点头:“行!不过有一点儿,咱得嘎点啥的!如果我的鹰能做到,您咋说!”


    听到这话,李振山更来兴致了,他笑呵呵的问道:“还得嘎点啥?你想要啥?”


    在东北话里,噶点啥的意思就是赌点啥,类似于打赌赌注的意思。


    这在熟人朋友当中,相当的常见,属于善意的来往范围。


    一般知根知底儿熟人朋友,就算噶点啥,赌注也都不会太过分,不是那种牌桌上耍钱你死我活的类型。


    文东也没客气,笑呵呵的说道:“如果我的鹰,能做到刚才说的大致情况,李叔您帮我淘换两条好些的猎犬崽子呗?


    放鹰打小围虽然收益也不错,但野鸡野兔啥的这些猎物资源总量有限。


    就秋收之后到下雪之前收获能好些,天冷了,小动物进了山猫冬,收益就小很多。


    等我攒够了买枪的钱,也得考虑拉个进山打大围的队伍!


    我可听我师傅说过了,城南这一片,论进山打围,李叔可是这个!”


    说话间,文东冲着老李翘起了大拇指。


    听到徒弟说这话,孟凡秋跟着笑了。


    以他对自己这个徒弟的了解,文东肯定是故意这么说的,等的就是这个‘赌注’呢。


    李振山听到大侄子这么说,也很痛快:“行!两只狗崽子而已,叔给你整!


    我家里就有一窝春天生的半大狗,你的鹰真那么霸道,我带你去家里挑两只!”


    “那可说好了!师傅,您当见证人啊!”


    文东麻溜的端着茶壶给两位长辈添了茶水,然后重新坐回到炕沿上。


    﨔